88读书网 > 文豪的悠闲人生 > 第420章
    “什么是朋友?
    也许这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
    说实话,我认为朋友和情人在一些方面有共同的特点。
    在绝代双骄中天下第一帅哥江枫不爱几乎为神的邀月和怜星,爱上的不过是移花宫的一个宫女花月奴。
    这似乎很奇怪,当怜星质问他时,他这样回答,因为她懂我的心,而不是爱我这张脸。
    懂我的心,这也许是做情人和朋友的最高境界。
    钟子期和俞伯牙的知音之和,是朋友的典范。
    为什么宝玉独爱黛玉?因为黛玉懂他,他们同样作为封建社会的叛逆者,他们的心灵有一定的契合度。
    可是在大千世界要找到一个懂你的人,谈何容易,这也许是人会寂寞的原因。
    我没有遇到懂我的朋友,我有一些朋友,我们相互帮助,共度难关,却没有契合到心灵层次。
    一个我认为共度今生的朋友到头来不过是过烟云烟,我不知道对她抱有怎样的感情,我理不清。
    她向我低头我却不肯原谅她,甚至不和她说话。
    我不知道她在什么地方,我经常想起她,甚至梦到她,今天听到她放弃学业结婚的消息,我很震惊,没想到她会是如此下场。
    也许她太早容入社会,导至无法专心学业,哎。
    人生如戏,变化无常。
    ╭(╯ε╰)╮……
    喜欢你的人:半夜会找你打电话聊天到很晚。
    爱你的人:半夜看你在网上会赶你下线。
    喜欢你的人:他会找你出去玩,叫你放弃正事或逃课。
    爱你的人:他会催你快写作业或者与你讨论功课。
    喜欢你的人:在你生病时,会讲好话关心你。
    爱你的人:在你生病时,他会关心到你烦,并强迫你去看医生。
    喜欢你的人:他会尽量说好话来讨好你,你也会觉得很开心。
    爱你的人:他所说的话,都是关心你的,但是通常象是在命令。
    喜欢你的人:他什么事情都会配合你,只要你开心。
    爱你的人:他会帮你辨别是非,但是你会感觉他管的太多。
    喜欢你的人:他说他要给你最大的快乐。
    爱你的人:他只能给你保证,你跟他在一起,他是最快乐的。
    喜欢你的人:他在意你的生活细节,即使你做错了什么,他也不会指出来。
    爱你的人:他在意你的一举一动,告诉你什么地方错了,什么地方该如何做,该如何与别人交往。
    喜欢你的人:他会帮你买夜宵,送夜宵,载你上下课或上下班。
    爱你的人:他会帮你买夜宵,不过会提醒你吃什么比较健康;他会载你上下课或上下班,但通常是顺路;因为他不会为了你而逃课或旷工。
    因为他知道,他要为你们的将来而努力。
    喜欢你的人:他不会在意你去做什么,与什么人交往。
    爱你的人:他很在意你去做什么,与什么人交往。他还会告戒你不要与什么人交往
    喜欢你的人:他只想要现在。
    爱你的人:他已经预见未来,该怎么自我努力,好好给你幸福。
    喜欢你的人:他会说“我喜欢你!”爱你的人:他会说“我爱你!”
    爱是他在的时候,眼睛里只有他一人;他不在的时候,一切都带有他的影子。
    喜欢是在深夜看书时突然想起他,想象他现在做什么,心里漾起一阵轻飘飘的温暖,却从不主动给他打电话。
    几分钟后,注意力又重新被书中的情节吸引!
    爱是在寂寞的夜里,思念如潮水般涌来,手里捧着书却怎么也看不进去,心里惦记着他此时是否还在加班,吃没吃晚饭,是不是如自己想着他一般想着自己!
    喜欢是和他讨论问题争的面红耳赤,各不相让,在他面前像个刺猬一样从不认输,但在心里却早武侠,太感谢17版射雕这么完美及时的带我进入了这么明媚的江湖。
    白衣金带的蓉儿踏着轻舟,唱着瑞鹤仙翩然而至,我就像靖哥哥一样挪不开眼了。
    心里想着:嗯,这就该是蓉儿原本的样子了吧。
    一颦一笑都带着那种与生俱来的娇俏和聪慧。
    中靖蓉二人游山玩水,酸酸甜甜腻腻歪歪这种感觉看起来当真过瘾,满满的少女心膨胀起来。
    得黄蓉者得天下,真是很羡慕靖哥哥。
    靖哥哥说,蓉儿不是小妖女,她是很好很好的姑娘。
    很好很好。
    质朴的语言却令我由开头记到了结尾。
    他已经知道,何以习武,何以为侠。
    为锄强扶弱,匡扶正义习武,因胸怀大义,利国利民为侠。
    直至最后,世事变幻,曾经打不过蓉儿的靖哥哥却成了蓉儿身前的一道铜墙铁壁,伟岸厚重,挡下乱世飘零,江湖风雨。
    随着书的翻尽,大漠黄沙,漫天桃花,小桥流水,种种前尘风景都化成烽烟里一道虚影,镇守襄阳,一辈子再也不分开。
    我喜欢的王重阳,神一般的存在。欧阳锋,纯粹的武痴,不疯魔不成活。
    欧阳克,虽是色了一点,但对蓉儿确是真情实意,死也不怨,作者如此偏爱骚克克这只“小色狼”。
    九指神丐一生杀过三百二十一个人,从未错杀一个好人,华山论剑一番话真心震撼。
    最欣赏黄药师,邪气,任由黑锅到自己头上,不解释反而全全揽下,这种性格实在欲罢不能。
    还有杨康,什么叫认贼作父,如果我是他,我也会尽孝完颜洪烈以报答养育之恩。
    风花雪月融于家国大义,实在伟大。
    血雨腥风,刀光剑影,女儿柔情似水,男儿侠肝义胆,个个有其性情。
    读完此书,就像当初看完电视剧一样。
    一时无措,不想开下一部,想一直留在这武林回想。
    路还长,要走下去。”
    ……
    “应该客观看待包夫人。
    先说息夫人的故事。
    息夫人是某弱国国王妻子,国灭,为强国国王所夺。
    息与新夫不久有子,但自归新夫,不再说话。
    这是个历史典故。
    有诗: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还有个花蕊夫人。
    花蕊夫人亦是弱国国王妻子。强国灭了弱国,闻其有才,召见求诗。
    她写:四十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意思是男人不能卫国,致令女人受辱。
    不管她以后的待遇是优待还是软禁,她心里肯定是向着故国的。
    每到美女、才女虽有恋人、丈夫却被权贵所夺时,世人就嗟叹她怎么不自杀。
    这些人可有心肝?
    她的命不是用来让文人写醮血的情诗的,而是要在短暂人生中寻找自己的价值,如果她随便就抗拒暴君、权贵死了,她就等于放弃了自己来到人世的使命。
    包女的善良是她笃信的人生价值。
    即使历史重来一次,她还是要救“未知是谁的遇难、不幸的人”。
    如果每个人都踌躇于我救的是不是狼,无辜惨死的遇难者必会增加。
    根据她救了人,而这人恰好是敌对方,反过来害了她的丈夫、朋友,就此指责她。
    等于用结果来判断是非,她的初衷不是要害人,这就足够了。
    善良的初衷未必有最好的结果。
    还有她住在类似与亡夫生前共住的草屋,是为了她笃信的一份精神财富。
    对她来说,金国王子灭了她的亲人、朋友,是政治敌对也好,国仇家恨也好,她已不可能追究。
    她最关心的是如何抚育孩子,如何原谅一切地活下去。
    试想一个满怀仇恨的女人如何能育儿?
    电视剧里就有督促亡国太子复国的女人,她基本上没有爱,亦将恨传递下去,几乎毁了太子的爱情和人生希望。
    金国王子能容忍她住在草屋,就是不想改变她对亲情、爱情的认同。
    他没有勉强她要抹消回忆,把爱交给自己。他对她的尊重,亦换来了她对他的尊重。
    复仇是否可行?
    对于看到结局的读者,当然可以训示说:郭靖这一方很强大,你没选对队友。
    但处于历史变局中的人,只会觉得金强大,汉人不强大。
    她接触面并不广,如何能判断哪一方对孩子的未来更有利?
    按母亲的希望,只要孩子健康、有同情心(做人底线)、将来有自己的工作,有一个快乐的婚姻,管他什么重责大任,只要孩子高兴就好。
    男人跟女人不同,男人咋咋呼呼地“天降大任于斯人也”,什么事都要管。女人只想:吃饱了?
    冷不冷?
    有没有心爱的人?
    没惹事闯祸吧?
    不是她对他的人生规划不关心。
    而是她认为金王爷已成为孩子真正的父亲,人生指导什么的,就是王爷的事了。
    她只要注意让孩子保持善良就行。
    而且杨康是个机巧的孩子,并不曾在她面前露出坏形。
    承担挑战金国和复仇的责任必会为孩子带来风险,她不希望他年轻就死掉。
    这也是对保全丈夫惟一血脉的尽责。
    虽然丘处机认同了她。
    因为她住在草屋,不贪图舒适。
    有必要告诉孩子残酷的真相吗?
    在莎翁的悲剧里,哈姆雷特并不想知道真相。
    他说:该死,既然让我知道一切,我就得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
    在知道真相前,他是个无忧无虑的单纯王子。
    知道真相后,他就得竭尽全力来复仇。
    “他一出手就误伤他人”,朋友和恋人均因此而死。
    或许有的人心机重谋算精,不怕承担复仇。
    但不能推论说,只要有应该复仇的责任,谁都能学起来,成为复仇专家。
    如果母亲死了,父亲养大孩子,父亲多半会告诉孩子一切,让他悲壮地筹备复仇。
    但父亲死了,母亲多半想息事宁人,只要孩子健康长大就好。
    男人活动范围大,可以看到野心或理想如何实现。
    而女人基本上摸不清门路,也找不到盟友(如此危险的事),她能养活自己和孩子,就算是了不起的成就。
    某电视剧里,男主被豪门家主养大,其实厨娘即他的生母,而家主则是他的仇人。
    有人劝厨娘亮明生母身份,让他进行复仇。
    厨娘想的却是多年来家主对孩子视如亲生,自己可以继续捱穷,也不想忘恩负义。
    不究过往,家主现在对孩子好,孩子可以有好的前途。
    这分明是一件好事。
    再举例韩剧中常见的情节就是,某男害男主家破产,但见到家里剩下的几个孤儿可爱,就领回去养。
    请问观众们,你们是希望孤儿们因为衣食不足而病饿死,还是在仇人家当少爷长大?
    国家大义也好,家仇也好,难道比孩子们的奄奄一息更紧要?
    即使他长大了,他也未必要背负复仇之类的沉重命运。
    如果他已经跟新的家人成为真正的家人,要他复仇,无疑是残忍的事。
    即使孩子们不需要复仇,当初作恶的人需要有某种程度的悔恨赎罪。
    但不能倒过来说,如果你的仇人不忏悔,你就得杀了他。
    你可以恨他,但未必要杀了他。你可以通过宗教来和解,或是通过心理医生来纾解。
    如果你不想采取什么行动,亦可以什么都不做。
    不需要为了世人眼光、世人标准,就勉强自己拿起刀。你可以选择与仇人共存。
    例如印尼某年青人,父辈死于印尼屠华行动。
    他采访很多人,包括他的仇人,留下一份翔实的记录,为世人保留了一份珍贵档案。
    这比他拿起枪复仇更可贵。通过对历史的研究和借鉴,这份资料或有助于让这类事件不再发生。
    那些郐子手之所以肯接受采访,因为他的眼神、表情、言行没攻击性,没有锐度,只是清澈而平和。
    如果气势汹汹地打上门去,即使带着总统的命令,也未必能得到真相的拼图。
    为了20年30年前的恩怨,要葬送年轻人的前途,也说不过去。
    法律是不赞成复仇夺人命的。
    否则人人自以为有一份仇恨要处理,国计民生之类都无法进行了。
    所以会对包女过于苛求。
    即使世人再苛求,母亲仍是母亲。
    她别无他法。
    她不是按照“居里夫人培养法”培养出来的。
    要恨就恨金人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