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时代的灵魂 > 第166章 学习宝典(上)
    宁声涛和江泳博都认为杨盖生这样的人从来不会看书,甚至都没有时间去看书,结果居然杨盖生说出了他最近看了一本书的事情,宁江二人都很诧异。

    杨盖生接着说:“哈佛的实验结果显示,随机调查的人28%左右没有目标,58%的人目标非常模糊,10%的人有清晰的短期目标,只有4%左右的人才有清晰且长远的目标。”

    张连城也对杨盖生说的内容产生了兴趣,兴致盎然的望着杨盖生,等待他说出结果。

    “是不是说一百个人里面只有这四个有长远目标的人最终获得了成功,其他人都太随意,靠的只是运气。”江泳博插话问。

    “你们觉得呢?”杨盖生望着宁声涛问。

    “我觉得应该是4%的人成功成才率高达90%,那些有短期目标的人成才率可能有80%,那些目标模糊的人成才率也许就只有30%,没有目标的人成才率怕只有10%吧。”宁声涛猜测道。

    “我也看过类似的报道,不过你说的这个长久的调查实验,我还没有看到过。你说说结果吧。”张连城不喜欢猜测。

    “哈佛的实验结果是:有清晰且长远目标的4%的人,25年来几乎都不曾更改过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向实现目标做着不懈的努力。25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顶尖的成功人士。10%的有清晰短期目标者,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他们的共同特征是:那些短期目标不断得以实现,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专业人士。58%的目标模糊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面,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余下28%的那些没有目标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

    “嗯。这个情况在我们国家肯定不同。”江泳博说。

    “为什么我们国家不同?”张连城问。

    “我们国家的情况与任何国家都不一样的。”杨盖生笑着说。

    “为什么不一样啊?”张连城又望着杨盖生问。

    “我们具有自己的特色啊。”宁声涛解释。

    “在我们国家,成功与否不完全是靠自己也不完全靠运气和机遇。现实中你还没有体会到?”江泳博解释。

    “我记得我们古代的人说一个人的成功一靠命二靠运三靠风水四靠贵人五靠学习。”宁声涛又开始卖弄学识。

    “嗯,有道理。不要说古代,现在也差不多。”杨盖生点头赞许。

    “我觉得现在不同了,应该是一靠亲人和贵人二靠不要脸三靠胆子大四靠学习。”江泳博反驳。

    “也有道理,现实中见到了不少人都是靠亲戚舅子老表。”杨盖生又表示同意。

    “我看过周国平的一篇文章,文章说,一个人到美国去玩,美国的朋友带他去参加富豪的别墅区,他就问他的美国朋友说你就不嫉妒羡慕吗?美国朋友说为什么要羡慕嫉妒呢?他能够住在这种别墅区,一定是他得到了很好的机会,他也抓住了机会所以他成功了可以过富人的日子。”

    “我也看过这个文章。有些道理。周先生的一些文章还是很有境界的,也说了些真话。”张连城附和。

    “这个人去日本又遇到这样的情形,他又问日本朋友同样的问题。日本朋友的回答与美国朋友的回答又不相同。”宁声涛见张连城并不打算把文章的内容说出来,自己就接着说。

    “日本人好学习,甚至不惜偷窃别人的技术,他们跟美国人不同,美国人在乎的是机遇机会,日本人肯定在乎的是学习。”江泳博也接口。

    “嗯。日本朋友的回答是为什么要羡慕嫉妒人家呢?他之所以比我强,能过比我们好的日子,一定是他有特别的才华特别的能力。那我们就可以像他学习,只要我们比他更厉害了,说不定就可以住上那些好房子过上人家那种富裕生活。”

    “嗯。就是,不过日本人为了学习,什么手段都可以用。他们在二战以后偷窃了别人多少技术啊。起码超过上千亿美元的技术都是偷来的。”江泳博说。

    “我们的宣纸和中药还有陶瓷技术日本人都偷走了。”杨盖生说。

    “嗯。这个人问了美国人和日本人别人都是在乎机会在乎学习,他问我们中国人呢?”

    “哦,中国人会怎么回答呢?”杨盖生问。

    “你们自己想想呢?如果一个人让你看着宁坚最富豪的豪宅问你,你怎么想?怎么说?”

    “嗯。”江泳博轻轻点头,但是却没有说出口。

    “他在广东和上海问身旁的朋友时朋友们几乎一致回答,怎么不羡慕嫉妒呢?恨不得把他们的底儿都揭出来,让他们都被枪毙或者关起来,我自己住进去!”

    “嗯。有时候是这个心态。”杨盖生说。

    “为什么中国人的心态是这样的呢?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像美国人和日本人那么在乎机遇在乎学习呢?”宁声涛问。

    “现在有多大的比例那些先富起来的人是通过诚实劳动合情合理合法的致富的呢?我知道的很多有钱人谁不是用了些见不得光的手段?”江泳博说。

    “资本原始积累阶段肯定不见得符合法制经济的精神。”张连城说。

    “现在的有钱人不超过10%是能让人信服的致富的。太多的都是贪官和奸商先富了起来,而且还为富不仁。完全忘了先富帮后富,忘了富而思源富而思进富而富德。因此中国人很难心平气和的去想等待或者创造机遇或者去学习对方。现在的一些富人的经验不具有可学习的特点,具有不可复制性,也没有多少示范作用。”宁声涛说。

    “嗯。我记得冯巩还是谁的相声里说了一副对子,非常有道理。对子说‘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横批是‘不服不行’。一些人靠着裙带关系发家致富,这谁学得了?人家有亲戚是当官的,你没有亲戚当官,怎么学人家?人家的父母是有钱人,第一桶金随时都有,你怎么学人家?”江泳博说。

    “好了,点到为止就行了,再说就成了愤青了。再说了,张连城和杨盖生你们不是军官吗?别遇到纠察抓住你们胡说八道了。连城诀不是说还有四个方面吗?”江泳博喜欢叫张连城为“连城诀”,主要是因为金庸先生有一部有名的武侠小说就叫做《连城诀》,而恰好张连城也非常喜欢这部小说。

    “第二个方面是兴趣问题。如果你有兴趣,也许再难你都不觉得难,都觉得能够满足你的需要。遇到困难的时候,如果没有兴趣,很容易找借口逃避,如果有兴趣,你就很容易坚持下去。做没有兴趣的事情,是人生中最无趣的事情,如果能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那简直就是一种享受,就算遭遇失败,也会有一种满足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古人都知道兴趣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兴趣很难真正去创造去突破去战胜各种困难。我记得看过一个纪录片,里面有一个很年轻漂亮的女孩,她的职业是训练老虎。我妈妈看到这个片子的时候就说一个女孩子干什么不好,非要去训练老虎,弄得全身都是伤,而且还随时都有危险。我当时就很反感我妈的观点。人家片子里女孩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也提到了这个问题,她本来有机会做医生,可是她对医学真的没有兴趣。她训练小老虎的时候,经常被抓伤,连牛仔裤都抓烂了,可是她觉得很快乐,她喜欢和老虎们在一起,就觉得苦、不觉得累,不觉得危险。”宁声涛表达自己的看法。

    “我也记得我看过书上说莎士比亚说过一句话,叫做‘做什么必须要合乎自己的兴趣,否则就得不到好处’,好像是这么说的吧。”杨盖生再次让江泳博和宁声涛刮目相看,他当年可是写一篇600字的作文都需要熬两三天才能东拼西凑出来的。现在难道突然变成了一个喜欢博览群书的人了?

    “莎士比亚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才可能从中收获益处。”张连城纠正说。

    “嗯,就是这个意思,我只是记不住原话了。noprofitgrowswhereisnopleasureta'en!”

    “靠!什么意思?高盖!几年不见,会跩英文了?你的变化可真不小啊。”江泳博不但惊讶,简直愤怒。因为杨盖生的个子超过一米八五,江泳博和颜桂华等几个男生都喜欢叫杨盖生为“高钙”。

    “就是莎士比亚在剧本中的原话。”张连城恐怕是这里面最能听懂这句英文的人了。

    “大概就是这个意思,是我一个女朋友给我说的,她借给我的一本书上第一页就写着这句英文。”杨盖生解释道。

    “靠!你的女朋友是英语老师?”江泳博拍了杨盖生的肩头一巴掌。

    “不是,小倩是搞翻译的。”

    “小倩?不是吧,聂小倩?”江泳博故意装怪。

    “她叫范雅倩。”

    “你最近的一个女朋友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