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时代的灵魂 > 第130章 人间真情(中)
    “洪水是很厉害,尤其那个时候才改革开放,各方面的条件也很差,很多人都吃不饱,政府的能力也有限,各种救灾物资肯定不是很充足。在大自然面前,人们的力量是多么渺小啊。”

    “嗯。我妈说当时外婆去乡下找自己的老家,结果整个村子一片混乱,根本就找不到人。我外婆不但没有找到人,而且还被洪水给困住了。当时有的人早就跑掉了,有的人走的比较迟,不相信洪水有那么大,于是就有被洪水冲走的,也有被洪水困住的。外婆当时身无分文,也担心自己留在宁坚的一些家人亲戚,就不顾别人的反对,回村子里去了。”

    “你外婆还有点勇敢呢。”

    “回到村子里以后,洪水更严重了,没一会儿又把原来外婆进村的一条机耕道也给淹没了。外婆和其他一些没跑掉的人都被围在一个小土坡上,如果洪水继续涨起来,小土坡肯定也会被水淹没。”

    “情况有点严重呢。我看过电影里的洪水,没见过现实中的洪水。也见过,不过城里好像没有农村那么严重。我去看过去年的洪水,河坝街几乎都淹没了,有些楼房的一二层都被水淹了。”

    “当时比较混乱,上游还在下暴雨,洪水还在不停的涨。小土坡上有十五个人,基本都是老人小孩和妇女。大家也没有能力没有力气离开。最初好像小土坡下面的水还有三四米才能涨上来,后来到半夜了,大家还是没有办法离开,水面涨起来距离坡顶只有两米多了。有人就开始祈祷不要再上涨了,求神仙拜菩萨的。”

    “哦。难道我妈成了菩萨?”

    “我外婆就说那个救他的小伙子是个菩萨。”

    “不是我妈神兵天降来救了你外婆的呀。”

    “你妈是神兵?”

    “不是不是,我想岔了。接着说接着说。”

    “半夜一点过的时候,洪水涨到只有一米多了,周围的人都开始惊叫起来。因为这个小坡坡顶也不大,十多个人挤不下,只能在坡顶的边缘,说是洪水距离脚下可能都不到一米。有人说只要洪水不再上涨,等到天亮,一定会有人来救他们的。也有人说干脆游出去,拼一拼,看看能不能抓住一些树枝或者游到其他地势比较高的地方去。”

    “哦。”

    “后来水面飘来了一块床板,几个年轻一点的女人就下水抓住床板飘走了。外婆也想去,可是争不过别人,而且年纪大了,在水里这么泡着不知道什么时候能上岸,估计也泡不了多久就没有力气了,或者就会生病。于是到半夜两点过的时候,坡上只有六七个人了。水面也只有不到半米就要淹没土坡了。”

    “到底洪峰过没过啊,要是洪峰没过,那肯定水还会上涨的。”

    “就在这个时候,一艘小渔船出现了。渔船上有个小伙子在拼命的控制船,船上也有人在喊叫。”

    “是个小伙子啊,我还以为是我妈呢。”

    “小伙子大家叫他丁五儿,是村里的一个平时挺热心肠的人。经常都喜欢帮助别人,宁愿自己吃亏。”

    “他是来救人的吗?”

    “是啊。他冒着翻船的危险驾着小船在河里飘来飘去,船上的人就是他从其他高处救出的几个人。”

    “这是个英雄啊。”

    “说丁五儿平时也喜欢打渔,水性挺好的,可能就是这个原因,所以他才敢划船出来救人。最初水势特别急的时候,他也不敢出来,小船根本控制不住,一下水肯定马上被冲走。等到水势比较平缓了一些,他才敢划船出来找人。”

    “这简直就是救命活佛来了嘛。小伙子是个英雄人物。欸,那跟我妈有什么关系?”

    “丁五儿的船就是你妈妈家的啊。”

    “啊?”江泳博想起来,自己外公家好像是在一个江边的村子,自己很小的时候确实还坐过外公的小渔船。只不过最近几年外公年纪更大了,家里人也不同意他出船去打渔了,好像连渔船都看不见了。感情自己外公所在的村子和梅勇外公所在的村子还是江边上挨着的两个村子呢。

    “那是后来才知道的。当时丁五儿为了给弟弟修结婚的新房子,才把自己打渔的船给卖了。不过他喜欢在江上打渔,认识你外公。你外公也喜欢打渔,又是隔壁的村子的人,大家平时还一起打过渔的。洪水的时候,丁五儿像出来救人,可是自己没有船,于是就想到了你外公。找你外公借船,你外公最初不愿意,害怕船毁人亡。还是你妈妈劝你外公,他才把船借给了丁五儿。”

    “我外公本来应该做英雄嘛,真是的。”

    “后来你外公把船借了出来,让丁五儿出来救人。等到天亮了,果然那个小土坡已经被水淹没了,要没有丁五儿,坡上的人说不定就会被水冲走了,我外婆也会被水冲走。多亏了丁五儿救人,也多亏了你妈妈劝你外公把小船借出来。所以我妈说你妈是间接的帮助了我们家救了我外婆的命。”

    “不对啊,你妈是怎么知道我妈的呢?她们认识吗?”

    “大家感谢丁五儿的时候,丁五儿就带着大家去感谢你外公,当时我妈妈看到了你妈妈,只是听丁五儿说漏了嘴,说要不是你妈妈劝你外公,说不定还借不到船呢。所以我妈妈特意看了你妈妈一眼,有了一些印象。”

    “是不是后来你妈妈真的认识了我妈妈,于是又把她给认了出来?”

    “那是81年的事情。后来的事情好像就是86年还是85年吧。”

    “我妈后来又碰到你妈了?”

    “是啊。你妈妈她还帮过我们一次。”

    “真是巧啊,这么多人,怎么就是那么容易相互碰到呢?我家和你家真是有缘分啊。”

    “好像是,而且我妈妈和你妈妈原来说不定小时候还在一起读过小学呢。我妈妈是桃江边的龟山二队的,你妈妈是桃江边的河尾四队的,两个村子都在江边上,不过我妈他们在河这边,属于石柱区,你妈妈那个队是在河对岸的上游,属于东秀区。其实划船就十分钟都不到的距离。”

    “嗯。这个我回去要问问我妈,她基本上都不给我讲她小时候的故事,我只知道她好像很小就离开农村了,到城里跟着大舅住。我感觉家里可能有些什么矛盾,大舅是老大,我妈是最小的妹妹,听起来就好像我大舅把我妈妈带大的。”

    “我妈妈也是读了小学就离开家里了,好像我外公喜欢打人,喝醉了酒就打人,而且家穷的都吃不饱饭,有点钱都被外公打酒喝了,实在没办法了,外婆才带着我妈和我小舅一起去了理姜投靠一个舅公。”

    “嗯,说起来都是泪啊。那个时候的日子真苦,家家都很穷啊。现在这日子是真的好了很多,书上说都小康了嘛,现在虽说还有一些特别贫困的人还吃不饱穿不暖的,不过我觉得大多数人都已经吃饱穿暖了。很多人都在家里添置电器什么的,日子真的好过多了。反正我印象中就没有饿过饭。你也没饿过饭吧?不可能饿过,你要是饿过能长这么壮的身体?你这身体都算是长得很资本主义了,多吃多占。”

    两人是中午的时候在食堂蒸饭吃的时候聊天,现在差不多已经把饭都吃完了。江泳博还特意把自己带的肉丝分了一多半给梅勇。

    梅勇心里是非常感激的,表面上江泳博是说自己吃不了那么多才找梅勇帮忙的,其实两人的家庭条件从带的蒸饭就可以看出来。

    江泳博带的是两荤一素三个菜,两荤是青笋肉丝和滑肉,素菜是韭菜。梅勇带的饭从数量上是江泳博的两倍还多,不过质量上就差了不少,严格意义上说他就带了一个菜——冬瓜,说起来是冬瓜烧肉,可是江泳博自己睁大了眼睛看,里面也没发现有肉。另外梅勇还带了不少的红油拌的大头菜。

    江泳博家里也吃大头菜,不过家里吃大头菜的时候都是用来下稀饭的,从来没有当做干饭的菜来吃。大头菜非常便宜,凉拌的大头菜也很下饭,可是多数人都是吃稀饭的时候才吃,吃干饭下大头菜不是个很好的吃法。

    突然江泳博看到一个女生走到正在水槽洗碗的两人面前,并且拍了梅勇的后背一巴掌。这一巴掌还真是有点响亮,把周围一些学生的眼光都吸引了过来。

    江泳博也非常纳闷儿,和梅勇形影不离这几个月,从来也没见着有人来惹梅勇啊,看梅勇这体型,听着梅勇前两年在学校里的事迹,他不惹人就不错了,居然还有人敢来摸老虎的屁股?

    梅勇的身体素质非常好,肯定不会被一巴掌给打伤打疼,不过众目睽睽之下那么响亮的巴掌,还是让梅勇面子上有点挂不住,转身就准备发火,可是一看到这个女人他好像刚升起的火就遇到了强降雨,分分钟就连火苗都没有痕迹了。这就让江泳博更加纳闷儿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