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时代的灵魂 > 第121章 江泳博的人生态度
    江泳博只是听过父亲的警告,却并不完全知道自己的危险和自己面临的局面。

    江运昌说:“小博,你一定要小心些,现在爸爸惹了一个大坏蛋,大贪官,大流氓,虽然这个人已经被送进了监狱,可是他的手下爪牙还不甘心失败,说不定会对我们进行报复。”

    “可是爸爸,我们做的事情是对还是错呢?”

    “什么是对还是错?”

    “就是你去把他告倒了,送进监狱去了,你觉得做对了还是做错了呢?”

    “不是我去告发的,也不是我把他送进监狱去的。我只是提供了一些证据,帮助警察将他定了罪。”

    “哦。那我觉得你的做法是对的。”

    “我没觉得我的做法对和错,我就是提醒你,一定要小心一点,因为这个人的势力很大,他进了监狱,可他的手下还是他的亲人还在,他们有可能会报复我们。”

    “爸爸,你觉得法律是保护好人还是保护坏人?”

    “法律就是法律,本身并不能决定是对好人有用还是对坏人有用,关键是好人用它制裁了坏人,还是坏人利用它钻了空子,对好人产生了不好的结果。”

    “哦。我想,法律应该是保护好人的。”

    “就算法律是保护好人的,但它是事后裁决,并不能保护好人不受坏人侵犯。”

    “只要法律是正确的,有法律保护好人,那坏人在做坏事的时候就会畏惧法律的制裁,那他们做事的时候就应该要受到限制,不敢随心所欲为所欲为。”

    “孩子,你还太小,你不知道,社会上有些人他们才不管法律的规定呢,他们觉得他们有权力有实力有智慧能够做一些法律也无法惩罚他们的事情。其实那些犯罪的人,有多少是完全不知道法律的?他们既然知道法律,仍然敢这么做,就是因为他们觉得他们不会被法律限制,他们有办法逃脱有办法避开有办法让法律对他们失效。”

    “是啊,人人都知道有法律,有的人遵守法律,有的人不在乎法律,就是因为法律是死的,人是活的,只要有人能够躲避法律,那么其他人就一定会效仿他们,于是就还会继续发生很多违反法律的事情。如果每个人在法律面前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在法律范围内做事,一旦违背了法律就一定会受到惩罚,那社会上就几乎没有人敢于挑战法律挑战正义了。”

    “你的意思是?”江运昌开始不太明白自己儿子的想法了,这个孩子进入初中以后,年龄变化并不是特别大,可思想变化却好像变成了另一个人,真的是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思考。

    “我们如果有能力,我的想法就是我们不能被动的等待别人来报复,而是应该主动的让别人来报复,然后将他们绳之以法。可是这个做法很危险,我们好像也没有这个实力,那就只能被动的等着他们来做他们想做的事情。”

    “你是说,要么我们主动的引诱他们做出违法的事情,然后让他们也进监狱?如果不能这么做,那就什么都不做了吗?”

    “我想我们在明处,他们在暗处,我们永远都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他们会做什么?防不胜防啊,既然防不胜防就不如不防,总之我们就只能等着他们来选择,我们没有选择的权力。”

    “你的说法是对的,可是难道我们就这么坐以待毙,等着别人随心所欲的来收拾我们吗?”

    “也不是,我们在这件事里没有选择,非常被动,但是我们也要想些办法才行,不能我们总不能日防夜防,随时随刻都等着别人做决定吧。”

    “那你说,儿子,你说,我们还可以做什么?难道我们现在就离开这里,远走他乡,让别人找不到我们?”

    “如果别人真的要收拾我们,我们跑到哪里去都跑不掉,他们一定会找出我们按照他们的想法来处理,这个办法根本行不通。”

    “那你来告诉我,我们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

    “我也不知道,不过我想什么事情都是有办法的,你应该找找你的朋友,找找你在军队里的朋友,让他们给你想个更好的保护我们的办法。”

    “哦?”40岁的江运昌开始用异样的眼光来看待自己13岁的儿子江泳博,为什么自己就那么消极的等待,不能积极点去想想有没有什么办法呢?得到江泳博的提醒,江运昌也认真的思考起来。

    由于江泳博并不完全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和具体过程,所以他并不是特别害怕,不过他的一个特点在这件事情上显露了出来,这也是他今后不管遭遇什么都能够保持旺盛的斗志最终走出一个自己比较满意的结果的原因。这个特点就是,他从来不是一个任人摆布、听天由命的人,他在任何时候都会想着,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去获得更好的结果。

    在二十多年后,江泳博能成为大公司的总经理,能拥有自己的事业,不能不说这个特点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江泳博、张连城和宁声涛三个人之中。江泳博年龄最大,比宁声涛大两个月,宁声涛又比张连城大两个月。最后是江泳博曾经达到的地位最高,取得的成就最大,获取的财富最多,拥有的被人认可的成功比宁、张二人都更大。其实从十多岁的时候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了。

    宁声涛知识渊博,喜欢学习,求知欲和探索欲最强,他热爱除了英语以外的任何知识。就连法语、日语、德语、俄语、西班牙语,甚至蒙古话、彝族话、维吾尔族话都有兴趣,都去学习。但他最致命的缺点就是缺乏一个绝对唯一的目标,并且缺乏为了实现目标不择手段不惜代价决心和魄力。

    张连城也是一个喜欢学习的人,但他比宁声涛更懂得学习直接有效有用的知识。比如说英语,虽然他也不喜欢,最初和宁声涛认识的时候他的英语成绩也很糟糕,但他一旦知道了要考上大学甚至要考上好大学就绕不开英语,他就会排除万难去征服英语。张连城之所以在三十多岁奔四十岁的时候没有江泳博取得的成就出色,还是因为他也有一个不如江泳博的缺点。这个缺点就是他的面子思想,他是一个瞧不起体力劳动的人,他只在乎脑力劳动,只尊重脑力劳动。

    假使江、宁、张三人被关在一个沙漠之中的囚室之中。第一个能逃出来的一定是江泳博,他永远不会放弃,在任何最艰难最痛苦最绝望的时候,他都仍然能够坚持下去。虽说江泳博一定是三人之中最先或者唯一能够逃出囚室和沙漠两层困境的人,但最先从囚室出来的却不见得就是他,很可能是张连城。只不过就算张连城能够最快的逃出囚室,他也很可能无法逃出沙漠。因为有些事情他是一定不会做的,而那些事情是江泳博一定能做,而且做的最出色。

    在那样的模式当中,宁声涛很可能既不能逃出囚室,更无法离开沙漠。因为宁声涛的意志力不够坚强,决心不够稳定,态度不够坚决,而且他宁愿将力气花费在怨天尤人、自怨自艾之中,也未必能够集中精力体力去做自己能够想出的办法。

    要说智慧,宁声涛绝对不比江泳博和张连城差,甚至说不定更高一些。因为他看了太多书,他从书籍中得到了太多的知识和方法,只是他一直缺乏一个固定的稳定的确定的目标。他有些唯心主义,这是宁声涛的阿喀琉斯之踵。

    还是在上面的模式中,可以设想,宁声涛一定是最早最快想出办法打破囚室的人,但他却无法集中精力和体力去实施,他缺乏执行力。拥有天才的想法,却总是受制于各种因素的制约,无法将想法实施出来,那想法其实也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

    张连城在这个方面比宁声涛好些,但又不如江泳博。张连城甚至也能想到打破囚室的办法,甚至也能逃出囚室,但面对沙漠,面对可能要做出的更多的对自己尊严和形象的牺牲。他就未必能够一以贯之的坚持下去了。

    江泳博就算没有宁声涛和张连城那么反应敏捷、思路清晰、灵巧聪慧。但他有三人之中最强的执行力。

    如果把三个人拉出来比,宁声涛胜在想象力,缺在执行力;张连城胜在创造力,输在持久力;江泳博胜在执行力和持久力,但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却比较普通。

    如果遇到江泳博在初一时候遇到的事情,宁声涛会怎么说怎么做呢?张连城又会怎样?

    江泳博首先是不屈服,虽说自己想不出办法,但他绝对不会坐以待毙,完全接受被动的局面。宁声涛遇到类似的事情,他一定能想出非常聪明的办法,但却未必一定能够按照自己最初的想法去执行去实现。张连城又有所不同,他可能也能想出办法,也能去做,但未必能够不择手段的去实现最理想的结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