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明神劫 > 第1章 白虹贯日
    大明帝国威武十八年十一月十五日,帝国的清晨异常寒冷。

    帝国的首都一片白雪皑皑,一座座房屋上白光闪耀。

    雪,覆满了马路,压断了树枝,凛冽北风尖刺的呼啸,使还在睡梦中的人们也瑟瑟发抖。雪已经停了,风仍在呼啸,晨光洒满大地,带来的不是温暖,似乎是为这片白色的天地增添韵味,使寒意更增几分。

    雄伟壮阔的紫禁城,中轴对称,布局规整,从建筑群扩大至全城,皆被漫天白雪笼罩着,形成一片雪海,分外妖娆。

    城墙上,一中年模样的男子正静静地远眺帝国的北方,他是帝国的皇帝朱鸿。朱鸿穿着一件厚厚的羽绒长袍,袍上有辑丝绣制的五爪金龙,异常华贵,腰间缀着一块润泽透明的白玉,泛着寒光,头上戴着一顶反绒的高帽,静静地站着,凝视着这一片白雪都城,神情肃穆。

    朱鸿每日清晨都会在城墙上看上那么一会儿,同时思虑治国的得失。

    “陛下,该上朝了。”一美貌宫装的妇人向朱鸿款款走来,一边说着,一边给朱鸿披上一件黑色披风。

    妇人约摸三十来岁,眉毛细长,一双美眸灵动秀丽,神色坚毅,动作娴熟,尽显温婉,看她头顶凤冠身着风袍,正是大明帝国的皇后娘娘。

    皇后娘娘身后,两位十七八岁的少女恭敬地站着,头微微前倾低垂,正是皇后娘娘的两位贴身侍女。

    “嗯,皇后辛苦了。”朱鸿扭头看了皇后娘娘一眼,手整理了下披风,正要转身去上朝。

    就在此时,异变陡生。

    一抹巨大的白色虹霓从帝国北境冲天而起,气势恢宏地朝白日冲去,穿过白日,带起一圈七彩光晕。红轮闪耀,照的人们睁不开眼,晕头目眩,整片天地的气温似乎一下子升高不少,闪耀过后保持着一条白虹穿日带起一圈光晕的景象,久而不散,光芒照耀着整片大地。

    朱鸿脚步立顿,震惊地望着这一异象,久久不语,脑海中猛地记起古籍中有关此类异象的记载,脱口而出:”这是,白虹贯日!“

    白虹贯日,史籍记载:”君主危,白虹贯日以兆;诚感天,白虹贯日以昭。“

    典籍记载最着名的”白虹贯日“异象是在一万年前,异象后不久,魔门入侵明月大陆,明月帝国分裂,出现大明帝国和月华帝国两个大国以及其他小国,魔国(无极帝国,世称魔国)也由魔门创建,并逐渐成为一方强国,从此大陆进入三足鼎立的时代。其次是两千年前大明帝国的一次大动乱,在魔国的幕后推动下,大明帝国由盛转衰。

    朱鸿是一代雄主,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再现大明帝国的辉煌,因此,执政多年来勤劳政事,不曾有丝毫懈怠。

    朱鸿震惊异常,此次异象动静之大前所未有,不知是吉是凶,但隐隐觉得不安,因为在其治下并无足以感动天地的政绩,因此觉得此非吉兆,心中惶惶。

    更何况,大明帝国虽有大明神庇佑,但这两千年来帝国一直在走下坡路,直到朱鸿登基,国家才有振兴之兆。

    但是魔国却越发强盛,兵强马壮,国富民强,逼得大明帝国不得不联合月华帝国共同对抗魔国,才堪堪压制魔国的蠢蠢欲动。

    不过,帝国虽衰,盛威犹存,仍是三大帝国之一,在不知情的人眼中仍是大陆最强帝国。

    因此,此次异象,朱鸿觉得,要么是大明崛起之机,要么是灭国之危,而且极有可能是后者!

    思之恐极,顾不得寒冷,转身疾步朝勤政殿走去,披风吹落在地。

    要尽快与大臣们商量,探讨此次异象暗含的玄机并商讨对策,朱鸿心中急道。

    “陛下,陛下!”皇后娘娘小跑跟在身后,捡起落在地上的披风,追了几步,朱鸿却已远在百丈之外,只能凝望着他匆匆离去的背影,干着急着。

    “冬儿,披风你拿着,去金銮殿外候着,待散朝后交给陛下。”皇后交代她的侍女,眼里满是担忧之色。

    “是,娘娘。”冬儿接过披风,向金銮殿方向退去。

    “夏荷,回去吧。”话毕,皇后转身返回寝宫。

    ……

    金銮殿上,黄龙绕柱,雕梁画栋,殿堂正中高悬着一块巨大的匾额,上书“德行天下”四个金字楷书,金碧辉煌,庄严肃穆。

    龙椅上,皇帝朱鸿正襟危坐,眉头紧蹙。殿上一众大臣议论纷纷,都在讨论方才发生的异象,好不热闹。惹得朱鸿越发烦躁,不禁怒道:“别吵了,都是当朝重臣,殿上吵吵闹闹犹如市井吆喝,成何体统,即便天塌下来也要冷静,冷静!”

    话虽这么说着,朱鸿心里也急如热锅上的蚂蚁,若非要保持威严形象,恐怕自己也要忍不住。

    “钦天监监正,袁天星何在?”朱鸿沉声喝道。

    “臣在。”说着,袁天星手拱朝笏站了出来。

    “方才天生异象,你们钦天监有何解释?”朱鸿淡然问道,语气虽平淡,但眼里却满是担忧之色,生怕钦天监做出什么不好的解释,虽然朱鸿心中已有猜测。

    “回陛下,方才天生异象,白虹贯日,此乃凶象,恐有兵乱;动静之大前所未有,恐是大凶之兆!”袁天星沉声道。

    果然!朱鸿听到此话,心中越发惶恐,心里怒道:你好歹说得委婉一些啊,这么直接可会弄得人心惶惶。

    正要训斥一番,袁天星却再次开口。

    “不过,臣以为凡大凶之兆后常有吉象,此劫能否化解,还得看接下来的天象反应。一万年前,白虹贯日之后月余,便出现五星连珠之象,圣主降世,明光普照;两千年前,也是该凶象出现之后不足半月,七彩凤凰京都鸣叫,数日不绝,后慕主崛起,挽救大明。因此,请陛下暂且宽心,且看接下来天象反应如何再做计较。“袁天星说道,满是自信。

    朱鸿听罢,面色稍霁,微微点头,不过如此异象怎敢轻视,转向丞相刘易:”刘爱卿,作为帝国丞相,三朝元老,您对此事如何看?“

    刘易恭敬道:”回陛下,钦天监所言自是有些道理。不过,不管天象如何,我国都需防患于未然。如今魔门崛起,魔国势大,大有席卷八荒,吞并天下之势,不得不防。我国一方面,应该联系道渊书院,请求书院派优秀学子入朝为官,并争取书院支持;另一方面,需巩固与月华帝国的联盟,并争取周边诸国支持,联姻可为上上之策。“言罢,肃穆恭敬,尽显帝国丞相之威严。

    朱鸿听罢,有些不悦,联姻?那朕的宝贝公主们岂不是肉包子打狗,月华帝国还就罢了,其他小国也配娶朕的公主们?

    心里虽这么想着,但不得不承认眼前的局势,面色一肃:”丞相所言极是,丞相真不愧是我帝国柱石,所言无一不是治国良策。“

    ”吏部尚书,李良何在?“朱鸿沉声问道。

    “臣在。”吏部尚书李良手拱朝笏站出。

    “朕命你协同礼部尚书、兵部尚书一道,致书帝国三大修道学府,请求学府派优秀学子入朝为官,发榜号召天下修道者入朝,待遇从优,责令帝国州府县官举贤选能,为帝国选拔人才。”朱鸿郑重说道。

    “臣遵旨。”李良高声应道,接着徐徐退回原位。

    “兵部尚书陈周、礼部尚书赵原何在?”

    “臣在。“两位尚书应声出列。

    “陈周,朕命你密切监视魔国的一举一动,与月华帝国的军事联盟事宜也一并交给你,其他邦交事宜以及联姻事宜则交由礼部尚书赵原协调处理。”朱鸿命令道。

    “臣等遵旨。“两位尚书朗声应道。

    “退下吧。“朱鸿话毕,两位尚书徐徐退回原位。

    “还有谁有事要奏,若无事的话今日就到这里了。”两个时辰的早朝,此刻已是中午,朱鸿早已疲倦了,此刻只想回去静一静,因此不耐道。

    几个大臣欲言又止,想着又不是什么大事,陛下都这么说了,那自己也就不找不痛快了,因此,众臣都不再言语。

    朱鸿眼神示意了一下侍立在旁的太监,太监心神领会,高声朗道:“退朝!“

    朱鸿站起,转身欲走。

    就在此时,异变再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