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普州太后 > 第十五章 师徒初聚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再说许家庄的事情。许崇信逝世以后,王修不时过来帮助许家庄张罗各种事务,凤姑也经常过来安慰未来的婆婆和妹子,许黄玉更加勤奋地读书、用心的做事。如此过去了半年多,许夫人的心景渐渐地得以恢复。

    这一天,许黄玉正在读书,忽然听得许夫人呼唤:“黄玉,你赶快过来,你兄长回来了!”

    许黄玉来到许家庄已经三年多,许宝玉还从来没有回过家,听得母亲叫喊,他急忙跑了过来。只见许夫人端坐在客厅中间,两边分别坐着一位青年,门前还站着一位五十多岁的老者。

    许黄玉骤然看见这位老者,差点儿叫出了声音。原来,这个老者不是别人,正是赵匡!

    赵匡突然看见了公孙慧娘,心中也是一阵阵的狂喜。他们自从在朝阳洞失散以后,一直封锁法相见。现在居然在许家庄不期而遇,并且公孙慧娘还是许家的千金小姐,这实在太出乎赵匡的意外了!不过,他是个老成持重之人,立即向许黄玉努了努嘴,示意她不要声张。

    许黄玉会意,径直迈入了客厅。

    这时候,许夫人对左边的青年道:“宝玉,这就是你的妹子黄玉。黄玉,你快来见过兄长!”

    许黄玉看许宝玉的年龄不过二十出头,却是朗目流星,风流倜傥,立即高高兴兴地上前躬身一礼,道:“妹子见过兄长!”

    许宝玉微笑道:“自家兄妹,不必多礼!”

    许黄玉笑了笑,挨了许夫人坐下,听他们讲话。

    许夫人道:“宝玉,你把这位客人给我们介绍介绍吧。”

    许宝玉道:“这位公子姓董,名钧,资中县人,自幼饱读诗书,早年曾经在朝廷中做官,因为看不惯贵族专权,愤而还归故里。”

    许黄玉看那董钧,大约三十岁出头,气宇轩昂,双目似电,不怒自威。

    许夫人笑道:“董郎不畏权势,仗义独行,高风亮节,实在令人钦佩!”

    董钧谦恭地道:“伯母夸奖了!”

    许宝玉接着道:“我从河北回来,恰恰在资中城里遇上董兄。大家言谈之下,甚为投机,于是我们结义为兄弟。董兄对我甚是爱护,这次专程陪我回家。”

    许夫人道:“董郎与小儿在一处,务必多多指教于他!”

    董钧忙道:“伯母不必客气!”

    几人攀谈了一阵,许夫人忽然想起董钧带来的那个老者叫什么名字自己还没有问过,这可是有些不太礼貌,于是忙问:“董郎,这位老人家姓甚名谁?”

    董钧道:“伯母,这位老翁姓陆,名平,孤身一人。一年以前,小侄在资中城里看见他被一群地痞欺负。小侄看不过意,喝散了那帮地痞,又将他收留在家中。只望大家做个朋友,谁知道他自己谦恭,一定要替我做些事情。”

    许夫人不由得赞赏道:“原来董郎是个怜老恤贫之人!”

    董钧回答:“人生世上,理当敬老恤贫!”

    许夫人从此对董钧颇有好感。

    许宝玉道:“董兄稍坐一会儿。小弟和母亲、妹子要去父亲坟前祭祀一番。”

    董钧道:“伯父乃是川中的名士,愚兄历来十分敬慕的,自然也要前去祭祀一番。”

    于是,许夫人、许黄玉、春梅和陆平陪着许宝玉和董钧,前往许崇信墓前祭祀了一番。

    许宝玉伤伤心心地痛哭了一场。

    许黄玉和母亲又陪着许宝玉流下了不少的眼泪。

    董钧和陆平在许家庄玩耍了几天,便向许夫人辞行。

    许夫人道:“董郎难得过来,不如多住一些日子!”

    许宝玉道:“母亲有所不知,董兄被犍为郡举荐了贤良,皇上特地召他进京做官呢。”

    许夫人笑道:“原来如此,我们恭喜董郎了!”

    董钧道:“多谢伯母垂爱!小侄能够为国效力,自是一生的抱负。如果宝玉老弟也能出山,一样地也可以建功立业!”

    许夫人道:“董郎有所不知,许氏先祖曾经留下遗训,说是书可读,官不可做,因此许家子孙多不愿意做官。”

    董钧诧异地问:“许家竟有这样的祖训?”

    许宝玉道:“小弟对于做官一途也极不情愿!”

    董钧听了,半晌做声不得。原来他此行的目的,是想替刘秀物色一些人才进京,听了许宝玉母子的言语,只好不再做声。

    许夫人见了,转过话题问:“董郎赴京上任,家中父母怎么安排?”

    董钧道:“小侄早已父母双亡。只有几个奴仆在家,也准备将他们遣散了回家。只是这个陆老兄年事已高,`又不愿意远行,留他一人在家,我又不太放心,因此小侄尚在为难之中。”

    许宝玉知道董钧担心资中城里那些地痞又要寻找陆平滋事,于是道:“我倒有个主意,不如就请陆老伯搬来我们家中居住,顺便帮助我母亲料理一些家务。”

    许夫人看见赵匡形貌正派,身体也还健壮,点了点头道:“若是陆老人家不嫌弃许家庄偏僻,我们自然欢迎!”

    董钧听了,不胜感激地道:“伯母和许老弟如此高义,董钧不知道应该如何报答!”

    许夫人笑道:“我们不过做个顺水人情,贤侄何必道谢?”

    董钧便问赵匡:“陆老伯,你自己的意下如何?”

    赵匡正要借此机会进入许家,立即道:“但凭公子做主!”

    董钧离去,赵匡便留在了许家。

    过了几天,赵匡趁着无人,悄悄地道:“慧娘,我们马上离开许家吧?”

    许黄玉问:“我们去哪里?”

    赵匡道:“现在也没有准备,离开这里后再说吧。”

    许黄玉道:“既然如此,不如留仍然在许家。”

    赵匡道:“你的真实身份要是被人发觉,岂不害了许家?”

    许黄玉道:“许家当初就已经知道了我的身世,仍然决心对我加以保护。三年多来,也是风平浪静。现在你也过来了,我们都是化名,人不知,鬼不觉的,大家安安心心的在此做个平民,岂不是更好?”

    赵匡沉吟了半晌,道:“如果我们要留在许家,你必须答应我三件事情:一是你要从此学习武艺,以便危难时候能够脱身;二是你要设法让申辅进来,好给我们做个帮手;三是不许暴露我们之间过去的关系。”

    许黄玉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第二天,许黄玉向许夫人道:“母亲,陆大叔有个亲戚,目前在资中城里流浪。陆大叔想将他接来我们家中,一是照应那个孩子,二是他老了也好有个依靠。陆大叔初来乍到的,他自己不好意思提起,还求母亲可怜,将那个孩子接来我们的家中。”

    许夫人与许宝玉商量。

    许宝玉道:“家中多个人吃饭,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一个十四五岁的男孩子,渐渐地也可以帮助我们做些事情了。再说妹子心地仁慈,我们也该成全她。”

    许夫人道:“可以。不过,你父亲在世之时一心培养黄玉读书,临死之前还特地嘱咐过。可是如今没有了先生,这可怎么办?”

    许宝玉道:“过段时间我去聘请一个吧。”

    三天以后,陆平带着申辅来到了许家。

    春梅一见,高兴得跳了起来,问:“申大哥,陆管家的亲戚怎么会是你呢?”

    申辅笑道:“正是。许夫人可好?”

    春梅道:“好!她正在与少主人谈话。我带你们过去见她!”

    三人高高兴兴地来到客厅。

    春梅叫道:“夫人,申辅来了!”

    许夫人一见申辅,就笑着道:“申辅,倘若我们知道是你,早就该接你过来了!”

    申辅也笑道:“我也不知道师父就在你们家中,若是知道了,怕不早就跟了过来!”

    赵匡诧异地问申辅:“当年你遇见的好人,就是许夫人和春梅?”

    申辅道:“怎么不是?所以这些年来,我一直想着他们!”

    赵匡向许夫人致谢:“当年申辅为我办事,多亏许夫人鼎力相助!”

    许夫人道:“这有什么呢?申辅也救过春梅嘛,我就十分喜欢他!”

    许宝玉道:“原来你们都是熟悉的!”

    赵匡道:“不错,许家待我们可是恩重如山!”

    几人说说笑笑,十分地亲切。

    这时候,普慈县一带闹起了匪患。

    村里的人们求见许宝玉,要他出面组织庄丁,护卫村子。

    许宝玉将赵匡找去,道:“村中的人们希望我们组织人员,护卫村子,陆管家可有什么办法?”

    赵匡趁机道:“不瞒少主人说,在下也学过一点粗浅的拳脚功夫,可以将村中的少年们组织起来,进行训练,一般的盗贼也就可以对付了。”

    许宝玉道:“好,你去办理吧!”

    赵匡将许黄玉、春梅、姚永、王薄、张郎、杏姑和村中一班少年召集起来,公开培训他们的武功,又让申辅帮助他。此时天下富豪人家,大都拥有私人武装,因此赵匡训练许家庄的青年,也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怀疑。只是许朋做了许宝玉的书僮,每日跟随许宝玉进进出出,却没有机会参加学习武功。

    紫衣童子悄悄地前来探访过几次。

    后来,许宝玉聘请了普慈寨中一位名叫陈谋的先生过来教书。

    陈谋家境贫穷,一生没有婚娶,只以课徒为业。

    许宝玉出面聘请之时,言明许家将负责瞻养他的晚年。

    陈谋十分高兴,待到看见许黄玉等人学业初成,更加兴致勃勃。

    许宝玉觉得申辅也该读书识字,于是叫他也去参加。

    申辅想到当年柏灵芝的嘱咐,也十分高兴。

    于是,每日清晨,由赵匡教导这些孩子的武功,白天则由陈谋教导他们的诗书文章。凤姑照样过来教导乐器、曲谱。因此,许家庄这班少年一个个文武双修,日渐成长。

    守丧期满,许宝玉、凤姑拜堂成亲,成就了百年之好。

    许夫人知道凤姑精明能干,便将家务全部交与她管理,仍然由赵匡协助办理具体事务,自己则安心颐养天年。

    不久,许宝玉拜辞了母亲,告别了新婚妻子,踏上了游历名山大川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