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无隅 > 第128章 小事情
    吕城确定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

    他听过夏平安不好的风评,但终究没有见过。卫无音、南宫玉对他的评价极高,天资超绝和智深似海。

    今日他不请而来,夏平安在酒宴上的表现让刮目相看,先是借诗词劝解骆红英,显得极为有技巧和委婉,既没有得罪骆红英又帮南宫玉试探了骆红英的心思。再后来是劝解他姐姐吕锦的小曲,一首曲子两个典故,用的都是武将,不论怎么看,都有故意的嫌疑,更何况在他的判断里,夏平安这个人有点偏才,但是他修行受限之后,攀交权贵入朝为官的心思太重,尤其是和夏侯卿、南宫玉、卫无音的结交。

    所以,吕城相信,这样的一个人,不请自来地赴宴,还做了那样一首小曲,就是故意给他听的,经过他一番恳求,自然会答应的。

    夏平安真的答应了。

    夏平安歪着头,道:“做这件事,恐怕有些难登大雅之堂。”

    吕城道:“先说一说。”

    夏平安笑道:“很简单啊,抹黑吴夔。”

    吕城道:“如何抹黑,吴夔在京城的行为很谨慎,没有半点纰漏。”

    夏平安笑道:“我在边城待过,边城的军事我比你熟悉。京城没有,可以在边城找,比如贪墨军费,比如滥杀贫民充军功,比如虐待军卒,比如强抢民物,这些事情多少都有一点的。”

    吕城道:“这样就可以吗?”

    夏平安道:“只有你传得够真,在这些事情查清楚之前,你父亲是不敢轻易将你姐许配给一个有可能身陷囹圄的将军的。”

    吕城道:“这解决不了问题。”

    夏平安叹了一口气,道:“援兵之计,一来能缓冲你姐姐结婚的时间,二来给你说服你父亲留一点时间。”

    吕城道:“我父亲是不可能被说服的。”

    夏平安笑道:“哪有那么难,只是方法不对而已。”

    吕城躬身道:“公子教我。”

    夏平安笑道:“已经教给你了。”

    吕城愣了愣,夏平安却已走远。

    “教给我了?”

    吕城沉思了片刻,笑了起来。

    事情大都是这样的,遇到困难的时候,想要找的人很多却想不起来,只有见了面才会想起这个人,然后觉得这个人或许可以,如果碰巧这个人真的有办法,心里就会有一种这就是天意的感觉。

    吕诚现在就是这样的心理。

    但是夏平安却不这样想。

    这件事原本是他想做的,一旦暴露会有很大的风险,更何况他惹的事情太多了,再招惹,姬皇渊会不会容忍他都很难说,所以,这件事的起头需要一个人。

    在他所有的思量中,吕城是最合适的人,可是他们没有交集,又不了解,那么吕诚很难会相信他,所以他需要创造一个见面的机会,顺便展现一下自己的实力就够了。

    夏平安回去,被罚酒三杯,夏平安自然应下。

    吕城这次心里有了底,回去心情很好,饮酒也痛快了许多。

    一凡吵闹后,各自休息。

    夏平安等人暂宿吕家庄园。

    夏平安回到客院,布小英正站在寒夜里,望着星空。

    夏平安过去,将自己的披风解下,披了上去。

    “夜寒,你大病初愈,小心着凉。”

    布小英低声道:“无妨的。”

    吕锦这时候走过来。

    夏平安无奈道:“我都不知如何与你寒暄,恭喜的话我说不出口。”

    吕锦低声道:“阿城告诉我了,你的办法能行?”

    夏平安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鱼有死的挣扎,才能有破网逃出的一线机会。不过,有时候,你的给你父亲一个台阶。”

    吕锦躬身走远,回头看着院中的两个人,心中莫名的难过。

    布小英这样一个沦落风尘的女子都能找到夏平安这样一位长相出众,温文尔雅又有文采的人,他一个尚书之女,为何要嫁给一个不懂风情的大老粗。

    如此想着,心里想着一定要让父亲退婚。

    第二日,各自散去。

    夏平安和布小英回山,刀疤继续留下观察京师的动静。

    …….

    第一日很平静,第二日的时候,京城中就有消息传出来,吴夔杀贫民冒充军功升迁,贪墨粮草等等。

    刀疤满脸兴奋地告诉夏平安的时候,夏平安一脸的平静。

    “你做的?”

    夏平安摇头。

    “肯定与你有关。”

    夏平安道:“吕城的效率蛮高的。”

    刀疤看着夏平安道:“你说服吕城了?”

    夏平安放下书道:“错了,不是我说服他,是他求的我。”

    刀疤稍微错愕,尔后抚掌大笑。

    “还是你有办法,为何你会知道吕府下人送的帖子不是喜帖而是吕城的邀请函呢?”

    夏平安道:“如果真的是邀请函,收帖子的人应该是卫无音的父亲,而不是卫无音,所以这应该是吕城个人的邀请,目的吗,大概是宽慰一下他忧愁不想嫁的姐姐。”

    刀疤笑道:“难怪你死皮烂脸地去卫府。”

    夏平安道:“去晚了,我怕连门都进不去啊。”

    刀疤道:“有把握吗?”

    夏平安道:“这就要看吕城学到几分了。”

    “你教了吕城什么?”

    夏平安笑而不语。

    …….

    冬日的午后是一天最暖也最容易让人犯困的时候,吕盛琰回来的时候,难得看见他的儿子待在书房看书而不是去外面鬼混。

    “多看书,不要老想着喝酒逗乐。”

    吕城恭恭敬敬道:“知道了父亲。”

    吕盛琰心里有疑惑,怕看什么不该看的书,沉声道:“何书?”

    吕城道:“北玄史。”

    吕盛琰道:“难得你有这辛苦。”

    吕城道:“前日酒宴,有人做了一首小令,感慨颇多。”

    吕盛琰来了兴趣,能让吕城产生兴趣的小令,真是稀奇。

    “背来听听。”

    “世事那如人愿,富贵过眼云烟,雕梁画栋转眼成了瓦片,兴亡莫叹;明珠常与尘伴,居功要挟老枕边,谨慎清廉却遭了劫难,谁人能辩!”

    吕盛琰轻笑道:“水平一般。”

    吕城道:“卫聋子说其中用了两个典故,一个是王颐将军,一个是韩兴将军,我不知道,被好一顿嘲笑,今日特地翻二人的记载来看。”

    吕盛琰道:“知耻而后勇,不错。”

    吕城道:“孩儿还是不明白,按照您的教导让我们为人处事小心谨慎。韩将军一生小心谨慎,为何会被诛杀,王将军每次作战,都在外要求封赏,却能落得善终。”

    吕盛琰兴致大好,难得吕城会问出这样的问题,正了正衣襟道:“你记住了,为官者,想要善终,须察人观事,太宗皇帝疑心重,那时候王将军封无可封,又拥兵在外,焉能心安,王将军看似有恃无恐地要求封赏却能让太宗皇帝心安。韩将军太过清心寡欲,人若无欲,不是圣人,便是所谋甚深,所以才会被太宗皇帝猜忌忌惮,最后死于诬告。”

    吕城笑道:“我还以为只有做了坏事的人才不敢太嚣张,需要掩饰呢。”

    吕盛琰起身笑道:“莫要拿你小孩子的心思乱猜。”

    吕城点头应下,吕盛琰走出书房,到了卧房前,身子猛然怔住。

    他觉得自己好像忽略了什么事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