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书呆子求婚记 > 第十章,找儿子
    <div id="book_text_content">

    三间陈旧的瓦房在邻居楼房的比衬下羞涩的躲在两个高大的白杨树下,与之相连的是两间更加矮小的房屋。破落的院子,连个院门都没有。这就是我的家。

    当时我家的情况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大哥已成家并有了两个儿子。其中,我的小侄子因为计划生育罚了三千三。这样一来,大哥家的境况也很拮据。姐姐出嫁到了邻村一个并不富裕的人家。

    二哥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结了三次婚都没成,被村庄上的人们怀疑得了男人那种可怕的病,感觉没脸见人,一个人去了海南。

    二哥走后,我家的日子就过得更加窘迫,又加上我的父母不懂科学种田,庄家的收成总是比不上别家。这样,我们的家境算是当时村上最贫穷的人家。

    当然,村里也有几家有钱的“冒尖户”,有些是因为女孩多,田地多,又善于种棉花,有些则因为会手艺(如木匠),有些则因为儿女有门道在外打工。

    我离家出走的第一天,父母还以为我去了亲戚或朋友家,起初根本不在意。可又过了三五天,仍不见我的踪影,不由得母亲不担心。她找来父亲和大哥商量。

    大哥说:“老三以前也喜欢离家出走,但是出去一两天就回来了,这次时间也太久了。”正说着,良秀来到我家。大哥看见良秀,忙一把拉住他问道:“你来得正巧,我刚要去找你,建明好几天都不见人影,也不知去了哪里?他走之前有没有去你那里?”

    “我就是为这事来的,”良秀说,“他前几天来找我,向我借钱,说要去江西看他的小说。我不想让他去,就不愿借钱给他,可他说话将我的军,我没办法就把身上仅有的35块钱给了他。他拿到钱后,可能第二天就走了吧。”

    “那你第二天咋不过来告诉我们?”大哥问。“我本来打算过来,可是有点事耽误了。”“我们这里离南昌有多远?”大哥问良秀。“谁知道?大概有一两千里地吧。”良秀说。

    “那样的话,在路上耽搁,再加上来回折腾,可能没那么快回来,我们还是再等等吧。”大哥望着母亲,安慰道。

    母亲想想大哥说得有理,也就不再为此事纠缠下去。但终究还是不放心,老是在父亲跟前唠叨。父亲劝她别担心,再等等。

    可是,又过了三五天,我还是一点音讯都没有。母亲开始胡思乱想起来。他跟父亲说,咱娃是不是钱花光了又没脸讨饭饿死在外面了;再不就是跟着坏人去学坏去偷去抢被警察抓了;或者被人认错仇家给杀了------种种可能,不一而足,母亲都想到了。

    一想到这些,母亲就忧心忡忡,泪流满面。几天后,竟致茶饭不思,饮食不进。尽管父亲百般安慰都无济于事。

    没办法,父亲跟她说:“你这样折磨自己,还不如咱们一块去江西那个地方找咱娃。”母亲一听这话来了精神,当天就打点行囊,准备出发------

    父亲见母亲这样,就跟她说:“你先别慌。咱们真要走,还得先准备准备。我得先把我的鼓架好好修修,再去街上进一些木梳篦子;咱们半路上我一边说书一边养活你,顺便打听咱娃的消息。

    有空的话,我们还可以卖一些木梳篦子。你可以先去老大那里要一份报纸。咱部门总得知道要去江西哪个地方吧。然后你再拿上报纸去你弟弟家,让他把具体的坐车路线跟你说说,最好让他用纸写清楚。这样,就万无一失了。”

    “可是,咱俩都不识字,就算写了地址,又看不懂,有什么用?”“我说你脑子死吧你还不承认。咱们看不懂,难道不会问人?”父亲说。

    母亲听父亲说的有理,当时就找到大哥,向他要江西那个信息部的报纸。大哥问她干什么用。母亲说要去找我,大哥说:“妈,你闲的没事干了。按我的意思,你就在家好好待着。过一段时间,他自己就会回来的。”

    “可是,我受不了。再这样下去,恐怕你们要做棺材埋我。”母亲说着哭起来。大哥就劝她说:“妈,我没法说你。你先想想,老三把你们老俩摆置得还不够吗?

    他从我们村考上乡中又跑回来,最后考上高中又不上了,又在家写小说。写小说就写了吧,又要跑到江西去,害得你们又要去找他,从小到大,我和老二,建英(我姐的名字),哪个不是安安分分?就他不听话,喜欢离家出走。

    你难道不记得以前为了一点小事和你绊了嘴,他一出去就是一天两天,都以为他不回来了。可没人理他,他自己又回来了。这种事不是发生一次两次了,你又何苦那么挂心?”

    “就是以前有先例,我才觉得这次有点异常,说不定现在已经死了也很难说。”“要是死了,你再去找他有什么用?”大哥说。“死了我总得把尸首运回来吧,难道让他当一个流浪魂?”母亲说到这里,真的以为我已经死了一样,忍不住又抽泣起来。

    虽没有哭声,但越是这种无声之泣,气噎喉堵,越是难受。大哥见他执意要去,也不再阻拦,随手从自家的条几上拿了一份报纸递给她说:“好了,好了,你想去就去吧,家里的事我会帮你们料理的。”母亲拿到报纸,也不再回家,而是直接去了舅舅家。

    你道为何我父亲让我母亲去找小舅而母亲也愿意大老远的跑一趟?那是因为我小舅早些年当过几年教师,也算是一个有文化的人;再者,外婆当时还健在,母亲也想顺道看看外婆。因为母亲想,若找不到我,就不打算活着回来,也有点跟外婆诀别之意。

    母亲到了小舅家,刚好小舅一家人都在。母亲分别和他们打了招呼,就来到外婆屋里和外婆聊起天来。当然,我母亲不敢把她要出去找我的想法告诉外婆。

    母亲在外婆那里坐了半个小时左右,就出来找小舅,向他说了要和父亲去江西找我,又不知道坐车路线,专门来问他的事。小舅起先也劝我母亲不要去,但见他决心已下,又想到儿女之事最挂人心,就找了一张中国地图,向她讲了坐车的路线,

    然后小舅又向我母亲交代说:“你们要去江西,一定要记住两个地方,一个是湖北武昌,一个是江西南昌。你们可以先到武昌,再去南昌。记清楚了,武昌,南昌。你回去后把这两个地方告诉我姐夫,他记性好。”

    我母亲听后点点头。准备起身时,忽然又想起一件事,就跟我小舅说:“你姐夫让你把具体的地方用笔写下来。”我小舅一听,就去条几上取了纸和笔。把他们要去的地方一一写了下来。然后,他们又在一起聊了一会天,我母亲就回家了。

    母亲到家后,父亲已经把他的鼓架修好,也去集市上买了一些木梳篦子回来。但还有一件最重要的事就是车费。说实话,自从二哥走后,我家的境况实在窘迫的很,而当只又值黄春季节,没有一点收入来源。

    我父亲就和母亲商量卖麦。那一年的小麦在先一年的秋天已经卖了一大部分,所剩下的只能坚持到当年收新麦。再者,母亲还怕我万一回来了,家里又添了一张嘴,就更加赶不上收新麦了。所以,商量来商量去,就放弃了这个计划。

    还有一种办法,就是借钱。我母亲性格宽厚,在村上人缘很好,东凑西凑,总算凑了35块钱。不管够不够,反正就那么多了。万一不够,我父亲不是还可以说书吗。

    一切准备停当,我父亲问母亲该怎样找我,母亲说:“我是这样想的:要是咱们直接去南昌,一来车费不够,二来即便到了江西,也不见得他就在那里。说不定他流落在半路呢。

    前天我去咱们一个侄媳家串门子,她说她咱们娃走的那一天在河堤上遇到了他,还和他打了招呼。我猜想他很可能是从唐河他姨妈家那边走的。

    依我看咱俩不如这样,我们明天先去我妹妹家,在她家待一天,然后去湖北说书。咱们一边说书一边打听咱娃的消息。万一打听不到,咱们赚了车费再去江西,你看这样行不行?”

    父亲一听母亲这样说,拍着手掌叫到:“我也是这样想的。那咱们明天就走吧。”母亲说:“好吧。”

    话说第二天天刚刚蒙蒙亮,母亲就叫醒父亲,两人一起吃过早饭,母亲专门摊了几张煎饼,用一张旧报纸包好,塞进一个手提袋中,两人便拿上鼓,鼓架,钢板,木梳篦子等,向姨妈家进发。

    <div style="background-color: #f2fddb; border: 1px solid #adcd3c; padding: 1px 4px; font-size: 16px;">

    题外话:

    我这个败家子呀,害得父母还要去找我。我真是一个不孝的儿子,人们可千万不要向我学习呀。<!--div class="center mgt12"></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