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调教大明 > 第四百三十四章 汇报
    ( )    回到城中,着人二堂后东西两花厅备酒,叫客人们拿衣包宽去大衣服,换上便服,惟功自己则深入庭院之中,直到后堂为止。言情穿越书首发,你只来 看书网

    总兵衙门前院,大堂,二堂,都算是“外朝”,只有进了后宅正院,才是惟功燕居所,不是亲近人是进不来。

    他头顶是长郁郁葱葱葡萄架,天棚搭房檐之上,又挡了太阳,还可以通风纳光,取其凉意,这是当时大户人家标准配备,京城勋贵大户,到了暮春时就家家搭天棚,秋天时再拆掉,反正不需自己动手,而享受倒是自己,左右不过是花些银子事。

    惟功脚步轻,他脚下是大块方砖铺成甬道,四周也全部是方砖漫地,院墙边上是排水管道,也是用青砖铺成,院子正中两侧是种植着海棠花树,开正艳,散发着阵阵清香。

    还有正宅大堂廊檐墙基下,一排溜全种植着各色花木,这会子是万物生长正有力时候,所以姹紫嫣红,格外漂亮。

    整个院落精洁漂亮,叫人一进来就身心愉,昨日辽阳刚下了一场暴雨,院子里有清艳丽感觉,叫惟功是四肢百骸都放松了感觉。

    “大丫,大丫!”

    到了廊下,看到五六个丫鬟迎上来,这都是惟功临行前总务处定下来人手,一共八人,专责负责打扫后宅和花园,加上两个厨娘和两个帮厨,算是把惟功后宅给确定了下来。

    当然还有园丁和小厮一类人,不过不需要到惟功身前,惟功反而是不认得。

    其实就他本人来说,有大丫也足够了,英国公府时,别看是二百年大府,仆妇丫鬟小子二三百人,惟功身边也就是来兴儿伺候,七叔七婶也不是事多人,所以外人看来是俭省不象话,其实不是惟功矫情,以前是真没时间亦没有精力捣腾这些事情。

    现有这样地位和财力,招一些人手进府,不过是叱咤之间就办好了。

    只不过这些丫鬟容貌才情都很普通,做事情主要就是给大丫帮手,惟功出外,心里不大放下,倒是只有一个大丫。

    不过大丫没答应,一个叫福儿丫头怯生生上前来,蹲下一福,答说道:“禀老爷,大丫姐请了假出去了。”

    “咦?”惟功道:“她去哪儿了?”

    “听说回槐树百户胡同那儿了,和李佑总管一起。”

    “哦,哦,我知道了。”

    李佑和大丫一起请假,想必是总务唐瑞年准假,惟功心头一阵火起,吩咐道:“将唐胖子给我叫来!”

    唐瑞年赶过来时候,惟功也去了纱冠和蟒服,只穿着一袭青衫,头上用了一根簪子将头发固定了,打扮是潇洒多了,脸上神情却是十分不爽,见唐瑞年过来,当即发作道:“唐胖子我记得你京城时训练也是能合格,瞧你现一脸肥肉,你身上功夫想必是摞下了……也好,我回来了,这阵子你就每日跟我一起操练吧,不将你重练结实也不算完。”

    唐瑞年其实就是脸有些圆,身形略有发福,他执掌总务,和外头人打交道多,就算是本镇中人和顺字行大掌柜来了也是他招待,时间久了自是比其余人要略胖一些儿,唐胖子之号就此叫开了。

    这会子听得惟功发作,他当然也不敢顶嘴,只得唯唯诺诺连声答应着。

    “下午什么行程?”

    惟功行程外是自己决定,总务人跟着帮手,回辽阳后,一切重回到正轨,当然还是总务安排。

    “下午带任磊和张思根,还有用诚哥,还有预备好屯田处人,一并去踏勘定好地址屯堡。”

    “哦。”这是第一重要正事,惟功点了点头,答道:“此事确实要紧。”

    “再有,宋钱度来了,大人应下午见他。”

    “很好,等他很久了……叫任磊和张思根一起见他。”

    “赵士桢赵大人已经到了宁远,估计四五日内到辽阳。”

    赵士桢是前呼万唤始出来,惟功早就叫他到辽阳来,反正大明京官几乎没有什么事可做,赵士桢又是闲职一个,其实他当个翰林倒蛮合格,不过估计正统士大夫都不会同意,这一次请假两个月,悠哉悠哉往辽阳来了。

    “他自生火铳有没有说有进展?”

    “赵大人一直弄这个,听说已经摸着窍门所,只是还需时间。”

    “这么久了,还需时间,这家伙明显不努力啊。”

    赵士桢性子就是这样,有时候做起事情来是废寝忘食,有时候就是抛脑后,自生火铳也就是燧发枪是惟功未来武备体系中为要紧一环,连合机铳这种火绳枪中优秀枪型之一惟功也不打算全部列装,只打算造几千支用来训练,未来还是大规模装备燧发枪。

    可惜是,赵士桢这件事上很难突破,其实如果光是用击锤打火石,然后引燃引火药,这一点已经可以办到,但将所有扳机零件列装成型,成为一个成熟枪型,估计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其实欧洲燧发枪也是走了相当漫长一段路程,从纯粹火绳枪到用铜条转轮,再用击锤打燧石引发火药,前后少用了百年。

    惟功是要以火绳枪直接跳到燧发枪,如果不是有赵士桢这个第一流人物,怕也是真不可能。

    赵士桢此来,当然不是真正游山玩水。

    唐瑞年道:“赵士相,李英鹏,两个大匠领着七成匠作组成员跟着一并来了。留京城主要是制马车和相关器具,能做火枪,铠甲,兵器,各种工兵用具,全部都跟过来了。”

    辽阳将是未来核心和基地,十年之内,惟功所有事业都是此立基,已经被赵士桢调教了几年工匠当然都必须跟来,并且要短期内,扩大若干倍规模上去。

    这么一想,用钱之处简直是太多了!

    惟功喃喃道:“一年之内,不弄个三五百万,简直支撑不来。”

    唐瑞年听眼皮直跳,赶紧道:“晚上安排是大人给参谋局中表现优异者赐宴,共用四桌,三十来人,陶希忠和他两个副手坐大人身边。”

    “好吧,就是这样。”

    一回辽阳,光是具体事物就是这么许多,书桌上还有厚厚一摞公文要批复。

    虽说各部门各有职司,惟功早就把部门能自己负责一块给划清清楚楚,但需要他这个高负责人批复文书却是一天比一天多,别不说,拨给屯务这一块银子很就必须到位,先从顺字行到财政上,再从财政批到具体部门,没有他签字,谁敢当这个家?

    而白花花银子,现全部是惟功自己私产,拿私产贴补出来给军镇用,恐怕大明现大大小小几十个军镇,只有惟功这里一处了。

    “好了,大人。”唐瑞年笑道:“侍从室参随处又有两个参随加入,见或不见大人两可之间……他们要先期培训才行。”

    侍从室参随与参谋局不同,参谋局纯粹专注于军事,参随室则不同,可以有不同侧重点,关键就是你要是某一方面专家,而不光光是专长于儒学。

    光懂儒学那些酸丁,参随室是肯定不要。

    “这么久才两人?”

    参随室惟功心里是很重要部门,不仅是自己身边随时赞画和帮手,而是一个高级人才储备中心,放自己身边积攒足够多恩情之后再放出去大用,算是辽阳镇内朝核心,有点儿象西汉时尚书们,近咫尺,是惟功私人身份再任用,比起直接启用某人负责某部门要放心多。

    只是人才难得,唐瑞年笑道:“这两位,都是喜好杂学,一个对天文星相颇有研究,对泰西学问也不排斥,所以留用,另外一个长于算学……大人,这就很难得了。”

    “往江南去试试看。”

    “是,已经派人去了。”

    整个北方,想找一些精通杂学士大夫都难于上青天,主要还是经济重心南移,江南一带经济富裕,社会具活力,也包容,而且读书是一种习俗,并不是一定要如何如何,比如赫赫有名江南四大才子,也就是江南能成名,北方成名风流才子,实屈指可数。

    要找相当水平杂学士子,当然还是要到南方去。

    从进屋到如今,一直说事,惟功一碗茶亦不曾喝,加上长途赶路,虽然是练武打熬出来好底子,毕竟也是倦了。

    可外间还有几十号文武官员等他去赴宴开席,惟功不得不勉力而起,说道:“走吧,今日事就这样,我们出去开席。”

    “对了!”他又对唐瑞年道:“大丫事还没找你算帐……”

    “大人,我又不能不准人家假……”

    唐瑞年笑着掏出一个布包,递给惟功道:“大丫临走时说了,这是给大人缝,说是家里实有事,要不然不会大人回来时请假……”

    “哦,我看看。”

    果然是大丫亲手缝……一看针线线脚颇有一些粗糙,毕竟是不能和真正高手相比,缝是一双丝制便鞋,惟功常抱怨脚闷慌,看来这丫头这一段日子里,并没有闲着。惟功心中,油然而生一种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