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调教大明 > 第四百一十八章 论力
    ( )    “本将要兴建屯堡,军港,未来兴修大工所需多是什么?”惟功先看了看众人,又转向傅廷勋,笑道:“傅老哥猜出来没有?”

    “木料?”

    “对喽!”

    惟功笑道:“这一年内,预计就得用十万两以上木料,这银子叫别人赚了去,不如叫这宽甸六堡诸位拿去使,如何?”

    众人皆是倒抽一口凉气,场中一时丝丝有声。当时木料可远不及后世值钱,也就是是檀木花梨木楠木等名贵木料,大户人家用来打造家俱,或是打棺材,价值不菲,不过就算再贵金丝楠木,因为明初修筑宫殿,将四川湖北一带大木料用干干净净,现两人合抱贵金丝楠木一根亦就是十几二十两银子一根,木料贵是一方面,人工贵才关键,大木砍伐不易,运输难,十万银子买木头,辽东可没有名贵木料,而且不论哪里都是成片森林,几百年后都是到处是林场地方,可以说不值钱就是木头,如果以十万两计,真不知道要算多少根木料才算合适?

    少也得有万根以上,而且须得几人合抱那种大木才算数,要是三斧子砍翻,就算人家肯要,自己也不好意思送过去。

    很多人都默默心算,一年内用十万买木料上,宽甸六堡共有多少人能分润,自己这个位置,又该得分上多少……

    大明官员俸禄极少,世袭卫指挥按理论也不过就那么几百亩地是俸禄来源,有差遣才会有银子可拿,数量也很有限,众人要战功就得养家丁,开销极大,贪污营兵饷银和公费银子,盐菜银子,都势不可免,如果能坐李成梁位子上,或是李家亲信,好歹能从走私贸易里分一杯羹,或是多占一些土地,否则话,日子都是紧巴巴。

    驻防宽甸这里,倒是有一多半入不敷出。

    “太子太保拿我们耍乐说笑了……”姚应节算了半天,突然醒悟道:“这么多大木,不要说砍伐费事了,纵砍下来,能运出去几根?不要忙了一年,砍了成片木头,结果银子却拿不着几文……咱们到底是将军,不是叫花子啊。”

    这么一说,倒也有理,众人都拿眼看惟功,要听他怎么说。

    气氛一时有些紧张,连周晋材等人都是将手不自禁按腰刀刀把子上,惟功却是微微一笑,丝毫不以为意。

    事后周晋材就偷偷道:“大人这股子静气从容气概是实已经出来了,咱们这些人是拍马也追不上了。”

    “诸位放心,我断不做那么损人不利已事情。我要木头,诸位这里多就是木头,而不别处买,要这里,原因有二,一则是要挑大家都发些财,朋友越多越好,实话实说,我已经跟宁远伯闹不大愉……”

    惟功话没有说完,不过众人都有醒悟之感,怪不得这辽阳总兵上门送银子,原来是不想竖敌太多。

    这一下心里陈见顿去,底下话就听入耳了。

    “二则,是宽甸这里有出海河流,砍下大木头,先放河里,叫人站木头上用长杆不停推动,放到差不多地方再弄上岸,要省不少力气,所以姚副将担心,大可不必。”

    “原来如此,老夫亦明白了。”傅廷勋是早懂得,其实辽东处处都有密林,不过除了宽甸之外,就是建州野人地方密林多,而沿途就没有大河,宽甸这里却是河流很多,借由河流可以推到辽南地方,这要省好几百里路程,确实是两边都很便利事情。

    这样一来,以惟功身份当然不会带着几百人跑到宽甸这里当众放空炮,就算没有十万额子,八万六万好歹都是要有,各人算算数额,自己好歹能到手过千两,顿时都是面露喜色,便是姚应节,也是欢喜不禁模样。

    再怎么忠心故主,这白花花银子却是推不出去,笑容之中还有三四分警惕,这已经是难得可贵了。

    “好了,今日接风为主,别事情,慢慢再说。”傅廷勋摆出老资格来,这宽甸六堡就是他当年和张学颜一起修起来,出力极多,所以甩出老牌子来,各人也算买帐,当下不谈此事,继续向惟功敬起酒来。

    惟功也是酒到杯干,丝毫不怯,辽东苦寒之地,当时亦无太多娱乐选择,喝酒是这些武夫爱,见惟功如此豪爽,各人都是对他印象大好,再想到将有银子落袋,气氛是热烈之极。

    酒宴散去,傅廷勋请惟功到自己书房用茶。

    说是书房,其实就是一个小型会客室,屏去旁人,只有两人对坐,稍顷过后,傅府长随端上两个盖碗上来。

    “茶是去年陈茶了,不香,不过也没有办法,从江南运茶到京师,已经费时颇多,再到山海关,再沿锦州到辽阳,再到宽甸,真真是黄花菜也凉了。”

    傅廷勋颇觉抱歉,他知道惟功这样大族出身,于饮茶一道肯定也是精通,自己这茶是去年春茶,京师,人家喝肯定已经是今春茶了。

    当时吉安白茶有名,还有福建武夷山大红袍,西湖龙井还不大为人所知,惟功饮了一口,感觉茶叶确实没有茶氤氲香气,当下却是笑道:“其实我自幼酷爱习武,于饮茶一道没下过功夫,便是好茶也喝不出来,白糟蹋了。”

    “呵呵,这是总镇大人给末将面子了。”

    “老哥叫我惟功即可。”惟功稍稍前倾,诚挚道:“未来港口修成,老哥想也知道顺字行,到时候南货源源而来,江南茶,迟晚个把月就能送来,丝绸,表里,布匹,景德瓷,各式珍玩等等,俱能源源不断提供,若是老兄愿意,可以放一注银子顺字行,年底时按利分红……”

    “这是好事,只是……”傅廷勋哪有不知道顺字行道理?只是这是人家生意,而且是惹不起大人物手中生意,他纵是想也毫无机会可言,而且辽西已经卡住了顺字行脖子,此之前他还幸灾乐祸,却没有想到自己居然有机会入股其中。

    “老哥好好想想,好这不是急于一时事,总要做起来了,有利可图再说。”

    惟功倒也不急着逼他,胡萝卜已经放这兔子眼前,吃不吃肯定是不必多想。他转了脸上颜色,正色道:“老哥久镇宽甸,可有什么心得要说?”

    “心得倒是不多,只是有一件遗憾事,一直想说,今日便不吐不了。”

    “但请直言!”

    “王兀堂之事,起因是徐国辅兄弟不是,而李帅只求边功,不求事非曲折,对栋鄂部擅加打压,以斩首为能事,这并不是镇边大帅应有态度。”

    惟功有一些不以为然,摇头道:“事非曲折先不管,谁闹事就打谁,这似乎并不算错?”

    “不,应该是谁有兼并女真,统一诸部志向,一定要打谁,就象打建州右卫王杲一样!自大明成化年间屡次围剿建州女真,同时扶持一些小部落,有一些部落,百年之间从不反叛,也不去打别部落主意,比如栋鄂部,还有哈达部,除了这些大部落,女真经常每一寨一城自立,颇多忠于大明者。现李帅穷打建州左卫,这是对,但不论事非曲折,对栋鄂部这样恭顺部落也穷追猛打,打一个部落不打紧,使不少忠于大明部落寒心,这才是要紧。”

    惟功此前,因为对满清恶感,对任何打击女真部落行为都是赞同,而且他抱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想法,所以听说了徐国辅等人挑起边衅之事后,也并没有什么不妥感觉。

    听了傅廷勋话之后,他才有些省悟,自己此之前,是否有些狭隘。

    “谁恭顺,就扶谁,谁犯边,就打谁,谁想做女真大汗,就剿了谁,是不是这样?”

    “对喽!”傅廷勋拍腿道:“不仅是对东虏,对北虏当然也该如此,不过,北虏彼此声气相连,比如泰宁部一来,插汗部必然也支持,除了一些效力鞑官之外,想拉一部北虏打另外一部,目前来说,办不到。”

    “好比借力打力,自身力量不够,妄图借力,那就是笑话了。”

    “总镇大人果然是武艺高明,这一句话说对极了。”

    当时大明武将,以不习文事为荣,不过鞍马功夫都是一等一,杜松之善使长刀铁鞭,浙兵中参将骆尚志能用八十八斤铁鞭,几乎是两臂有千斤之力,刘大刀善使八十斤长刀,挥舞如风……后人可能很难想象和相信,这个时代吃这碗饭人能以多大决心和热情来训练自己,并且有很多独特法门,普通士兵使三斤重腰刀就可以了,大将们马上左右开弓,能使各式兵器,才算合格!

    傅廷勋当然也是一个纯粹武将,于武学一道也有自己见解,不过听了惟功话,大为激赏,甚至颇有一些佩服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