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调教大明 > 第四百一十一章 总爷
    ( )    张用诚闻言一震,忍不住反对道:“大人,张惟贤恐怕也是故意离间……”

    “不然……”惟功笑笑,从容道:“尚方剑事,一定是皇上交代他这样做和这样说,目就是要敲打我一下,所以我一听就知道了。我提起当日东暖阁把玩那柄宝剑,也是叫张惟贤带话回去,当日情谊,请皇帝莫忘。”

    “有用吗?”

    “当然无用了。”惟功呵呵一笑,环顾左右道:“仗义每多屠狗辈,想叫帝王和臣子讲情义恩德,那岂不是昏迷了么。不过,好歹点皇上一下,旧情可忘,旧功可别忘了我。”

    众人闻言都笑,只是笑意都十分勉强……自惟功掘起以来,向来就是皇帝为他后盾支持,君臣之间,十分相得,不料离京才几个月,居然就已经大有变化了。

    惟功自己心中却是有数很,万历对他一直颇有猜忌,毕竟年纪相差不大,惟功成就又太过光彩夺目,皇帝心中一直有不服和忌惮心理,这一次叫张惟贤来敲打自己,就是这种情绪发酵出来结果。

    不过惟功也是知道,皇帝毕竟是张居正一手调教出来,天性虽然有些问题,但大事之上,十分果决明白……从这一次举措来看,皇帝还是愿意用他,将他放辽阳当一颗棋子……原本历史上,辽东镇一直是铁板一块,李成梁时,辽镇多次杀良冒功,行为不法,甚至李家诸子侮辱封疆大吏,比如李如松宣府任上时,曾经挥拳殴打当地按察使,三品文官,说打便打,而巡抚总督都制不住他,李成梁第一次去职之后,辽东多次易帅,李如松也曾任辽东总兵,但到底都镇不住局面,终还是叫李成梁复出,一直到老死为止,主要原因,还是李成梁时,李家铁板一块,外围强大,祖家这样地头蛇也只能忍着不出头,一直到李成梁死后多年,祖家冒起,还带起了吴家等外戚,一直到将整个辽镇带成事实军阀为止。

    现当然不同,有张惟功这个异军突起异类,自请镇辽,手段狠,不比李成梁差,实力强,李成梁一口吞不下,现这股子势力等于是埋辽镇内部炸弹,听话了,自然按着不引爆,不听话,有朝一日就是厉害一颗棋子了。

    “现我皇上心里,大约就是这么一点用处了。”说到这里,惟功忍不住苦笑,而场诸将,无不脸上变色。

    这也是惟功强处,不论处于何种境地,除非是有一些必须保密隐秘之事,否则话,始终坦坦荡荡,绝不瞒人,换了旁人,哪怕是对自己心腹也不会将自己皇帝心中地位这般如实说出,惟功却是毫不意,将之和盘托出。

    而现说出来,是叫大家明白过来,眼下处境靠不得别人,只能靠自己。

    所谓不靠神仙皇帝,只有靠自己!

    这也是对过去做一个巧妙切割,万历小心眼也帮了惟功忙,不然话,光是辽阳镇内部,怎么对大明和皇帝做一个切割,也是一件很为难事情。

    现这样,真好。

    ……

    ……

    转眼就是五月下旬,一大早晨,还没到有辰时,城门刚开,大队骑兵就簇拥成团,一起赶到城门处来。

    很多进城小商人,菜农,挑夫,卖力气,担粪农民,走亲访友闲人都被暂时屏避到道左两旁,很多人都是用好奇眼神,打量着这一支超过二百人以上骑兵队伍。

    川流不停战马不停从城中奔驰而出,各色旗帜也是随风飘扬着,骑士们都头戴兜鍪,前队手持长枪,多是手按腰刀,背负弓箭或短弩,战马一侧则是投枪,骨朵等投掷武器,每个人兵器都闪烁寒光,甲胃兜鍪都擦闪闪发光,骑战马之上,都是腰板挺直,连马缰绳,勒带,还有战马身上行军毛毯,水壶,饭盒,都是擦洗干干净净,显示出一副标准强军风采出来。

    以前,辽阳镇驻军也经常出入,不过,甲胃不全,仪容不整,虽然有彪悍之劲气,但给人感觉还是匪气重一些,特别是那些家丁,强梁霸道,呼喝着呼啸而过,甚至踩踏平民也不以为意,每当那支军队出入时,百姓都是远远避开了去,以防出事。

    而时至今日,道左两边并没有因为骑兵逼近就远远躲开,甚至,有不少人踮起脚来,伸长脖子,还冲人打听着:“嘿,哪位是总爷?”

    “别急,得骑兵出来一阵子总爷才出来。”

    “好家伙,到底是总爷,这么多兵马护卫呢。”

    “瞎扯啥咧……总爷常出来,不论城里城外,多时带十来人,少时也就三五人,和人说话都很和善,不刻意摆架子……不过,威仪也真是足,反正,我不敢正眼看他。”

    “那今天是咋了?”

    “听说要出远门,往外地走走。”

    “哦,我知道了,总爷节制地方多了,要到处走走,就象县太爷下乡一样。”

    “你脑子里也就只剩下戏文了,咱辽东又没县太爷!”

    一晃眼功夫,惟功城里已经住了不短时日。

    除了开始时斗辽阳土著时用了一些暴力外,惟功这段时间几乎就是将全部精力用民政事务上了……要说辽东军户也真是倒霉,没有州县,也就没有规则,不论内地州县老爷和胥吏们有多贪婪和不要脸,到底还是规则之下玩弄你,辽东,就是**裸力量……我官比你大,你就得听我,都司吃指挥,指挥吃千户,千户吃百户,百户只能吃军户……一层层这样剥削下来,除了少量民户和商人之外,所有军户,五品以下,几乎都穷底儿掉。

    城里又脏又乱,疾病流行,城外官道失修,根本没有水利设施可言。

    这段时间,惟功精力,也就用这上头了。

    探访军户民家,抚慰孤寡残疾,将城中重划定坊区,清除垃圾,挖通沟渠,所费人力物力当然不少数,除了自己掏钱外,就是组织。

    京城,他已经做过一次,驾轻就熟,辽阳镇中有经验军官被派出去,组织百姓,通事局下相关各部门通力合作,二十天时间不到,整个城市已经焕然一。

    当然,这种程度也就只开始而已。

    这些时间下来,亲民,架子不大,镇兵纪律好……有钱,很多模糊形象已经辽阳城和四周百里方圆流传开来了。

    这年头信息传播就是这样口口相传,不做出实例来,很难取信于人,不象后世,电视一开,密集广告一播,策划出来形象再假也能给宣传成真实。

    要不是有这样良好形象,这些土佬儿怎么敢伸头探脑去看?

    “总爷来了!”

    有人暴喝一声,众人骚动起来,象一群伸长了脖子鹅,果然整齐骑队之后,有一些穿着官员和吏员服饰文官跟后头,然后中间是穿着大红蟒服高大青年,人高大,不俊秀但也有一种独特威仪,加上高大无比神驹骑身上,有人有一种人马皆如龙感觉。

    惟功骑跨坐骑上,不停向人挥手致意,四周百姓发出嘈杂声响,间或也有人高呼着什么。

    他很喜欢这样情形……这是他治下军户,是他百姓,这城,也是他城,与当年经营顺字行和舍人营不同,这是一座庞大城市,几十万城市居民和附郭四周军户和百姓们都仰赖着他护卫平安,而他做到当然也不止是护卫一方那么简单,眼前这些人,一声亲切“总爷”称呼,便是自己渐得民心军心明证。

    这种感觉,真好……

    不可否认,惟功喜欢权力,喜欢权力握感觉。人皆有好,不好声色犬马,自然是因为喜欢权力,高,大权力!

    从城门处出来,一直往南,走是往海盖方向大道。

    官道笔直,两侧麦田散发着金灿灿光芒,现这个时候,不少麦子已经熟了,只是参差不齐,需得等它熟透了,才好开刀收割。

    也有性急,不等一亩麦子全部熟透就开始割麦了,一望无际农田里头,可以看到人影此起彼伏,手中镰刀挥动着,将麦子割下之后,再用麦草捆扎成捆,然后一捆一捆堆好,后再用扁担将两头码如小山一般麦子给担出田去。

    如果每亩田都是这样场景,哪怕再累,怕是收割人都会喜笑颜开,可惜是,金黄色麦子并没有汇聚成麦浪,东一缕西一块,如同是被人剃了一半阴阳头,有黄有青,有稀有疏,只是很少有密集成麦浪般田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