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调教大明 > 第四百零九章 官亭
    ( )    “大哥远来辛苦了,请早入城,早点歇息安置下来才是。”

    听说张惟贤来,惟功也按足规矩,出迎十里,城外接官亭里,恭迎天使大驾。

    这几天天气特别炎热,又是大正午时候,天空好象有人不停往下洒下火星来,整个天地之间,颇有一燃就爆感觉。

    张惟贤也是热不行,骑马上躲不得荫凉,一头一脸灰,麒麟服下雪白中单衣领已经变黑乎乎脏兮兮感觉,身为世家公子,这样辛苦还真是头一回吃。

    不过张惟贤脸上没有一丁点吃苦表情,不象他那些锦衣卫校尉部下,都是京中世袭校尉家族,骄生惯养,这接官厅内外已经自行下马,喝水喝水,洗脸洗脸,乱糟糟不成体统。

    只有张惟贤几个近侍,大约是从英国公府里带出来,受过调教,还是一丝不苟牵着马站张惟贤身边警卫,勉强算是合格。

    “五弟,都说关外凉爽,从辽东到京城和内地当官都耐受不了炎热,怎么这辽阳这里是这么热法?”

    “呵呵,这事我也打听过,”惟功笑道:“关外夏天和内地其实是一样,都是炎暑难挡,不过早晚时候就很凉,这个天关内,入夜之后加难熬,这里却不然,凉风习习,颇有秋意,睡觉还要盖着被褥才行,所以要说耐暑,还得数关内人。”

    “原来如此。”

    张惟贤一副受教模样,但他一边和惟功说话,一边打量着四周,越看,越是心惊。

    惟功是正一品总兵,左柱国左都督,特进荣禄大夫,不论哪一条职衔都前,这都是毫无话说,但其余文武将佐,都被隔开远远,包括几个穿着红袍四品以上文官,一大群穿着蓝袍七品以上官员和绿袍八品九品文官,佐吏,全部站远远,惟功自己部下,也是一群穿着绯红官袍将领们,离反而是近些。

    广宁时,看见也是这样情形,不过广宁好歹有巡抚和巡按,他们只比李成梁稍远一步,而辽阳,所有官员都被隔开老远。

    这个情形,当然叫张惟贤见之而心惊了。

    “大家都上前来,一起拜见钦使。”

    惟功也注意到了这一点,笑意吟吟,招呼大家一起上来。

    经过这么一招呼,分守和分巡两位道员,按察佥事和诸多官员们才一起上来,与辽阳镇武将门站一起,再下来就是张三畏为首都司武官,各卫指挥,同知,佥事等等。

    五品千户和六品百户一级武官,这样场合是不够资格前来。

    张三畏已经重整都司,由梅国桢等人出头向朝廷举荐,朝廷不动辽阳镇情形下,这种保举当然也就是走一个形式而已……朝廷是一定会答应下来。

    都司虽然是正二品,很多地方领兵不过千,辽东都司也毫无力量,只是一个虚职,朝廷不会因为这么一个虚职和实镇总兵官过不去。

    而且,曾省吾正活动,预备给惟功除了东宁卫指挥和三万卫指挥之外,再加辽东都指挥,这对驻扎辽阳总兵官来说是一个特例。

    “诸位请起,请起。”

    与广宁一样,照例就是诸官请安问好,张惟贤代天受礼,然后笑容满面请大家起身。

    接着便是一起出发,出迎辽阳官兵簇拥下,一起往辽阳总兵官府邸而去。

    至于自州内辽东镇总兵官邸,场人没有提起来,不会惊动那里留守人员。

    表面文章做过,大家一起打马回城,官道笔直,张惟贤注意到道路中间都洒了水,这样浮尘不易激起,不象前一段赶路那样,闹个灰头土脸。

    他脸上堆起笑来,向着惟功道:“五弟,我们过来只是传旨,你怎么闹腾这么大……这路上用清水洒扫了?”

    “大哥以为费事了?”惟功哈哈大笑道:“惠而不费事情……各城门到下一个驿站距离,都慢慢夯平道路,每日还有人洒水,这不是专为大哥,也不是为我,而是日常都要做事情……不算什么。”

    “好家伙!”张惟贤赞道:“五弟做事就是别出心裁,叫人佩服……这么大事情,所耗人力可不小吧?”

    “根本不费什么事。城中居民很多,积粪也多,十分污秽。我叫人附近村庄挑选有大车,加以改装,每日这些车装满清水入城,沿途洒水,入城装粪再出来,彼此两便,官府不费一文,百姓亦得好处,这岂不是好事么?”

    “哈哈,好事,好事。”

    张惟贤脸上露出笑容,嘴里打着哈哈,心里确是不是滋味……小五这经济致用之道上,哪来这么多花样和门道?

    当时大明城市,南方好些儿,北方多半就如京城一样,粪堆如山,并不是粪不金贵,当时又没有化肥,北方又不如南方河网密布,可以开挖淤泥肥田,所以人和牧畜粪便是极佳肥料。

    只是城市大,没有统筹规划,普通老百姓胆子又小,无人组织话,根本想不起来走远路到城里去担粪,也就是市郊一些菜农有这个便利,时间久了,北京这样城市有一百五十万左右居民,又没有地下排水网络,可不就是堆积成了粪山。

    辽阳城比京城当然是好不少,不过也是一样问题和麻烦,一到春夏之时,疫病流行,官府为之花费银子和精力反而又剧增……实是愚不可及事情。

    惟功要做,便是辽阳城四周方广三十里内,寻找合适村庄,给予一些技术和金钱上帮助,每天那些农民赶着车辆进城接粪,每隔数里,有人查看他们是不是顺道洒水,这夏天,也是一件很得民心举措,当时道路全是夯土而成,上层时间久了浮尘能没过鞋面,天干物燥加上风大,走上一天人变成泥人也并不奇怪,现少辽阳四周,人们可以免除这样痛苦。

    再下一步当然还是修路,每年固定时间整修一次,夯实道路,使之平如镜,坚如铁……当时技术条件完全能做到,只是明朝地方官府毫无力量,官员十年科举,不知政务,地方官绅把持着舆论,人力和物力亦手中,舆论又是以安静为主,一旦兴大工,办好了也不过就是被赞几声,办不好就是万蜂蛰头,狼狈不堪,所以地方官员,不仅连自己衙门不修,连水利工程和道路也是能不修就不修。

    只有黄河心腹大患,才由河南等地方官府和工部扯皮,中央牵头,地方出力,使得黄河不能为患,也就仅此而已。

    当然,地方为官者,也是要看能力,比如惟功这样,刚到辽阳不久就铲除了地方势力,现展布施政,当然十分顺当,另外要紧,便是他拥有财力,这才是不受制于人关键。

    临近城门时,正好有几十辆车出来,装满了粪便和垃圾,辽阳文官们无不捂鼻,便是都司武职官员们也是如此,只有辽阳镇上下若无其事,根本不以为意。

    张惟贤内锦衣卫官员反应就大多,他们赶紧避路旁,一直到车辆远走之后,这才回到主道上来。

    “五弟,拖运垃圾有什么用?”

    “垃圾当然是无用了,所以由都司给钱,每运一车出城到填埋地领一票,集票之后可以换钱,一辆能换一钱银子。”

    “原来如此。”张惟贤哈哈大笑,“五弟真是石头里也能挤出油来心机啊。”

    ……

    ……

    “简慢了,大哥请用。”酒宴设总兵衙门西花厅内外,够资格坐花厅里,不够就是摆外头,好庭院中间早就搭了席棚,遮住阳光,还有清风徐来,倒也凉爽。

    旨意也是传过了,惟功进太子太保,其余立功人员,各有升赏。

    比如马光远升为都督同知,辽东都司都指挥使,勋阶皆升,由上护军升为柱国,本职还是辽阳镇标下参将,对比勋阶来说,本职差遣倒是显有些不成体统。

    酒席也是很简单,没有设大圆桌,而是按当时士大夫还保留习惯,每人面前一张小几,上面放着两冷两热,两荤两素菜肴,加上一壶酒,对已经习惯了吃海陆八珍十六干果十六看碟十六冷拼十六热炒大人物来说,简直是就简单不成体统。

    “一道鸭子,一卖烩菜心,一道辽河白鱼,一道油炸糕,还有一盘馒头……”张惟贤看着眼前摆着菜肴,报着菜名,唏嘘道:“不料吾弟此,如此轻简刻苦啊。”

    “这是我们辽阳镇今天所有军士午食。”惟功淡淡道:“非我刻意,但身军中,与士卒同甘共苦是古来名将惯例,弟虽不才,也只是效法而已,若是连效法都做不到,丈夫男儿想建功立业,可得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