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奸皇女相之圣朝第一后 > 第十二章、流传的歌谣(1)
    黑羽兴昌听手下回报说,有一个男人去了镇海将军府找黑羽素兰,不禁狐疑起来,问道。「认得那人吗?」

    「认得。那人说得一口黑羽官话,人长得挺俊,不过很眼生,肯定不是黑羽定海身边的人,也不是镇海将军府的人。」

    「黑羽素兰见到那人时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

    「据说,她一脸盛怒地责怪那人来得太晚,抱怨了半天,好像那人是她私定终身的清邹,刚刚死了母亲才敢来见她。」

    他冷笑道。「原来堂堂将军府的大小姐也是个随便和人私定终身的轻浮丫头!我说她怎么拖到年纪一大把了还不肯嫁人,竟然是为了等个胆小的后生。那人是一个人来的吗?后面还有没有同伴?」

    「没有。那人独自一人前来,入了府之后就没有再出来,附近也没有其他可疑的人靠近。」

    「黑羽素兰刚死了娘,就敢留孤身男子在家?这丫头真是越发让我刮目相看了。」他翻看手边的公函,冷冷说看,「本侯最近公务繁忙,没空理她。反正黑羽定海现在在海上,鞭长莫及,纵然这是他们兄妹搞出的阴谋,也不怕?他们串朕到一块儿,给我盯死了那人

    ,如果他们搞出什么风吹草动,坏了大计,就都别再活看见本侯!」

    「是。」

    黑羽兴昌皱着眉,「怎么方化今天的信还没有送来?」

    「可能是在路上耽搁了,侯爷不用着急。这几日战事不紧,也许因为没有什么特别的进展,所以元帅那边才没有来信吧。」

    他担心地说。「方化第一次带兵出征,黑羽定海肯定不会服他,我让他处处小心,但这孩子心高气傲,希望他不会和黑羽定海正面起冲突。他们人在海上,黑羽定海的人占优势,他若是冲动之下做了错事,可就要把自己置于困地了。」

    又想了半日,黑羽兴昌吩咐亲信,「以本侯的口气给方化写一封信,让他切记不要随便进攻。圣朝的军队不是吃素的,那个小圣皇尤其难对付,出头的事情他也不要做,宁可这一战不出风头,也不要和黑羽定海争功。」

    他的亲信诧异地问。「侯爷,可是元帅走的时候,咱们为元帅制定的作战方针不是这样——」

    他举手打断那人的话,「我知道,不过十几天过去了,圣朝军队按兵不动,我总觉得此事有诈。如果黑羽定海另有打算,方化未必玩得过他,最起码先让人平安回来。」

    「……是。」

    同一时刻,黑羽素兰趴在桌边看着令狐问君正在编写的一首童谣,好奇地问。「这么一首诗不诗、歌不歌的东西,有什么用?」

    她笑道。「当然有用。这是一首给孩子唱的歌谣。今晚我悄悄出府,想办法找些孩子来学唱这些歌谣,让他们三五天之内就唱得大街小巷都知道。」

    「你要教人歌谣也不用那么麻烦,咱们府后就有一个学堂,你忘了吗?那学堂的老师方先生就是我和我哥的识字启蒙老师,和咱们家一向有交情,前几日还来拜祭过我娘亲呢。」

    「那好,就把这歌谣交给方先生,让他教给学堂上的孩子们。」令狐问君写完了,将笔一放,轻轻吹乾上面的墨迹,一双乌黑明亮的眼在烛灯的映射下似是两簇小小的火苗。「这歌谣可能就是我们扳倒黑羽兴昌的致命一击。」

    两天后,黑羽王宫中。

    黑羽王正在午睡,忽听得自己年纪最小的儿子——七皇子齐北在自己的窗根儿下叨叨念念看什么。

    齐北今年只有八岁,是黑羽王很钟爱的一个儿子,因为他每天午睡后都会单独考校齐北的功课,所以齐北总是早早的就到他午睡的书房门前等候。

    可是今天齐北口中念念有词的似乎不是他知道的什么古诗古文,细细去听,倒像是首童谣一一

    「天地玄黄,黑羽苍苍。国有明君,四海扶匡。家家丰衣,足食米仓,夜不闭户,文武安邦。叨天之恩,黑羽福长,百姓齐颂,贤臣兴昌。」

    黑羽王起初还听得嘴角有几分笑意,但听到最后一句时,他猛然坐起,厉声喝道。「齐北!你进来!」

    他吓了一跳,不知道父王己经起身,又听父王很生气似的,便低着头,垂手走进,跪在屋中央,「儿臣叩见父王,不知父王己经睡起,儿臣……」

    「谁教你这首诗的?」黑羽王阴沉看脸问。

    齐北还有些茫茫然,「啊?父王是说儿臣刚才念的那一首……那不是什么人教儿臣的,是儿臣听文苑的一个小太监在那里踢毽子的时候一边背一边数数,觉得很有意思,就跟看背会了。」

    「你知道那都是什么意思吗?」黑羽王问。

    他呆呆地说。「这……这不是在夸父王英明,说我们黑羽国泰民安……」

    「混帐东西,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黑羽王陡然发怒,向来对小儿子温和的态度不但大变,犹如雷霆乍响,而且顺势从旁边的桌上抄起一枝毛笔丢了过去,一下子就砸到了齐北的脸上。那毛笔没千透,墨汁甩了他一脸。

    齐北也不敢擦,只是眼眶红红地看着父王,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黑羽王激烈地喘息了片刻,命令道。「将那个教你这狗屁歌谣的小太监找来!朕要严惩他!」

    那名因为背了首歌谣就被黑羽王抓到御前的小太监,可是第一次和大王这么近距离说话,第一次说话就面临被杀的可能,他浑身抖如筛糠,连请安的话都说不清楚。

    「朕问你,七皇子学的那首歌谣是你编的?」黑羽王站在屋中,声似寒冰。

    小太监结结巴巴地说。「奴、奴才是跟看御膳房的崔公公去外面买菜的时候,在路上听到些小孩子在唱,随口学来的。奴才不知道,不知道这歌谣罪犯滔天……」

    黑羽王皱紧双眉,「跟着路边小孩子学的?在哪里?哪条路上?什么小孩子?」

    「就是王宫后面隔着五条街那个集市,大概是叫……通化街,小孩子都是在街上跑来跑去的,大概是那集市周围商贩家的孩子……」

    他冷哼道。「朕这就派人去查,如果真是街上小孩子们唱的歌谣,朕就饶你一命,否则朕要扒了你的皮,治你一个藐视君王,教唆皇子之罪!」

    小太监吓得眼前一黑,当场昏死过去。

    黑羽王说到做到,立刻派人去查,结果很快得到消息,通化街的确有个集市,集市周围也的确有一些商贩的孩子不时在街边嬉戏玩耍,他们都会唱这首歌谣,但是问及是跟谁学的,一个个就东拉西扯的说不清。

    「而且不只是这些小孩子,属下在四九门转了个遍,问了许多人,不仅是都城内的小孩,连很多大人都听过这首歌谣,说是这几日不知怎地就流传开了……」

    七皇子齐北的母亲德妃得知儿子被大王训斥,吓得急忙赶来,而此时齐北己经在书房门前站了半日了。

    一见儿子的小脸苍白,身子轻抖,眼看就是站得太久,身体受不住了,她哭跪在书房门前,泣声说。「臣妾来迟,臣妾教子无方,请大王重责,只是齐北年纪还小,身子难耐久立,请大王允许臣妾代子受罚。」

    黑羽王在屋内扬声道。「你们母子都进来。」

    德妃赶快拉着儿子往里走,齐北因为站的时间太长,两条腿都站僵了,咕咚一下子跪倒,她忙给儿子揉了揉腿,他才得以一瘸一拐地走进书房。

    进了书房,他跪在地上低头不语,黑羽王叹气地说。「朕知道齐北心里委屈,不明白父王为什么为了这样一首歌谣发这么大的脾气。」

    德妃小心翼翼地问。「是什么歌谣?或许是歼人故意陷害齐北,才教他……」

    黑羽王摇摇头,「朕己经问清楚了,齐北学唱事出偶然,但是这歌谣的确是有人别有居心所写的。」他指着桌上自己刚刚抄录下来的那首歌谣对她说。「你是读过书的,给朕念一遍,看看这歌谣到底有何不妥。」

    德妃战战兢兢地走到桌边,轻声念看,「天地玄黄,黑羽苍苍。国有明君,四海扶匡。家家丰衣,足食米仓,夜不闭户,文武安邦。叨天之恩,黑羽福长,百姓齐颂,贤臣兴昌。」

    初念开头一部分的时候,还不觉得有什么,心中疑惑这明明是为黑羽歌功颂德的,为何会引得大王这般震怒?等念到最后八个字,她才恍然大悟,立刻吓住了。

    她抬头看看他,「大王,这……这……」

    黑羽王在屋中飞快地踱着步,口中说着,「朕自幼读书,读过一篇文章,上面有一句话朕记得很清楚。大臣得誉,非国家之美也。黑羽兴昌才做了护国侯几天?这为他歌功颂德的歌谣都传唱到朕的耳朵里了。」

    德妃小声说。「这件事……是有点蹊跷,但臣妾斗胆说一句,大王纵然生气,也不要太过明显,暂时也不要惊动护国侯,毕竟这件事是谁幕后指使还不好说……」

    黑羽王倏然站住,直勾勾地看看她。

    以为自己说错了话,德妃又叩首道。「臣妾胡言乱语,请大王责罚。」

    「不,你说的对。」他叹了口气,「朕一时心浮气躁,行事过于张扬了。这件事还是私下去查较好,你带着齐北先回宫吧。齐北,父王今天训了你是为你好,一会儿你母妃会告诉你原因的。」

    德妃带看受了惊的七皇子叩首谢恩下去了。

    直到走出御书房好远,齐北才小声问。「母妃,为什么父王会为了这首歌谣这么生气?」

    她叹道。「你父王最恨功高震主的人,你难道没听说大将军黑羽定海这些年都在父王面前失宠了吗?归根结抵就是因为他的名声太盛,功劳太大。而今你父王封了长乐侯为一等护国侯,其实是想借着长乐侯压制黑羽定海,可那首歌谣的最后一句分明就是赞颂黑羽兴昌的。你父王说的对,这长乐侯变为护国侯没有几日,能为百姓做多少事,值得百姓这样称颂他?定然是有人故意散播这种歌谣为他歌功颂德,你父王气的其实就是这一点……」

    齐北恍惚着好似明白,又问。「那黑羽定海和护国侯,谁是好人?」

    德妃咬咬唇,「这件事可不能乱说,他们两人都是朝中重臣……」

    「孩儿听宫内人议论,都说黑羽定海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勇将、忠臣,说黑羽兴昌是歼馁之徒……」

    童言无己心的一番话,吓得德妃急忙用手捂住他的嘴,「齐北,这种话再不能乱说,今ri你惹的祸还小吗?」

    见齐北张看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无辜地看看自己,她将他抱在怀中,小声交代。

    「你是皇家子弟,一言一行更该谨慎小心,无论他们谁是好,谁是坏,谁是善,谁是恶,如今都不该由你操心。母妃不指望你将来能继承大统,只希望你能平平安安地长大,便是母妃最大的幸福了。」

    黑羽定海截获了黑羽兴昌派人送给侄子的信,看罢信上的内容,他笑了,「是怕了吗?」

    手下们问。「将军?如何回覆?」

    他将那信往海里一扔,「不用理睬,让他等去。」然后问道。「我要约见圣朝主帅的信是否己经送出?」

    「送出去了,午时对方就应该能回覆。」

    黑羽定海立在船头,负手朕望远方的战船,「好。看看他们这一回要怎样回应。」

    圣朝主帅楚思远再度收到黑羽送来的信函时,不禁笑了,「黑羽定海真是个韧性很强的人。一战败,两战败,居然还要和我谈判。」

    他手下的将领们纷纷献计,「将军不要轻易见他,小心有诈。」

    「见也无妨,咱们埋伏好人手,制住了黑羽定海,就不怕黑羽军不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