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猫在碗里,你在门外 > 1. 招聘
    <content>

    关雨桐还未在鸿羽公司露面,鸿羽公司的人已大多知道了他的大名,关于他的故事也已在公司流传开来,人们笑称他可以改名叫“关熙凤”了。

    关雨桐没有读过《红楼梦》,他自然也不知道有一天,自己会被喻为《红楼梦》里一个叫王熙凤的人,虽然,他和王熙凤一男一女,一今一古,但在鸿羽公司员工们的眼里,他二人却有一个共同特点——未见其面,先闻其声。鸿羽公司的人拿王熙凤作关雨桐时,把这里的“声”,宽泛地解释为了“声名”,除了声音,还有名字。

    事情起源于鸿羽公司人事部干事小姚最近跳槽走了,人事部缺了人手,需要招聘一个人补缺。招聘启事刊登在《东方早报》,虽然该招聘广告只占了《东方早报》广告版缝一块火柴盒大小的位置,但是,仅仅过了几天时间,鸿羽公司人事部收到了一大堆求职信。

    公司人事部行政主管老谢,谢青松,放下手头一切工作,这几天专门负责拆封、登记、审阅快递小哥送来的应聘信件。老谢戴着老花镜,认认真真,一丝不苟。

    在一大堆个人资料里,老谢眼尖地发现了一份与众不同的求职材料。与其他求职者厚厚的一叠证书、作品、经历、总结等不同,这份求职材料只有一张纸,是表格样式的个人履历表,应该是下载的一份现成表格,表格内容只是简简单单罗列介绍了求职者一些最基本、最主要的信息:姓名关雨桐,男,年龄27岁,学历哈佛管理博士(肆业)!

    老谢看到这里,一拍桌子,开心地笑了。哈哈,不错不错,这个人了,哈佛管理博士,关雨桐!

    主意拿定,老谢长松一口气,摘下老花镜往办公桌一撂,从办公桌直起腰来,身体往皮座椅后背一靠,老谢皮鞋尖在地板轻轻一点,皮座椅跟着他快乐地转了两个圈。老谢每次这样双臂撑在座椅两边的扶手,蹬着座椅转圈,都有一种跳华尔兹的快乐感觉,屁股下的椅子是他的舞伴,老谢感觉自己要带着舞伴飞起来了。

    椅子停止转动后,老谢微微欠身,拉开办公桌抽屉,从里面掏出一把小梳子开始梳头——这是老谢高兴时最爱做的事。

    老谢家里、办公室里最多的是这种小梳子。他随身的小包里,衣口袋里,也总不忘带一把这种小梳子——是宾馆里给住客常备的那种一次性的、免费小梳子。每次出差住宾馆,老谢都会设法搜罗一大堆这种小梳子回来,以便货源不断,时时更新。

    其实,老谢并没有多少头发可梳。老谢今年虽然仅仅五十有三,头发却已经秃得差不多了,只剩下脑壳子周围还有一小圈。正应了“物以稀为贵”的话,老谢对仅余的这一圈头发爱护有加,珍惜异常。他总是满怀爱怜地把这仅有的一小圈头发染得乌黑,打理得油光可鉴,然后仔仔细细、丝毫也不会马虎地把它们梳向脑壳央,尽量遮盖在头太过贼亮的秃顶部分。因了他这特别的发型,公司员工私下给老谢起了一个外号,叫“边疆支援央”。

    “边疆支援央”的谢青松原来是公务员,十三年前随着时代的下海潮,从政府部门毅然辞职,放下铁饭碗,投入商海。鸿羽公司充分考虑了谢青松原来的政府工作人员的背景后,给他安排了人事部行政主管的位子,主要任务是负责与政府部门打交道。“边疆支援央”的老谢果然不负所望,解决了作为外企的鸿羽公司最头痛的为了批、手续等不得不与政府部门打交道的苦恼。

    据人事部行政副主管汤林芳,汤大姐观察,谢青松与政府部门沟通,有一必杀绝技,叫“一握二拍三鞠躬”。具体说来,那是见了政府部门的人,无论对方职位高低、年龄大小、性别如何、长相怎样,一句话,不论高低贵贱,英雄只问出处,只要是阎王殿里的人,哪怕前面的人只是个看门的小鬼,老谢离对方还有十几米远,已热情地、直直地伸出双臂,然后快步奔过去,双手拉起对方的一只或者两只手,不管对方是否乐意,老谢开始有力地握住并用力地下摇晃——汤大姐每每向人们描述这种摇晃时,总会强调并提醒,注意注意,握住手时,是下摇晃,不是左右摇晃,看去像拜观音时的合掌,又像寺庙里的求签,老谢与对方如此热情相握,表露出的那股子欢欣鼓舞的劲头决不亚于当年朱德和毛泽dong井冈山会师时的一握。

    双手摇晃结束,若对方是初次相识之人,老谢在握手之后,还会紧跟一下有力的“一拍”——老谢会在摇晃之余,右手依旧握住对方,抽出左手在自己光亮亮的脑门央使劲一拍,洪亮地自我介绍道:“小姓谢,谢顶的谢,请多多关照!”

    最后到了鞠躬环节,据汤林芳鉴定,老谢的鞠躬相当有水准,是日本妇女式的九十度大鞠躬。这一鞠躬,前面靠一握二拍未能收服的心,往往会在最后这一真诚的鞠躬被软化,多多少少会给老谢一点笑容,于是,后面的事情开始好办了。

    汤林芳私底下虽然对老谢的人品和水平很不以为然,但她依旧却不得不佩服谢青松十三年如一日的工作热情。

    其实,老谢当年辞职下海,无论是家里的人,还是朋友、同事都对此不以为然,很不支持他,大家认为,无论什么时候,不管你是什么单位的、什么样珍贵的瓷碗,都不如咱国家机关的“铁饭碗”来得结实,越是珍贵的瓷碗,捧在手里越得小心翼翼,一个不留神,会掉在地摔烂了,到时候,拿什么喂饱肚子。

    然而,务实的老谢却并不做争辩,只是用给家里不断更新、不断升级换代的冰箱、彩电、空调等慢慢堵了悠悠之口,于是,大家不仅不觉得老谢辞职辞错了,有一天甚至突然发现,老谢简直象历史伟人一样具有前瞻目光,早早知道砸烂铁饭碗,一切向“钱”看。</content>

    本书来自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