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侯门嫡女不承宦 > 009 学规矩
    面对林颦儿询问的目光,茹姨娘的思绪一点点飘远:“我记得林玉儿以前是叫严玉,是大夫人庶妹的女儿,大夫人的妹夫严石仓是个富商,大概是七八年前,严石仓一家在回京探亲的途中被强盗杀害,只剩下严夫人和严玉活着逃到京城,投奔徐家。

    可惜,严夫人虽然为人聪明,善于伪装,却也只能骗骗大夫人,骗不过徐家的老夫人,所以严夫人回到徐家后,过的并不是很好,加上她每日噩梦缠身,不过一两年的光景也去了。

    当时徐家的老太爷和老夫人年岁已高,所以大夫人便将严玉过继到自己名下,接到侯府。因为老侯爷和徐家老太爷平素有交情,严玉也就变成了林玉儿,成了侯府的小姐。

    比起大小姐,林玉儿能说会道,很会哄大夫人开心,大夫人便将林玉儿当作亲生女儿一般看待,比对二少爷还要疼爱。”

    林颦儿听了茹姨娘的话,淡淡的看着前方不语,不知想些什么。茹姨娘以为她是在为徐氏不待见的事难过,犹疑了半晌,轻轻伸手握住了林颦儿纤细的柔荑。

    感觉到手背上传来的温暖,林颦儿微微抬眼,见茹姨娘一脸慈爱担忧的望着她,心里莫名的恬静温柔,她对着茹姨娘清浅一笑,示意她自己没事。

    茹姨娘却并不怎么乐观,林玉儿的阴险茹姨娘是最清楚的。以往林颦儿总是被林玉儿欺负,时常受伤,茹姨娘都看在眼里。

    只可惜林玉儿在长辈面前一直是一副柔弱乖巧的样子,所以就算有人把林玉儿欺负林颦儿的事告到老夫人等人面前,也讨不到什么公道,更何况还有一个一心偏心养女的徐氏。

    因此对于林颦儿这次回来,茹姨娘是既喜又忧。真正论起来,这忧要比喜还多一些。

    她宁可一辈子再也看不见林颦儿,也不愿她进宫陪伴年逾五十的皇帝,更不愿看她又过上以往被欺侮的日子。

    林颦儿知道茹姨娘是真的担心自己,刚想要宽慰她几句,便被流年叫了出去。

    “什么事?”林颦儿语气清淡,明明是那样娇柔一个人,却总有一股不可摧折的坚韧。

    流年在这个柔弱的少女面前丝毫不敢放肆,规矩的站在一旁回话:“老夫人派人请小姐过去。”

    “我知道了,你在外面等我一下。”

    林颦儿回到房间,和茹姨娘简单交待了两句,带着流年一起前往翠竹堂见宁氏。

    “颦儿给祖母请安,不知祖母召见有何要事?”林颦儿先是一板一眼的请安,然后提出疑问。

    同样被宁氏请来的还有林菲儿、林玉儿,两人听了林颦儿的话也将目光移向上首。

    宁氏看了眼堂下的三个少女,笑容浮现在她富态的脸上:“之前老身跟你们提过的教养嬷嬷花嬷嬷明日一早会过府,你们从明日起就跟花嬷嬷好好学习规矩,要事事听从花嬷嬷的教导。”

    原来是为着这事,这几天林颦儿一心在选秀的事上,倒是暂时把这件事忘到一旁,眼下宁氏提起,林颦儿便跟着林菲儿、林玉儿一起乖巧的应了声。

    次日一早,林颦儿早早起床,由锦绣等人伺候着梳洗妥当,袅袅的往事先定好的地方去。

    许是为了给教养嬷嬷一个好印象,林玉儿早早的便到了,就连一向比较懒怠的林菲儿也难得起了个大早,在林颦儿之后姗姗而来。

    学习的地点定在永安侯府东南角一处亭子旁的空地,此处比较幽静,往来的下人较少,不会打扰林颦儿姐妹的学习。

    除此之外,此处与翠竹堂有一条小路连通,宁氏随时都可以来查看林颦儿等人的学习情况。

    林颦儿知道这是宁氏不放心,由此也可见,侯府对这次的选秀十分重视并且好像有些势在必得的意味。

    林玉儿见林颦儿目光飘远一副自顾自想心事的样子,眼里闪过凛冽的光,不过出于种种考虑并没有对林颦儿恶言相加。

    反倒是林菲儿先沉不住气,鄙夷的瞪了一眼林颦儿,乡下来的粗鄙丫头就是不懂规矩,当这里是她的水云苑不成。

    林颦儿自是感觉到了林菲儿的不屑,不过被瞪一眼又不能少块肉,她懒得去计较。

    就在这时,宁氏找的教养嬷嬷花嬷嬷终于姗姗来迟。

    花嬷嬷看起来年纪四十岁左右,体形较为圆润,不过并不显得臃肿,只让人觉得丰满富贵。

    她长了一对略微上挑的眉眼,看过来的时候给人一种直透人心的感觉。她的头发根根服帖于脑后,步伐整齐的好像每一步都测量过一般。

    她缓慢的朝三人走过来,边走边打量三人,想初步判断一下她们的性情如何。

    花嬷嬷在打量姐妹三人的时候,姐妹三人也在打量她。

    林菲儿惊讶浮于脸上,好奇的眼珠骨碌碌的转着,目光胶着在花嬷嬷身上。

    大家闺秀这样看人是极其不礼貌的,不过花嬷嬷并没有说什么,将目光掠过林菲儿,看向她身后的林玉儿。

    林玉儿比林菲儿要规矩的多,只不过微微绷直的身体还是反应出她的拘谨、紧张、以及莫名的兴奋。

    花嬷嬷对林玉儿的反应显然比对林菲儿满意的多,看了她两眼才将目光移向最远处的林颦儿。

    少女清凌凌的目光隔空远远射过来,没有想象中的好奇与惊愕,也没有任何评判,只是对一个陌生人最基本的审视。

    这次轮到花嬷嬷有些讶异,这些年她去过的官宦人家数不胜数,其中也不乏像永安侯府这样的世家大族,可是再有规矩的大家闺秀见到她都免不了好奇或拘谨,而眼前这个少女竟连人最基本的好奇心都没有,又或是她隐藏的太好?

    不管哪种,都足以让花嬷嬷惊讶,不过她更愿意相信是后者,一个十六岁的少女,正处于花一样的年纪,不该是这样冷静到近乎淡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