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浴血龙凤 > 第245章
    可是,松田丸还是谨慎的,他命令营区里严格控制灯火,尤其是重要部位的重要物资要放好,这重之重当然是炮兵小队的那几箱子特种炮弹,为了以防万一,他特别命令那小队长观察了风向,把这几个箱子放到下风口处,不仅挖了个深坑埋下去,而且面还堆了好几个大沙包压住。

    也幸好松田丸是个阴沉狡猾的人,他不会有太过自以为是的时候,这么谨慎了一下,才让他和他的队伍逃过了一劫!

    晚十一点左右,从距离鬼子营区五里外的陈家山北面的那道山梁,突然飞下一顿炮弹,都那么准确地落在了鬼子伪军的营区里!

    四辆汽车、连同车的人和武器被炸飞了;间的炮兵阵地,被扔下的五六颗炮弹炸毁了3门迫击炮,而旁边放着的几箱炮弹,又炸死炸伤了6个留守在阵地的鬼子兵;而那一圈帐篷则被炸烂了五座,死伤数十人!

    听着部下的报告,恨得咬牙切齿的松田丸却不敢派兵冲出去报复,甚至他也没有命令那位于营区间的炮兵还击!松田丸知道那炮弹是从两公里外的山梁飞下来的,他不是不想,而是不敢!

    那道山梁他在设置营区的时候已经观察过的,几乎是直直下的,从下面根本无法去。因此,他没有在山梁设警卫,却也怕锋芒铁血队会从山梁对营区袭击,所以把营区设得离开那山梁有四五里远,他估计了的,是机枪也是无法打到营区里来的,火攻更加不可能,谁知道他们竟然有迫击炮,而且是那么准确的射击!

    松田丸听到报告说,原来那范县保安团在半年前是有那么两门军队里淘汰下来的迫击炮,同时也知道他们的炮弹只有不到10发,所以他觉得那炮排不过是这支还要用弩箭的民间队伍装门面吓唬人的东西。他可万万想不到,那样的炮兵竟然可以在黑夜里从这么远的距离把炮弹发射得这样准!而且,听那炮弹飞来的声音,他可以肯定锋芒铁血队至少有四门迫击炮!

    松田丸当然知道,这锋芒铁血队的炮兵们绝不是单独行动的,接下来还会有些什么样的袭击呢?他突然不敢想下去了。

    于是,松田丸只能咬着牙听着那头裹着白纱布的炮兵小队长的报告,知道还有三门迫击炮没有被炸毁,不停地默默叫着“万幸”,他在心里狠狠地告诫自己,报复的时候还没有到,一等有了合适的机会,一定要让那些剩下的炮把那几箱特种炮弹送到最合适的地点,去把过去和现在的仇恨一起报复了!

    然而,锋芒铁血队却只扔了这么一顿炸弹再没有声息了,让鬼子伪军们心惊胆战了一夜!

    沈剑听到吴元报告鬼子在老陈家山宿营地情况后,知道步兵的那些手段虽然也能给鬼子一定的打击,但是都会付出不小的代价。而同在抽屉山指挥所的徐远胜却兴奋地对沈剑说道:

    “哈哈!小鬼子以为那万无一失了啊?大队长,我记得那块空地北边不到五里是一道山梁,咱们可以趁黑夜悄悄地去,让炮排给他们砸几颗炮弹去,只要特别分队把地形和距离侦察得更准确些,我敢保证,那几颗炮弹会让小鬼子记住咱们锋芒铁血队的机炮分队的!”

    沈剑闻声,转身高兴地问道:“远胜兄,你那么有把握?这可是在夜晚对五里外的目标射击啊!”

    徐远胜笑着说道:“我的大队长,你放心吧!你得像相信特别分队能够做好侦察和袭击一样,你必须相信我的机炮分队!”

    谢华彬也说道:“队长,远胜大哥的话是真的,我保证炮排能够做好!”

    沈剑握着拳头轻轻地捶到徐远胜的胸膛,又拍拍谢华彬的肩膀,笑着说道:

    “哈,远胜兄,阿彬,瞧你们说的!我把机炮分队当宝贝呢,咱虽然那么几颗炮弹,你们都把战士们培养成神炮手了?好,今晚让咱锋芒铁血队的神炮手们显身手,反正小鬼子也不敢出他们画的那个圈!”

    然后沈剑扭过头去对吴元命令道:“阿元,你听到徐队长和谢分队长的话了?你们应该清楚炮兵需要些什么情报的!鬼子的营地完成的时候,你的情报得完整地给我送过来!”

    待吴元把情报送到指挥所,为了确保机炮分队炮排的安全,沈剑命令周浩分队从抽屉山迁移阵地,而特别分队近抽调一个班、谭效虎分队抽调一个排去护送。

    除了李家荣在漏斗山坐镇指挥外,大队部里所有人员和兰馨、谭效虎和周浩三个分队长也一起跟随前去。

    看着一枚枚炮弹准确地扔到鬼子的营地里,那腾起的硝烟、点燃的汽车帐篷后的火焰,听着接二连三响起爆炸声和鬼子漫无目的的枪弹声,在山梁的人们像在看节日里的烟花,那个痛快过瘾啊!

    徐远胜兴奋地说道:“哈哈,痛快!痛快啊!从来没这么痛快过!大队长,如果再给我弄些炮,啊,山炮、野炮我不奢望了,在山区里也不方便,这迫击炮最好使!再给我多多地弄些炮弹,我保证让小鬼子顿顿吃饱喝足!哈哈哈!谢队长,没错吧?”

    谢华彬在一旁立刻回答:“没问题!再加我们两个机枪排,一定给小鬼子顿顿大鱼大肉!”

    沈剑也很兴奋,望远镜也没从眼前挪开,只是对身边的兰馨说道:

    “好,兰兰你可听到了,徐队长要的东西你可得留意着啊,有了目标千方百计也得给弄回来!”

    兰馨笑着说道:“队长大哥,放心,我会让大家留意着的!瞧这焰火放的,我还想天天看,天天听呢!不过得说好了,到时候找到的东西多搬不动的话,还有虎哥、恩人大哥他们的,是吧?”

    这兰馨回到漏斗山之后,无论周浩怎么抗议,仍然叫他“恩人”,只不过在后面加了“大哥”两字,那周浩看看无法,也无可奈何地由着她了。

    听到兰馨这话,谭效虎笑着说道:“兰兰,放心,只要你们找得到,我和周浩哥一定给搬回来!看看这炮打的,小鬼子根本没法回手,咱们像在看节日的焰火呢,够痛快啊!”

    徐远胜说道:“哈,你们称兄道弟的,把我撂一边去啊?在咱锋芒铁血队,除了家荣大哥之外,可算我最大呢!不行,得叫大哥!”

    说着,徐远胜的眼睛斜斜地往兰馨瞟去,看到兰馨把头扭开,他有些失望地又转过来看着大家。

    沈剑点点头,笑着说道:“远胜兄,咱们锋芒铁血队是一个大家庭,你永远是我们的大哥啊!”

    婉接口说道:“远胜大哥,你也得有让我们叫你的时候啊!在保安团的时候,你忙着整顿训练;咱新锋芒铁血队了,你又每天都泡在机炮分队里,不要说大队部里少见你的影子,听说吃饭的时候都得李永利提着饭盒撵着你!不过,阿彬哥不是叫你大哥的吗?”

    谭效虎也说道:“哈,远胜大哥,原来你心里还在怪着我们这个啊?婉说得好,那得怪你自己!”

    这个时候,沈剑放下望远镜说道:

    “不过,咱们终究是打鬼子的军队,不是占山为王的乌合之众!在心里,咱们永远是兄弟姐妹,可是在正式的场合,可不能这么称呼着,嘻嘻哈哈地会给弟兄们不好的印象。”

    沈剑指着山下的鬼子营区,说道:“鬼子很凶残,却也很狡猾,他们一定恨得牙痒痒,却并没有出来报复。好了,我们得撤回抽屉山去了,明天一定会有一场残酷的战斗!咱们得再好好想想,认真布置一下。兰兰,你们特别分队留下来监视鬼子,有情报及时报告。婉,你还是跟着特别分队行动吧。”

    锋芒铁血队井然有序地撤离了山梁,消失在夜色笼罩着的桐柏山区里。

    可是,像松田丸没有想到锋芒铁血队会有这样的机炮分队一样,沈剑虽然想到了明天的战斗将是非常残酷的,但是,他们却想不到松田丸那个残缺的炮兵小队会带着特种炮弹来!

    五点半不到的时候,天空已经出现了淡淡的鱼肚白,紧张困倦了一晚的鬼子兵和伪军们绷着的那根弦终于开始松了下来,为了使接下来的战斗能够有充足的体力,松田丸命令炊事兵六点半才开始准备早饭,部队再休息两个小时,八点准时出发。

    松田丸一个人又关在帐篷里研究着地图,那个叫抽屉山的地方距离他的营区直线距离不过七八公里,这是进入山区后的第一座较高的山,锋芒铁血队一定会在那里等着他们的。他也准备在那里给这个锋芒铁血队看看大日本皇军真正的力量,必要的时候,他要给他们点儿颜色!

    当然,他知道在山区得把路程翻两倍可能都不止,所以,他要把时间计算着到午以后到达那抽屉山,那时候,山间的雾气已经散了,空气干燥起来,选择合适的位置,利用山间的风,那特种弹爆炸后的威力才能发挥到最大。

    松田丸清楚,在山区作战,有茂密的树林杂草遮挡着,进攻的一方处于明处,在特殊的地形下,那躲在石头后面、树林里面、草丛间的敌人有一个凭靠遮蔽着,有时候付出极大的代价也未必能够达到目的。而特种弹爆炸后的毒烟却是无孔不入,拐弯绕行地攻击敌人的口鼻眼睛,待他们失去战斗力的短时间里,可以使自己的部队攻击去!

    当然,那山间的风可是要选好,不然自己的武器也会反过来杀伤自己的。对这一点,松田丸却不是很担心,因为他同时还给两个队的官兵都发了防护面具的,即使出现那个问题,也不会伤到自己的部队的。他唯一担心的是,那特种炮弹只有20发,而且炮兵小队也只剩下三门迫击炮了,如果不能把锋芒铁血队的主力消灭的话,这次的进山清剿将很难继续下去。

    然而,老天爷这次却是帮助鬼子兵的!

    虽然一路不断地受到锋芒铁血队的袭扰,那一枪响倒下一个甚至两个、三个的袭击,给鬼子和皇协军们的心理压力极大,但是这枪声终究并不密集,而且因为大竹冢雄的有效组织反击,这样的袭击越来越少、越来越远了。

    到午一点过,松田丸指挥着部队终于到达了抽屉山的第二级台阶,这个时候,松田丸的脸色更加铁青着,因为这十多里山路走下来,被冷枪杀死杀伤了20多个机枪手和军官,被陷阱、地雷、诡雷炸死炸伤了一百多皇军和皇协军,而他最得力的部下大竹冢雄竟然连一个敌人,哪怕是个死尸,也没给他带到面前来!

    松田丸命令吃干粮,准备往山进攻。

    站在抽屉山下的一处石堆乱石后面,松田丸一边吃着压缩饼干,一边举着望远镜观察着,他知道,锋芒铁血队一定会在这山给他摆开战场的!他则要在最小的牺牲下取得最大的战果,把这开局的失利一举扳回来!

    松田丸不停地问着身边的炮兵小队长,怎样的情况下才能最好地发挥特种炮弹的威力,逐渐地心有了一个完整的计划。

    本书来自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