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浴血龙凤 > 第237章
    陈家山西北的山里,锋芒铁血队驻地。 w w w . v o d t w . c o m吴元送来的鬼子要进城的消息让所有人都摩拳擦掌。

    但是,这一次新锋芒铁血队的情况有些复杂,各个分队的士兵、班、排是打乱先了前建制后根据新的要求组成的。而周浩、兰馨和李小刚这几个重要的指挥员负重伤都无法参加队伍的整合,新组建的那三个连级分队的分队长们,除了范国基有过实战经验外,不要说马宝生、石锁、王强等人,是谭效虎、谢华彬也是在到达范县后,才有了些指挥百人训练和战斗的经验,但是基本没有独立进行过!

    大队部的几个人,婉分工的内容繁杂又非常重要,除了每天几百人吃穿住行等后勤保障外,还要抽出大量时间跑陈家山,做好村子里各家各户的搬迁进山的工作,原本负责的卫生分队工作都只能交给李家荣去做。

    于是,李家荣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卫生分队,最初的一个星期里基本都蹲在抽屉山后的那几个相连的山洞,与军医王尚荣每天忙得难有歇空的时候。他作为参谋长协助沈剑制定各种训练计划的工作,都是利用晚的时间用字写出来,然后让黎阳把自己的思考送给沈剑,又把沈剑的带过来。

    这次从柳林站仓库里搬出来了两门迫击炮和30多颗炮弹,还把周浩指挥的那两挺重机枪也给扛回来了,所以那刚刚组建的机炮分队,有轻机枪排、重机枪排和迫击炮排各一个。

    沈剑非常重视这机炮分队,他清楚地知道,在未来的战斗,这个分队将会起到怎样的重要作用。

    可是,这个分队的训练与其他步兵分队的训练相差很大,对指挥员和每一个士兵的要求都很高。虽然机炮分队的战士都是先前保安团炮排和各单位的机枪手们,但是,连那谢华彬也是第一次使用重机枪,迫击炮先前也有两门,但是炮弹太少,根本没有展开真正的训练。而指挥员呢,自然是非徐远胜莫属了!

    因此,沈剑让徐远胜放下大队的其他工作,把全副精力都放到这个分队的训练去,事实是,徐远胜虽然可以完全不管谢华彬负责的轻机枪排,但是重机枪排和迫击炮排的训练那够他忙得白天黑夜不分了!

    于是,只剩下沈剑一个人,既要抓紧着指导几个刚刚走分队长岗位来的石锁等人,又要思考各分队的情况以确定和调整具体的训练内容,那更是忙得脚不沾地、头脚不分了!

    只有特别分队,因为只是抽调了一个石锁离开,虽然牺牲了四个人,两个队长和6个重伤员没有归队,也还有十几个轻伤员,在班与分队间又增加了排,但是各班的人员却基本没有变动,而且沈剑和婉轮流着来队里督导,各班各排的训练倒是没有落下,战斗力虽然还不如以前,但是也相差得不是太多。

    李小刚身的伤与周浩和兰馨相算是很轻了,但是因为李家荣检查后发现,有两处已经化脓,其一处正好在肩关节部位!而这次战斗重伤员较多,在信阳的朱世杰近期里因为战事紧张没有搞到消炎的西药,先前留下的也不多,只够保证重伤员用。因此,李小刚无论如何也不肯给自己用,李家荣只能用草药给他消炎消炎,那效果虽然也不错,但是用的时间多了些。

    虽然李小刚早闹着要归队,理由是特别分队的训练不能落下,李家荣怕他这伤治得不彻底以后留下根子,无论如何也不肯答应他,找来沈剑和婉反复做工作,好说歹说,那李小刚才答应在抽屉山后的那连环山洞里多待一周。

    所以,吴元的侦察小队传回来消息的时候,锋芒铁血队各分队各级指战员也才刚刚做到了相互熟悉,有了一周适应性的训练,显然除了特别分队以外,各分队的战斗力还远没有形成!战士们摩拳擦掌斗志昂扬,但是沈剑却冷静地分析了敌我双方,放弃了迎头给鬼子以打击的想法。

    那么,让侵略者这么大摇大摆地闯进国人自己的家园来吗?

    当然不!

    沈剑带着特别分队出发了!

    松田丸带着向范县闯去的那两个日军队,其一个是没有任何伤兵,全部按照松田丸的要求在各部队抽调的两年以军龄的士兵,由升任尉的大竹冢雄指挥;另外一个是由轻伤员组成,由长冈竹一知尉指挥。

    至于皇协军那一个营是在徐州会战时候俘虏的国士兵,本来当时的战俘多半是要送往东北去做苦力的,但是因为占领的国地方已经非常广阔力量,日军已经感觉到兵力不足,于是,他们开始把那些自愿投降的国军队挑选后整编成皇协军,由亲日或者媚日的国军官统领,做一些维护后方治安方面的事情。

    此外还有一个带着特种炮弹的迫击炮炮兵小队,由小野永一尉指挥。

    宫本太郎给松田丸派来的皇协军原本该是一个团,可是,因为占领信阳后,无法再抽出力量来了,于是只好先兑现一个营的兵力,不过,编制却是一个团,宫本太郎希望松田丸到范县后另外去补充满员,反正装备可以直接在他所管辖的柳林站仓库里调拨出来。

    这个皇协军的校团长叫崔一民,可这个校却不是真正的军人,两年前还是山东菏泽一带的大土匪,凶狠残暴又贪生怕死,因为周围百姓生活并不富足,占山为王虽然自由却出路艰难,于是给前来招安的官员送了些金银珠宝,带着弟兄们下山,摇身一变成了国军保安团校团长。本来,他感觉这有身份有地位,照样能够吃喝嫖赌的日子做土匪滋润多了,没曾想小鬼子来了,最初他也慷慨激昂地对手下说要保家卫国,可是,被整编派往徐州增援却迟迟疑疑,还没到战场边被鬼子给包围,鬼子没打两枪,他赶紧举白旗投降了!

    这崔一民的凶狠残暴,那是对弱势的百姓和土财主们,面对强悍的小鬼子,他用尽方法,虽然不懂日语,但是那谄媚的笑脸、点头哈腰的姿势,以及双手奉的一切,都让鬼子们觉得这是一个可以利用的卑劣的国人。于是,在形势所需下,不仅没有杀他,也没有把他送去当劳工,而是直接把他的那些土匪兵与其他投降的国军进行整编。

    这次跟随皇军们到达了信阳,皇军虽然给了崔一民一个校的衔,却只给了他一个营不到的兵力,只是告诉他一切听从松田丸大佐的命令。不过,又给了他一个挺好的“未来”——到范县后,允许自己扩建队伍,武器装备由皇军提供,能够组成一个团是团长,如果能够组成一个旅,那可以做旅长!

    于是,这崔一民带着他的部下乐滋滋地坐闷罐车到了柳林站。

    说到这崔一民的皇协军14团,那是必须交代副团长、原国军少校张玉堂。因为这番号的一个团,实际的一个营,除了崔一民的两个连土匪兵以外,另外一个真正具有战斗力的连队却是这张玉堂的旧部。

    这张玉堂却是正规军校毕业的,,因为所在部队被鬼子包围,团长被迫投降却又被鬼子杀害。张玉堂为人有些懦弱,但是他带兵不贪婪,也肯为部下考虑,所以在士兵里很有威信。

    在战俘营的时候,一些人反抗、逃跑,都被鬼子抓回来杀害了,而这张玉堂都约束着自己的部下等待机会,谁曾想他这样的行为却被鬼子看成是听话、可以利用,于是,在整编皇协军时候,把他和他那剩下一个多连的部下一起编进了皇协军里。也正因为有了这样意想不到的结果,他那些死里逃生的部下更是觉得他们的少校营长外表懦弱,实际很有智谋,这是大智若愚的智慧,自然对他更是言听计从。

    只不过,这张玉堂却知道,鬼子把他们放出来却不一定是什么善心,算不是给鬼子做炮灰,这头顶着的汉奸帽子怕是迟早要成为死无葬身之地的祸害,可是,面对鬼子刺刀和弟兄们的信任他却不能不屈服。

    让张玉堂没有想到的是,他带着弟兄们被整编后,自己的顶头司竟然是一个土匪头子!但是,那说不出的憋屈也仍然只能放在肚子里,仍然是约束着部下服从这崔一民的指挥。不过,幸好此时的崔一民自己还在惴惴不安,而且鬼子也还没有给他足够的安全感,因此那残暴贪婪的本性还没有显现出来。

    此次被派到范县来,张玉堂也只是带着他的那一个连弟兄,不过官衔倒是升到校去了,他和崔一民一起被皇军训话,明白这是用自己来制衡崔一民,又是在利用自己的军事能力补充崔一民,当然,让毫无军事能力的崔一民做团长,自然是看他那土匪的底子、奴才的面子!

    张玉堂为自己当初的犹豫和懦弱而一直后悔着,但是,当他看到那些幸存下来的弟兄们,他又只好咬着牙忍耐着,走一步算一步;如今被迫当了伪军汉奸,仍然只能看着办吧,尽最大可能不去做伤害国人的事情,那么,应该求得一分安心了。

    张玉堂走在队伍间,看着骑在马的崔一民,他虽然不知道在今后怎么和这个土匪司相处,但是,他在心暗暗告诫自己——军人不能成为土匪,军人的职责是打仗,或者可以不问为谁打仗,但是绝不能伤害百姓!幸好手下的弟兄们还都肯听自己的话,与那群土匪兵们不一样。

    躺在担架的松田丸,不时地用望远镜观察着周围的环境,远远看去,西南面那一片连绵的山脉如一个硕大的太师椅,范县安坐其,而他们这一千多人马则正对着那“太师椅”而去。

    这到范县去的一路,除了经过了一个并不很高的松树林以外,基本都是平缓的矮小丘陵,公路两边秋天里收获后的田地里,也只剩下一些收获以后的庄稼茬子和零星的几个草垛子,因此,松田丸暂时还并不担心那些袭击者,因为除了那几个草垛可以藏两三个人以外,其他地方根本是放一块衣服片儿都能被看得清清楚楚!

    也许接近范县的时候要走一段山路,嗯,那山是那地图写着叫“八斗山”的大山吧,但是,那也不足以让松田丸担心,因为由大竹冢雄指挥着的那个队正是执行的前卫任务,而松田丸对大竹冢雄对山里的事物的那种直觉和敏捷反应是很放心的,何况,皇协军的一个营还交错着跟在队伍间呢。

    想到这里,松田丸抬头看了看骑着东洋马的崔一民,心里充满了鄙视,这个肥头大耳的支那土匪愚蠢又胆怯,不过,他还是赞同宫本太郎的话,在支那的土地需要支那人自己去统治,只要他对大日本皇军始终是个奴才!不过,那个看起来有些消瘦的张玉堂似乎有些意思,宫本太郎告诉他,这是一个支那军队里少有的正规军校毕业的下级指挥官,应该是有些本领的,不过好像性格有些懦弱,这,却正好是可以利用的。

    松田丸把视线又转向了田野,突然,田地间一块隆起的石头让他想起了什么,他大声叫道:

    “停止前进!命令大竹尉马过来!”

    本书来自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