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古代科举日常 > 第53章 案
    交完卷, 王珩收拾好物品, 不紧不慢地从考号出来。 首发哦亲

    未及门口,一道声音传来,“阿珩, 等等!”

    王珩回头, 原来是官学里的同窗, 其中两人还是他县试互结的对象,停下脚步, 打招呼道:“何兄、钱兄、于兄。”

    “阿珩,可算见到你了。”三人挤过人流, 来到王珩身边,其中稍微矮一点的男子气喘呼呼地说:“考前就想约你出来, 奈何你在闭门苦读, 不好上门打扰, 如今考完,大家聚一聚如何?”

    说话的人名何睿东,是官学里出了名的老好人, 在王珩所在的甲班, 学习刻苦, 今年一十八岁。

    另外两人一名叫钱杰, 一名叫于坤林, 其中何睿东和于坤林都是王珩互结的对象之一。

    对于他们的邀请,王珩没有反对。当时他能够选择他们做为互结对象,就是相信何、于两人的人品, 也乐于交好。

    至于钱杰,王珩虽然不熟悉,但也知道他很会做人,功课也不错,受学里同窗、夫子喜欢。

    可以说,几人都是官学里出类拔萃的人,也是今年被看好能够考取秀才的人选。

    因此,王珩答应的痛快,“好啊,明天景福楼我请客,叫上学里的同窗,我们好好聚一聚。”

    随着出海和花记的扩大,王珩手中的钱与日俱增。终于能做做小土壕,请同窗吃饭、小聚不在话下。

    何睿东闻言一乐,“那感情好,到时候一定要点上一桌好菜,让你出出血。”

    “那我就等着了。”王珩毫不在意,反而乐见其成。

    两人几句话约定好明天的聚会,钱杰在旁边突然道:“看王兄意气风发的样子,这次考试肯定十拿九稳。

    不像为兄,突然遇见搭截题,手忙脚乱,答得一塌糊涂,就是玩乐,也放不下心。”

    “钱兄说的什么话?虽然县试出搭截题是有点出人意外,但搭截题本是府试、院试所考内容。

    大家科考都是奔着最终的院试去,搭截题怎么会不熟悉?难道钱兄一开始就没想着通过县试?”王珩直接问,语气中透着疑问。

    虽然他不明白钱杰为什么突然说这句话,但见招拆招总不会错。

    钱杰没有直面回答王珩的话,反而抱怨道:“搭截题为兄自然做了,只是这次出的题也太难些。为兄听说,贤弟与县尊大人相熟,平常没少受他指点,想必这种题经常做吧。”

    然后,语气的酸溜溜地说:“要不然贤弟怎么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为兄是和你比不了,毕竟不是谁都有机会受到县尊大人的指点。”

    王珩冷冷地道:“你确实和我比不了。如果你把这些心思都花到读书上,也不会到了如今连童生都考不上。”

    钱杰没想到王珩会突然翻脸,脸色爆红,指着他,“你,你……”

    王珩一脸坦然,“你什么?你刚刚的话是什么意思?暗指县尊大人作弊?还是说我抄袭?

    我王珩行的端,做的正,所学所考皆出自真材实料,不像某些小人,想得都是些见不得人的事情。”

    王珩本不欲惹事,谁想钱杰话里话外夹枪带棒,还扯上褚凌云。

    对于褚凌云,王珩是绝对敬重的,怎么会容忍别人对他放肆?真是孰可忍孰,士不可忍。

    “王珩,你欺人太甚!”钱杰怒吼,他是看不惯王珩,一个十二岁的崽子,居然比他还受学里夫子待见。

    更可恶的是,他还搭上县尊大人的关系,得到他做梦也想得到的东西,这让他怎么能不嫉妒。

    “呵呵,是我欺人太甚,还是你心怀不轨。”王珩站在那抱臂冷笑,丝毫不把钱杰的愤怒放在眼里。

    钱杰看王珩的样子,恨不得上前将他冷淡的表情撕碎,只可惜他刚要行动,就被一旁反应过来的何睿东、于坤林两人拦住。

    王珩、钱杰两人之间的冲突发生在眨眼间,上一刻还笑意晏晏,下一刻便争锋相对,何睿东、于坤林两人反应过来后,一人拦住一个,生怕他们发生冲突。

    “钱杰,你冷静点,这里可是考场,在这里闹事,你是想永远被取消科考资格么!”于坤林压着钱杰,在他耳边低吼。

    钱杰被愤怒冲昏的头脑瞬间清醒,尤其是看见周围的士兵已经注意到他们,向他们这里张望时,冷汗刷地冒了出来,人也恢复冷静。

    ”哼,王珩你别得意,哪怕你县试过了,后面还有府试、院试,我不信你还能一直嚣张下去。”

    烙下狠话,钱杰转身就走。

    玛德,智障!王珩心里暗骂。

    一旁的何睿东、于坤林两人很不好意思,钱杰是他们带回来的,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何睿东道:“我们没想到钱杰会突然发疯。

    那啥,阿珩,你别把他的话放在心上。你学识如何,大家有目共睹,根本不用在意他的话。”

    王珩拍拍两人的肩膀,由于这些年他坚持锻炼,饭量又跟的上,他的个子和十七八岁的两人长得差不多,目测有一米七五,拍肩膀这个动作还是能做得到的。

    “我根本没把他的话放在心上,别让他一个人扫了大家的幸,明天景福楼,我们再相聚。”

    何睿东、于坤林两人对视一眼,放下心来,纷纷点头。

    不同于钱杰,他们对于王珩心里是佩服的,佩服他小小年纪就有如此学识,比之当年的花斐一点不差,甚至两人有预感,王珩或许会打破花斐留下的记录。

    出了一点小波折,没有影响王珩的心情,可是当他出了考院看见本不应该出现在这的两人时,额头布满黑线,快速向两人走去。

    “珩哥儿,你看起来精神不错啊,人看着都比平时帅了呢。”

    王玫一见王珩的表情,觉得事情不妙,有点心虚,口中话不自觉说出。

    “阿姐,你找的借口太烂了。”王珩看着她,淡淡地说:“每当你心虚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地去夸别人,这个毛病你自己不知道么。”

    原本王玫答应王珩会让花氏回家,不在外面吹冷风,结果没做到,心里是有点发虚的。

    但一听这小子的话,心里的发虚劲儿立马飞了,挑起眉毛,指着他道:“王小珩,你长能耐了啊,居然这样跟你阿姐说话。

    我是你阿姐知不知道,说我找借口,我找什么借口了?我和娘辛辛苦苦在这的等你,你居然不领情,还摆一副臭脸色,给谁看呢?

    你这是不满我还是不满娘,你再这样我们以后再也不管你了,就让你一个人孤零零的在这吹冷风。”

    王珩苦笑,再也装不出冷淡的神色,“阿姐,你明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

    “不是这个意思,是哪个意思?反正我和娘就听出这一个意思。”然后,王玫挽住花氏的胳膊,问道:“你说是吧,娘。”

    花氏笑着在王玫头上拍了一下,“好了,你别逗你弟了,他刚考完,肯定累了,我们快点回家。”

    王玫吐吐舌头,冲王珩做了个鬼脸,没再说话,挽着花氏向马车方向走去。

    王珩无奈,只好跟上去。

    上了马车,王珩就花氏大冷天在外面等他的问题,再次发表自身看法,“娘,我们说好的,你先回家,不用等我。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娘你怎么能说话不算数呢。”

    花氏指着自己,一脸无辜的说,“可是,我不是君子呀。”

    所以您就有了违约的借口,是吧!王珩看着花氏,心中无语至极,他怎么现在才知道他娘脸皮有点厚?

    不过,王珩是不会这样认输的,“可是,你是商人。人无信不立,做为一个成功的商人,守信是最基本的准则。”

    花氏反驳,“在成为一个商人的前提下,我还是一个女人。孔子不是都说了么,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所以,我偶尔违约一下,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王珩受到一万点伤害,吐血倒地,最后祭出杀手锏,“您要是再这样不顾身体,出尔反尔,我就不考了,陪您在冷风里吹着。”

    好吧,花氏认输。这一点她真不敢赌,按照她儿子的性格,这话还真的能说的出,做的到。

    花氏再三保证以后不会了后,马车也到了家。

    门口王玥、小花两人张头张脑地望着路口,看到马车过来,立刻跑过去,叽叽喳喳地问:“珩哥儿,珩哥儿怎么样,考试还顺利吗?”

    “都答完了,现在只等着三天后发案,到时候就知道结果了。”

    “三天后就出结果吗?”王玥惊讶,“我记得当时斐表哥考了好几场呢。”

    “县试确实是要考五场,用时半个多月,但每场考完,隔几天都会出考试结果,没中的不会进行下场考试。”

    王珩解释道:“在县试的五场考试中,第一场被称为正场,如果在第一场录取,那么就有了进行府试的资格,其他四场考试,可考可不考。”

    “那就说,珩哥儿你如果在第一场被录取,之后就不用再考了?”花氏眼睛发亮,期待的问,她希望王珩一步到位,省得再受四天罪,虽然可能性很小。

    刚在考院时,王玫虽然说王珩精神很好,但花氏还是眼尖的发现王珩表面下掩盖的疲惫。

    王珩伸手揉了揉太阳穴,答道:“虽是这样说,但最后两场没人会拒绝,因为最后两场连覆会关系到县试的排名。”

    “哦?这又怎么说?”王玫感兴趣的问。

    之前花斐县试时,全家虽然关心,但也没弄清具体的流程,只知道花斐连考了五场,五场下来整个人都瘦了一圈。

    花氏看出王珩的疲惫,打断道:“今天先到这,珩哥儿累了一天,先让他休息,有什么事明天再说。”

    王珩摇头,“娘,我没事。正好赶上你们感兴趣,我就简单说说。

    县试五场,第一场为正场,正式录取五十人,三天后结果出来会进行公布,称为发案。

    发案分为两案,即正案和副案。正案五十人,把考生考号以圆式表达,不写考生姓名。圆式分为两圈,内外两层,内层二十人,外层三十人,逆时针排写。

    这五十人也就是第一场正式录取的人,拥有府试资格。

    接下来还会公布副案,副案分为三张,每张五十人与正案相同,只是不再分内外层。这一百五十人过了第一场,但还不够,需要进行第二场和第三场的招覆、再覆,只有过了招覆、再覆的人才有资格进行府试。

    两千余考生,除了正、副案上的二百人,其他人皆不在圈内,被称为出圈或出号,也就是说他们没考过。”

    “这、这淘汰率也太可怕了吧。”第一次听到这样说法,王玥张着小嘴,不敢置信。

    王珩微微一笑,“科考之路,从来不是简单之路,每一名秀才、举人、进士,都是身经百战,挤掉了千百人才获得一个名额。”

    “果然,读书人才是最可怜的人。”王玫感叹。

    王珩只是笑,不表达看法,汝之蜜糖,彼之□□,不身在其中,谁知道呢。

    “珩哥儿照你这样说,县试最终录取多少人?”小花举手,问出心中疑问。

    “一百人。”王珩答,“第二场、第三场考试会再淘汰一百人,只录取五十人。

    这五十人加上第一场的五十人,共计一百人会进入第四场、第五场的连覆,进行最终的县试排名。

    县试排名结果公布,称为长案,第一名称为案首。按理来说,每一个县的案首都有资格直接进行院试,参加最终的秀才试。也就是说一县案首,在公布时,他就已经算作过了府试,是一名童生了。”

    “童生?”花氏感觉晕乎乎的,对她来说童生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存在,没见县里官学的夫子有不少都是童生吗。

    “没错就是童生。”王珩肯定道。

    花氏呼出一口气,她虽然对案首心动,也希望儿子能考个案首回来,但她更知道,以王珩目前的程度,别说案首,就是过了县试,都是祖上保佑。

    “案首虽好,也只是个童生,没什么好羡慕的,斐哥儿还是举人哩,也不是没中案首么。可见这案首也不一定怎么样。”

    花氏怕王珩心里有压力,故作不在意的说。

    对此,王珩持反对意见,“一县案首还是很有份量的,不说举人都是案首,但做为案首,确实拥有优势。

    咱们先不说案首,就是县试其他二十名在考取时也会有优势。刚说了县试第一名是案首,如果最后排名在前二十名的,在府试时会被提做堂号。

    所谓提做堂号,就是在府试时坐在离主考官最近的地方。

    这样一来,一可以方便主考官了解本试最好考生学识程度,二杜绝了考生作弊的可能,三还能使考生在主考官面前露露脸,更利于过府试。”

    待王珩讲完,花氏四人才知道一场县试里面居然有许多关键,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之后,王珩休息了一晚,第二天赴同窗会,当然钱杰并没有来。

    二月十一,是第一场发案的日子。

    一大早花氏就叫醒了王珩,虽然她对王珩过县试并不抱什么希望,但万一过了呢?

    “娘,现在还早,才什么时辰,发案还没开始呢。”王珩捂着眼睛,迷迷糊糊的说。

    “不早了,衙门前已经围了一群人,等你到点过去,连外围都挤不进去,更不用说看成绩了。

    幸好,我早早地叫老李去前面占位子,要是等你呀,黄花菜都凉了。”

    王珩讨好一笑,“姜还是老的辣,还是娘想得周到,我马上好。”

    “你快点。”花氏催促道:“我定了衙门对面酒楼的位子,我们上那去等消息去。等老李有了结果,也能第一时间知道。”

    王珩穿戴整齐,对花氏道:“娘,今天发案,衙门外面肯定乱,你就别过去了,我和阿姐去,你就在家等着我好消息吧。”

    花氏想想自己的情况,同意了。

    等王珩和王玫来到县衙,县衙前已经被两千人考生围得水泄不通,真应了花氏的话,挤都挤不进去。

    王玫看着眼前的人海,打了个哆嗦,“我看我们还是老老实实去酒楼等消息吧,希望李叔杀了进去。”

    王珩心有同感,两人一起向酒楼走去。谁知进了酒楼,里面也是人满为患,二小忙得脚不沾地。

    “客官,对不起,小店今天已经客满。”

    “我们有预定。”

    王珩说出花氏之前定的雅间,小二核对后带领两人进去,笑容满面的说:“客官,就是这间,您有事喊小的就行。”

    花氏定的雅间靠窗,正好能看见发案现场。王珩和王玫坐下不久,就听外面传来几声炮响,一队衙役将最终结果贴在墙上。

    然后,王珩就听见人群中发出“我中了,中了,哈哈哈!”、“怎么会没有我,哇哇……”、“唉,等来年再来吧。”等诸多声音。

    他们高兴者有,痛哭者有,失望者有,庆幸者有,人生百态,不外如是。

    听着下面的声音,王珩似乎也随着他们起伏,紧张起来。

    王玫这会儿大声不出一下,就怕触动王珩的神经。

    突然,楼下传来一串脚步声,大喊中了,中了!

    王珩蹭得站起来,跑过去推开门,一看原来是别人,悬起的心啪地一下子落下,又吊起。

    “怎么样,是李叔?”王玫反应慢一拍,从王珩身后向外看,边问边看。

    “不是,是别人。”王珩放开攥着的门框,故作轻松地说,“看来我们还要再等一会儿。”

    “你别担心。”王玫安慰道:“李叔走的早,应该很快就会……快看!那是不是李叔!”

    王珩望去,只见李老头喘着粗气,向二楼跑来,他也发现了王珩两人,咧着嘴,大喊道:“少爷,中了,中了!”

    作者有话要说:  根据本章,51章修改了一下数据,今天大长章更新完成^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