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古代科举日常 > 第45章 判决
    褚家门外, 花氏见王珩出来, 一看他的样子就知道有什么好事发生,将人叫上车,“发生了什么事, 看把你美得, 都好找不到北了。”

    王珩摸摸自己的脸, 笑滋滋地问:“真的有这样明显?”

    花氏、王玫齐齐点头。

    咳!王珩拍拍脸,盘好腿, 调整好姿势,神色肃然的地说:“县尊大人说闲暇时可以指点我文章。”

    啥?!花氏和王玫一脸惊愕, 就差直接在脸上写上你在逗我们呢吧。

    王珩无奈,只好把发生的事说了一遍, 最后强调道:“先生虽没说要收我为正式弟子, 但他却让我和阿煊一起学习, 有疑问可直接提问,这样与真正的弟子也没什么区别了。”

    花氏听完王珩的话,没先急着高兴, 反而沉吟片刻道:“县尊大人能对你青眼相待, 十有八/九是因为是你上次救了安妤。

    我听说, 县尊大人对安妤十分宠爱, 比之嫡子也不差什么。”

    “这个我也猜到了。”王珩没有意外, “不过,我想县尊大人能出言说教我,除了因为妤妹妹外, 还是因为我是一个可塑之才。”

    王玫听王珩这样一说,扑哧一声就笑了出来,“哎呦喂!你可要笑死我了。可塑之才,有你这样自夸的么,就是那卖瓜的王婆也不过如此了。”

    “阿姐!”王珩有些恼羞成怒地叫道,他阿姐也真是的,有她这样打击自己亲弟弟的吗?

    不过,只是一会儿王珩又恢复淡定,表情矜持,语气中带点小骄傲地道:“哼!那是阿姐你见识少,不知道先生的心呐。

    你想想,先生是那种因为别人救了他的女儿而放弃底线的人吗?他可是县尊大人,要想偿还人情,办法多得是,用得着用这种费时费力的方式?

    说白了,还是我入了他的眼。不信你瞧着,如果我在回答他的提问时,哪怕错了一个,都不会有现在的结果。

    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妤妹妹的事确实起了大作用。要不然青桐县里有实力,有才华的人多了去,怎么就只有我入了先生的眼。

    总得来说,你弟弟我能拜县尊大人为先生,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好好好,我家珩哥儿最棒,最厉害了,阿姐就等你长大了撑腰。”

    王玫一副你说什么都是对的,我不跟你计较的表情,让王珩很没有成就感。

    趴在花氏怀里的王玥,看着王珩被噎,不厚道地笑出了声,惹得两人同时看向她。

    王玥笑声一顿,“那啥,哈哈。对了,你们看县尊夫人给我们的首饰真是精致,我还从来没见过如此漂亮的头钗呢。”

    王玥立即从身后拿出一个暗红色的匣子转移话题,企图让两人忘了刚才的笑声,别把目标对准她。

    打开匣子,里面是两支栩栩如生的头钗。一只镶嵌着珍珠,圆润可爱,一只金丝镂刻,将小小的蝴蝶刻画的栩栩如生,两支头钗正好适合现在的王玥和王玫佩戴。

    “这是……”王珩指着两支头钗问。

    “是县尊夫人给的,她说一见玫姐儿和玥姐儿就喜欢,非要送礼物给她们,我也不能不收。”花氏解释道。

    要说来,这一次他们去褚家,真的没少获得好处,这让花氏非常不好意思。

    提到县尊夫人,王珩就想到了褚安妤,他本来以为这次去她家能见她一面,看看小姑娘怎么样了,却不成想没见成。

    想了想,王珩还是问道:“娘,你在见县尊夫人的时候有没有见过妤妹妹,她现在怎么样?”

    “见着了,安妤挺好的。特爱说话,长得也漂亮,瞧着就让人喜欢。”花氏说的自然,然后奇怪地问:“你怎么突然问起她来了?”

    王珩一脸坦然,“那不是上次最后一次见她时她很不好吗。现在知道她恢复的很好,我也放心了。”

    花氏点点头,也没多想,还乐呵呵地说,“你们也是有心了,你这问了我,我在县尊夫人那时,安妤也问起了你,还让我代她向你问好呢。”

    王珩奥了一声,心想也不枉费他救了她一场,小姑娘还是惦记着他的嘛。

    本来花氏以为,他们这次褚家之行到此就结束了。只是她再也没想到,这次的行程不仅让他们在物质上获得了好处,在无形中也受益匪浅。

    原来,王珩一家突到凤鸣巷安家,家里还没有个当家的,街里邻坊中就有那些眼皮子浅的,很是瞧不起他们,甚至不屑与他家来往。

    当初花氏请侨居宴时,下的帖子有三分之一人家没人来。顾及面子的人家也许会叫人捎上一份份礼,有的人家却直接无视。

    对此,花氏是秉着你不搭理我,我也懒得搭理你的原则,对那些人家一直不亲不近地处着。

    这次,不知道是谁走漏了风声,把王珩一家被县尊大人邀请的事说了出去。

    这让周围以为他家没什么背景的人很是吃惊,有那活络的人,立刻过来和花氏打听与县尊家的关系。

    之前那些看不起王家的人也纷纷开始上门,做了很多些邻里和睦的事情。

    对他们,花氏一直不冷不热的对待。至于那些拐着弯打听他家与县尊家关系的,花氏是能搪塞就搪塞过去,不能的,就闭口不言,任他们猜去。

    反正时间久了,待他们知道她家没什么利益可图时,自然就会消停。

    这边花氏每天都烦着一堆上门打听的人,那边王珩在官学过得越来越如鱼得水。

    沐修时,他时不时地和褚云煊一起去他家向褚凌云请教学问,每一次回来都让王珩收获良多。

    后来有一次,王珩趁着褚凌云心情好时,还和他说了说能不能让花斐也一起来听课。毕竟,花斐明年就要考秀才,如果能得到褚凌云的指点,必定事半功倍。

    褚凌云本来就对花斐赞誉有加,这次王珩一提,稍一考虑就同意了。花斐知道后,高兴地一夜没睡着觉,导致第二天一早顶着两个大黑眼圈去上学。

    就这样,王珩在忙碌又充实的学习生活中渡过了几个月。

    在过年前,县里对王珩的表彰下来了。那天衙役敲锣打鼓,如同唱戏一般,引得多人围观,议论纷纷,从县衙一直热闹到王家。

    王家周围邻居更是膛目结舌,有些已经要放弃打听王家和县尊家关系的,顿时又活泛起来,想着哪天再去和花氏聊聊天。

    这次表彰的是对王珩端午节打拐案件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赞扬,突显其义。

    这次表彰,王家不仅得了一块牌匾,还有一百两纹银。

    其中七十两是褚凌云自己掏的腰包,是为了王家村之事,因此事涉及机密,不宜公开,故褚家自己垫了钱。

    这笔钱来的及时,算是解了王珩一家燃眉之急。

    同王珩表彰下来的还有拐子案件的判决决定,涉及案件的主要犯罪人员张衙役、李衙役、许三娘等十几人,判斩立决,其余从犯流放三千里。

    当王珩一家听到这个结果时,花氏特意烧了一桌子好饭庆祝。

    饭桌上,花氏对官府的判决表达坚决赞成,“那些该死的拐子们,早就该死了!这次判决下来,他们谁也逃不掉。”

    王珩点头附和,“是啊,是啊,他们一死,就能震慑住一些人,杀鸡儆猴,从来不是落后的手段。”

    王玫、王玥两姐妹也开心地喝了杯果酒,尤其是王玥,一想到那个差点杀了她娘的张衙役就要死了,心中就轻松许多,一直缠绕在她心头的阴影似乎也因此消散不少。

    相对于王家几人的开心,桌上的另两人就有些郁郁寡欢。

    小花盯着手中的果酒想着今天听到的消息,他爹王五的案子也判了下来。

    王五因私藏要犯被判流行三千里,后天就要上路。小花爷爷奶奶和叔伯们,因为不知情,每人罚三十两纹银,十板子放回了王家村。

    小花也不知道现在的心情是怎样的,说高兴吧,还有点闷闷地。每个人都得到了各自的报应,小花却没有想象中的高兴。

    她想,这或许是因为无论其他人如何,她娘都不会再回来了。

    小花仰头喝下手中的果酒,就如同对过去的自己告别,她告诉自己,从现在开始,她是全新的小花,王家的一员。

    王珩注意到了小花的情绪,但他也不知道说什么,对于王五的结果,即是咎由自取,也是报应不爽,他觉得没什么可惋惜的。

    而且,王珩不觉得小花会对一个伤害过她的父亲抱有同情。见小花杯中的果酒空了,他立刻满上,道:“尽管喝,今天咱们只求尽兴!”

    小花利落的再干一杯,将空杯子往王珩面前一递,道:“好,再来一杯!”

    王珩:……姑娘你是不是太豪爽了些?

    最后,王珩将豪爽的小花姑娘交给了同样豪爽的王玫,让她们对着干去。

    然后,王珩将目光转向花斐,拍了他一下,“唉,表哥愣着干什么,喝啊!”

    花斐笑了笑,举杯,一口干尽杯中酒,怎么看都有股借酒消愁的意味。

    王珩:“……表哥,你是不是有什么事啊,我怎么看你不怎么高兴呢。”

    花斐没说话,自己又倒了一杯,再次一口干尽。

    王珩目瞪口呆:“表哥,这酒吧,虽然说是果酒,但也架不住你这样喝,你真当喝水呐。”

    王珩拿走花斐的酒杯,再不阻止他,这货能把自己分分钟灌醉。

    “说吧,到底有啥事,和我说说呗,没准就帮你解决了。”

    花斐望着窗外的明月,没头脑的来了句,“要过年了。”

    王珩翻了个白眼,这不是废话嘛,可不是要过年了,他娘都开始准备年货了。

    他表哥这是……突然,王珩抬头看向花斐,知道他为什么闷闷不乐了。

    快过年了,花程鱼还未归来。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一卷马上结束了,目前正在收尾,下一章应该就能进入下一卷,开始科考,发生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