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古代科举日常 > 第15章 课程
    在回去的路上,王珩总觉得他好像忘了点事。唔,是什么事来着?算了,既然想不起来,应该不是什么大不了的……吧。

    等他回到丙班学堂,看见在门口来回踱步的花程鱼时,终于想起他忘记了什么了,他把他小舅舅给忘了,突然好想逃跑。

    花程鱼没给他这个机会,上前就抓住他的手,问,“你这孩子,去哪里了?我找了你老半天,真真急死个人。”

    “对不起啊小舅,我刚刚去茅房了,我看你还没出来,就没告诉你。你懂哒,人有三急,这个真等不得。”

    王珩赶快讨好的笑笑,紧接着转移话题道,“小舅你事情办完啦!我被分配到哪里了呢?”

    花程鱼好笑的摇摇头,他这个外甥一向鬼精的很,上个茅房能用两刻钟?不过他也没有说什么,总不能不让外甥不去茅房吧。

    “事情办好了,你们这届学子刚入学,按规矩全部分入外舍。你在丙班,所以是丙外班,教导你们的夫子们,在官学任教都已有多年,经验丰富,你要好好随他学习,知道吗?”

    王珩乖巧地点头。之后,花程鱼又叮嘱了几句,还说若有事情可到甲上班找花斐,这才放心的离开。

    花程鱼走后,王珩疑惑的问,“丙班还分好几个班吗?”他刚刚之所以问,完全是为了转移话题。

    “是的,如今官学升级采用的是三舍法,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三舍升补法。”褚云煊走过来,解释道。

    “褚同窗,你回来啦,妤妹妹已经送走了吗。”

    “没错,妤儿已经交给家仆,介时便会送她回去。”

    “那就好。”王珩放心的松了口气,不解地问道,“刚刚褚同窗所说的三舍升补法是什么,我之前怎么没听过。”

    “三舍升补法,起源于宋,其目的是择优劣汰。”褚云煊慢慢说道,“三舍是指外舍、内舍、上舍,上舍最优,内舍次之,外舍最次,一般为初入学之人所在。”

    “那如何升入内舍或上舍?”小胖子问道,他也是第一天知道,原来一个班还分好几等。

    “可通过朔望课排名确定,朔望课每半月考核一次,分等级,行赏罚。考核不合格者,需补考,优秀者,可升内舍,一般者,留原舍。”

    “半、半个月就要考一次吗!”小胖子简直惊呆了,他之前在家就读了点书,认识几个字,他以为上官学也是这样,完全没想居然要半个月就考一次试,还能不能好好的玩耍啦。

    王珩倒没觉得什么,毕竟上一世十几年书读下来,周考、月考、期末考什么的回回有,他已经习惯了。

    “当然不是。”褚云煊给了否定答案。

    “那就好!”小胖子拍拍胸脯,一脸后怕,“我还以为以后要每半个月就要考一次呢。不是就好,不是就好,褚小子,你早说嘛,干啥吓唬我。”

    “我的意思是说不是半月一考,而是日日考。”

    褚云煊一副你是不是傻啊的样子看看他,“官学的夫子会根据每日的学子所学的学业情况,每日进行日考,日考结果会记录在案,根据成绩不同进行奖惩。所以说,小胖子,你想得简直太简单了!”

    小胖子跳脚,“你是故意的!”

    褚云煊抬头望天,笑而不语,用沉默表达一切。

    就是王珩听了,嘴角也抽了抽,这简直是一日都不得放松啊。

    片刻后,褚云煊似乎觉得刺激不够大,继续道,“还有啊,进了官学,你再想像以前一样玩耍就不要再想啦。学里规定,每月初五、十五为休沐日,其他时间均不得请假。

    无故逃学一次者,罚诵书二百遍;二次者,加挞三下,罚纸十张;三次者,加挞十下,罚纸百张。”

    王珩、小胖子:……

    “那,那四次呢?”小胖子弱弱地问,脸上满是生无可恋之色。

    “四次?”褚云煊挑眉,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让人看着就不怀好意,“没有第四次,四次后你就可以卷着铺盖回家了。”

    王珩想现在之所以读书人少,除了银钱关系供不起,还因为这种严苛的制度吧,能坚持下来的人都是真的猛士啊。

    “奥,这惨淡的生活,叫我该如何度过!”小胖子怪叫一声后,又恢复精神饱满的状态,“算啦,严就严吧,大不了小爷上个一两年就不上了,反正我家里也不指望我考中状元啥的。

    能读几本书,认识点字也就行啦,我爹还不识几个字呢,也不成了成功的商人。我认识的字多,咋着以后也比他强吧。”

    听了这话,褚云煊倒高看了他一眼,本来他说出那些话,就是为了打击他的,没想到小胖子心态倒好,只是瞬间就调整好心态,一般人还真做不到。

    看来,古语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没有骗他,每个人都他值得去学习的地方。

    就是王珩看着活力四射的小胖子,也感觉轻松许多。怕什么呢,他拥有一生两世的经历,本就比同龄人多了许多优势,大不了到时悬梁刺股,挑灯夜读,总有能考上的一天。

    “对了哈,你们不觉得我们这样王同窗、褚同窗的叫很生分吗,大家既然同窗一场,又如此有缘,不如叫得亲热点?

    比如我吧,我叫金鍂鑫,在家排行老三,你们可以叫我金三呀,金三听着多好,比劳什子的金同窗好多了。”

    王珩两人想了想也是,小胖子,哦不,应该说金三人不坏。除了最开始有欺负褚安妤之嫌,也算是不知者不怪,后来褚云煊又把人胖揍了一顿,大家算是扯平了。

    在新的环境里,人嘛总需要那么几个朋友,小胖子勉强算是合格啦。

    经过介绍,三人才发现他们中最大的就是个子最矮的金三,最小的反而是褚云煊。

    三人金三八岁,王珩七岁,褚云煊也是七岁,但他生辰要比王珩要小。

    “那么,阿珩、阿煊,我们以后就是朋友啦!”金三心里偷乐。哇哈哈,以后就可以向别人炫耀打拐小英雄是小爷的朋友啦,想想就高兴。

    而且哇,阿煊一看就是知识渊博的,以后小爷就算有什么不会做的课业也可以找他做啦,小爷真是聪明睿智,他家老头居然还敢说他笨,哼!

    王、褚二人一头雾水,瞧着时不时就发出两声奸笑的人,不约而同地想,他们这位新同窗,新朋友脑子不会是有病吧。

    金三脑子有没有病这个问题需要他们以后再行商讨,他们现在就要面临的是进入官学的第一堂课。

    姗姗来迟的夫子终于到来,意味着他们的学子生涯正式开始。

    王珩所在的丙外班,今年录取学子六十八人,放眼望去,一排排地小萝卜头。

    夫子一来,原本乱哄哄的学堂,立刻安静下来。

    夫子看起来大约三十左右,面容严肃,下巴留了一撮小胡子,穿着学里统一发给夫子发放的青衫,青衫已经被洗的发白,想必穿得时间已久。

    最最吸引人注目的是夫子手中的戒尺,长约三尺,宽两寸,在阳光的反射下泛着黝黑的光亮。

    当看到那把戒尺时,王珩明显感觉到学堂里的气氛紧张起来,学子们大气都不敢出一声,他前面的小个子甚至微微颤抖着肩膀!

    夫子走到讲案前,将手中的戒尺放在讲案上,发出啪地声响,瞬间将众人的注意力集中到他身上,听他讲话。

    “在下姓陈,诸位可称在下为陈夫子。诸位今日入得丙班,想必在家中已受到基本的启蒙,望诸位今后再接再厉,在官学里有所收获,别做那偷奸耍滑之事,否则在下手中的戒尺绝对不会手下留情。

    你们刚入学,所学主要内容无外乎是三百千,也是自古以来流传下来的启蒙书籍《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今日我们就先从《三字经》开始。下面诸位拿起你们手中的书,跟我一起念: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

    古人读书,讲究不求甚解,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众人见陈夫子念一句,就跟着念一句,务必保证读得正确,没有杂音。

    王珩也跟着众人一起念,《三字经》对他来说不算陌生,但也不熟悉。如果要背下来,需要多读几遍。

    幸好,陈夫子今日也没打算全部教完。《三字经》全文一千二百四十八字,陈夫子所教内容截止至第九十字,也就是“为人子,方少时。”

    再领读十遍后,陈夫子便令众人自己背诵,遇见不会的字可单独提问。

    最后,在下课之时,陈夫子对众人道,“今日所教九十字,要求诸位全部会背会写,明日上课时,老夫会逐一检查。凡背不下来者,罚戒尺三下,默写十遍。”

    待陈夫子走后,堂内哀嚎一片。

    金三趴在桌子上,双手自然下垂,双眼茫然,“啊~惨了,惨了,我肯定背不下来的,这里还有好多字我还不认识呐?怎么办,阿珩、阿煊,你们两个怎么不说话?”

    “这有什么好说的,很难的吗,读个两三遍不就背下来了。”褚云煊理所当然的说,那语气,就像在说今天的天气很好一样。

    金三刚想说当然不是,就听到王珩也道,“我也觉得也还可以,挺简单的。”

    这个真不是王珩仗着前世的记忆作假,而是他真的认为就是他没学过的内容,要背下来也不难。

    王珩发现,这一世他的记忆力要比上一世好的多,读的东西不说像褚云煊那样读个两三遍便能背下,但读个十来遍后还是能记下的。

    所以他真的没有在打击金三呐。

    金三:……

    作者有话要说:  金三:问学渣与学霸该如何正确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