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古代科举日常 > 第6章 后怕
    “小子,我很佩服你的勇气,但今天爷爷就告诉你一个真理,有时候,勇气不能当饭吃,也不能令你所向无敌,懂吗。”

    刘三看着走向他的王珩,抱着臂猥琐地笑了笑,决定今天就将这个小子给收拾了,看这白白胖胖的样子,一定有许多人喜欢。

    王珩暗中握紧拳头,积攒全部力量,回以讥讽,音中含有小孩子特有的稚嫩,“那我也告诉你一个真理,反派多死于话多。”

    话落双脚突然加速,王珩拿出前世百米赛跑的速度冲向刘三,集中他全部力量的一拳,就那么准确无误地打在刘三的……胯/部某个不可言说的部位。

    “嗷——!”

    刘三捂住双/腿/间的某个部位,一蹦三跳,疼得浑身打颤,惨叫出声。片刻后,他除了最开始的一声惨叫外,话都已经不会说了,只余哼哼唧唧地哀嚎。

    周围围观的男人见此,顿时感觉腿/间一凉,双腿发抖,这个孩子简直太凶残了有木有!

    本来他们因为自己的小心思不愿掺和进眼前的事,看个热闹罢了。但,他们也做不出眼看一个汉子欺负稚童,而袖手旁观的事来。刚刚老妇人说的对啊,只要向他们求救,他们还能袖手旁观不成?所以说孩子呀,你真的不用这样凶残哒。

    只是他们还没动手呢,这个看似可爱的孩子就将汉子刘三撂倒,还是用这种凶残的方式,简直让他们以后看见可爱的孩子就有了心里阴影呐。

    顿时,大家看向王珩的眼神就变了。以后谁再特么的和他们说稚童可爱弱小,就一巴掌呼过去,让他知道什么叫做可爱的凶残。

    在刘三的哀嚎中,王珩淡定的收回拳头,迈着小步伐,向老妇人走去,一点儿都不知道周围人复杂的心思。身为男人,他当然知道哪里的伤害对男人来说是最脆弱的,也是最致命的。该出手时就出手,瞄准目标,一击即中,才是打开胜利的正确方式。

    至于凶残?刘三以后会不会不举?这些关他什么事。他就算再圣母,再烂好心,也不会对拐骗他家人的拐子生出什么同情心,他恨不得所有的拐子都灭绝才好。

    走到老妇人跟前,接过王玥,王珩特礼貌地道了谢,“谢谢您婆婆,给您添麻烦了。”

    老妇人连连摆手,“不麻烦,不麻烦。娃子没事就好,没事就好。”说完,还拿眼偷偷地瞧了瞧王珩白皙稚嫩的小手,心中惊叹,夭寿咯!现在的娃子咋这么能呢?瞧这白胖的小手,一拳就把那混账玩意儿的玩意儿给揍了,简直,简直是……太刺激啦!

    她老家人已经好多几年没见过这样有性格的男娃子喽。

    老妇人一边神游太虚,对王珩越发赞赏,一边露出不赞同的神色,道,“娃子,你还小么,做什么自己动手,这里有这么多大人,还能让你一个娃子吃亏不成。”

    王珩笑笑不语,不吃亏,不代表会帮忙,会帮他把王玥救下,这样的忙就是帮了又有何用?

    老妇人见王珩不说话,以为他明白了,心中更加满意。想要进一步给他讲讲其中的危险性,怀中的王玥却在这时发出一声呻/吟,睁开了双眼。

    “嗯,珩哥儿,你怎么在这?我们不是要去县城吗。”

    王玥刚醒,脑中还迷糊着,看见王珩,就想起惦记了一天的县城之旅。

    “二姐,你糊涂啦!我们这就在县城呢,你忘了吗,我们被人流冲散了。你怎么被人拐了,要不是我发现的及时,你被卖了都不知道。”

    王珩一边解释,一边着急地看向王玥,就怕拐子用了什么手段,伤了她,影响智力啥的。

    “哦,对了!我想起来了。”王玥一拍脑门,想起之前的事,慌张地说,“珩哥儿,我遇见坏人啦,我们快跑!”

    王玥拉说着便要起来拉王珩逃跑,被王珩眼疾手快地按住,“跑什么哟,坏人已经被我打倒啦,你看,是不是那个人。”王珩指着依旧在哼哼唧唧的刘三,对王玥说。

    王玥瞅了一眼,确定道,“对,就是他!”

    再三确定自己安全后,王玥便把她的经历说了出来。原来那股人流不仅冲散了王珩,也把她和王玫冲散了。本来姐妹两人在一起看小糖人,谁知等王玥从小糖人中回过神时,身边一个熟人都没有了。

    起初,王玥很慌乱。但想到花氏说的,如果分散了,就去锦绣绣庄汇合,她就镇定下来,找人打听绣庄在哪。

    就这样,王玥和王珩一样,被人盯上了,盯上她的就是刘三。刘三打着带路的幌子,把王玥带到一处无人的暗巷,等王玥反应过来想要逃跑时,却被刘三一把捂住口鼻,昏了过去。

    王珩听完,一阵后怕,恨铁不成钢地指着她说道,“和你说过多少遍了,不要相信陌生人,不要相信陌生人,偏不听。还被一个不认识的人骗到暗巷,今天要不是被我恰巧碰到,你就被人卖了,知道不?

    被卖了,会是啥结果?啊?!为奴为婢那都算好,狠心些的,把你卖到大山里,或哪个犄角旮旯,或者那些腌臜地,看你还能再见到我们不!到时你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看你咋办。”

    王玥被王珩说得,丝毫没有一点儿姐姐的样,头低地低低的,一声也不敢反驳。直到王珩说了半天,感觉差不多了,才小声地道,“珩哥儿,我知道错了,下次不敢了。”

    王珩瞪她一眼,“你还敢有下次?!”

    王玥立刻闭口不言,一副乖乖地样子。

    “好啦,好啦!男娃子就别再说女娃娃啦,老婆子看她也知道错了,以后定会长记性的。”

    老妇人出来打说和,一开始她看男娃子丁点大儿,操着小奶音,训斥的话一套一套地,感觉很喜感,也很好笑。但随着他说得越来越多,老妇人知道,男娃子其实是担心的,这心呐,慌着呢。

    王珩反应过来,有点不好意,也不再说了,拉着王玥的手,再次对老妇人道谢。

    老妇人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哎~这就对了,你们现在要紧的事呐,就是把那拐子送去官府,让官老爷惩治他,还有就是找到你家大人,你们这一走丢,家里人该多担心呀!”

    王珩应是,看着刘三却犯了愁。他,他该如何把这个大个儿送官府啊。

    这时,围观的人群动了。有自告奋勇的,上来就表示能够帮忙,还有人不知道从那里找来了绳子,把躺在地上的刘三捆个严实,防止他逃跑。

    人们突然热情起来,王珩稍微不适后,就接受了他们的好意,毕竟他现在确实需要帮助。

    王玥虽然醒了,但浑身酸软,走不了路,他一个人既要看着刘三,又要顾着王玥,实在分/身乏术。

    最后,王珩还请人帮忙去趟锦绣绣庄,告诉花氏他们在这,别让花氏再着急。

    本来,王珩以为事情应该就此告一段落了,他只要静静地等待官府的到来,说明事情原委,就没他什么事了。

    但,凡事都怕例外。拐子既然敢在县城拐卖儿童,他们本身就有所依仗。王珩运气很不好,他等来的衙役,正是被拐子们所依仗买通的。

    “人呢,人在哪?”

    两名身穿藏青色衙役服饰的男子,横跨大刀,拨开人群,人未到,特大的嗓门声倒是先传来。

    两名衙役刚一露头,被绑在地的刘三也不哼哼了,扯着嗓子大喊,“张爷!李爷!快救救兄弟我,他们这些人要谋财害命!你们再来的晚些,兄弟的命都要搭在这了啊。”

    说着,他便不顾形象地嚎啕大哭。奥,对了,他本身也没什么形象可言。

    张、李二人闻言,心中暗骂一声惹祸的孙子,面上却不得不对刘三的求救出手相助。他们暗中早有往来,拐子们对衙门里这些难缠的小鬼打点都是足足的,每逢这等热闹节日,提前一日就将孝敬奉上,为的就是当天畅通无阻。

    衙役们对刘三等人的拐卖也心中有数,对他们一向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甚至有时候会给予一定的帮助,他们早已形成一条利益链,密不可分。

    衙役明面上属于官府,实际上根本没有任何官府身份,地位低于吏员,是服务于官府的人群。大齐衙役划分,分为三班,即皂、捕、壮三班衙役,每班设一班头。

    衙役月奉只有一两,每天平均下来只有三十三文钱。三十三文钱,对于成年男子男子来说用来养家实在太少了,这点儿钱够自己吃饱就不赖。所以当衙役者,其收入完全不依赖那点奉银,而是各种“灰”、“黑”两色收入。

    可以说,衙役手中的权利非常大,案件调查、抓捕、日常巡视、拘提、催差、征粮、解押等事务都是其分内之事,中间收个钱,都是“正常费用”。一个县内,每一个正式衙役,手下都配有两个“白丁”。可以说一县之内,衙役数量是最多的,多可达千人,少则百人。

    青桐县不算什么大县,可也水、陆交通,衙役数量也达有五六百人。

    人一多,可捞的油水就要相应地减少了,尤其是对于一些底层的白丁们来说,他们连正式衙役都不算,大头都让上头捞着了,要想发财,就得另辟蹊径。

    张、李二人就是那批另辟蹊径一伙人之中的两个。他们和一群人贩子互利互助,消息共享,专门拐骗一些儿童、少女、妇人,利用职权大开方便之门,专做那无本买卖,所得利益五五分成,可谓是一本万利。

    作者有话要说:  根据查的资料,在明清时代,一个七品官的年俸禄大约是45两,每月合计3.75两。彼时,一两银子可购买二石大米,一石为120斤,即120*2=240斤。

    明朝时1斤相当于现今的1.5733斤,也就是说,当时一两银子,可以购买现今大米240*1.5733=377.592斤,以现今大米按3元每斤计算,折合人民币377.579*3=1132元

    也就说,明朝时,一个七品官员的每月俸禄折合现在大约是1132*3.75=4247元。一名衙役,相当于现在事业单位劳务派遣人员,每月工资1132元。

    本文为好计算,按一两=1000文计,即1文钱购买价值相当于现今的1元。

    今天木有小剧场,但上一小段资料,来源为百度,蠢作者自己整理计算的,有兴趣的亲可以了解了解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