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那日阳光 > 第八十五节 街头捞金
    校园里很静,只有三楼的十几个教室里还亮着灯光。窗子里面的灯光,穿窗而出,照在漆黑的夜里,散发出诡异般的惊悚。站在高楼上远远地俯瞰过来,那道苍冷的白光,如同科幻大片里的一把利刀,直接把黑暗劈成两端,上面的一段浮在空中,下面的一段落在地面,把校园里面的夜色拦腰斩断。远处的霓虹灯闪闪烁烁,像夜的眼睛,总会在夜色阑珊的街头,和校园的灯光形成鲜明的对比。

    校园外面,依然有家长陆续前来接学生。他们拥堵校门的本事司空见惯,可谓持之以恒。他们站在学校门口,静静地等着,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他们的眼睛一直盯着校园,几乎把校园里的每一个角落都装在视网膜里,再从里面细细地过滤出自己家的公主或者是王子的光辉形象。对于那些行过成人礼的学生们来说,家长过多的束缚,实在是头疼得厉害。

    然而,家长就是家长,都固执得要命。他们本着亲子的原则,在坚持不懈地等待中,并排地站在学校门口,对着空旷的校园,用恨铁不成钢的目光,释放着强大的父爱和母爱。在与时俱进的竞争中,这种一丝不苟的爱,实在不能理解太深。两代人之间的代沟,如爱与付出的方式,如爱与接受的方式,真的不能相提并论。

    学校的电门终于在九点钟慢慢退后,成群结队的高三学生们,几乎在同一时间里,有说有笑地从校门里走了出来。他们的急骤的脚步声,像钢琴上跳跃的黑白琴键,在午夜来临时,总铿锵有力地敲出城市里面最动听的节奏。他们快步地走出校门,像不被束缚的小鸟,立刻飞进了自由的夜空。

    学校的电门关上以后,就寝的学生们也都回到寝室里休息。校园里面渐渐安静下来,只见高大的教学楼,把影子深埋在月亮的脚步里,渐渐向梦里倾斜下去。操场上的篮球架,高低杠,大大小小的花坛,以及周边干枯的杨柳,都笼罩在一片朦胧的霜雾中,也从黑暗的夜里向梦中走去。

    这天夜里,胡冬雪睡得很香。她做了很多梦,她梦见自己坐在考场上,答着一张试卷,试卷上的题目,她从来都没见过。她着急地坐在那里,因无从下笔,而气得满头大汗。周围的人,答完卷后,都轻松地走出教室,自己却被人落在后面……天亮的时候,她从梦中醒来,梦里的一切却全都忘了。

    第二天早晨,胡冬雪和王思佳早早地起床。她们锁好了寝室的门,在餐厅里吃完早餐后,两个人高兴地背着背包,匆匆地走出校门,信誓旦旦地向广告印刷公司出发。这是她第一次从正面感受城里人的生活习惯。她根本不怕吃苦,只怕自己适应不了。她有自己的尺度,也有内心的坚韧和隐忍。

    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片海,表面上看波澜不惊,实则都惊涛骇浪。胡冬雪不得不为自己的明天付出艰辛的代价。

    广告印刷公司离学校很远,如果走着去的话,也得半个小时左右。临出门前,胡冬雪算了一下时间,如果提前半个小时出发,在路上不耽误时间的情况,她们正好能赶上公司职员的上班时间。这大冷天的,她们就不用顶风冒雪地站在门前静等开门。周思彤也赞成胡冬雪的看法,虽然来回的路费没有多少,但是一个月下来,也很多。如果来回走着去发报纸,还能锻炼锻炼身体呢。

    早晨的雾霾很大,若隐若现的,路上的能见度很低,因为没有私心杂念,她们的脚步很快。当她们匆匆忙忙赶到广告公司时,两个人的脸上都挂上了一层白霜。她们赶紧推开门走了进去,还好没有迟到,吴樾已经在那里等她俩了。见到她俩进来,就把她俩带到二楼一个分发报纸的房间。老板见了她俩准时到来,非常满意,就给她俩安排了发放报纸的指定地点。

    老板这个人,不但是个女强人,她还是个热心肠。因为胡冬雪和周思彤是第一天发报纸,她还特意嘱咐吴樾照顾她俩一下。

    她们三人领到报纸后,从二楼走下来,来到一楼大厅。因为胡冬雪和周思彤是第一天发报纸,女老板把她俩安排到热闹的商业街里,各守一处路口。而吴樾去的地方是一个高档的小区里面。因此,她们走出广告公司的楼门后,就沿着不同的方向,分别行动。商业街与广告印刷公司相隔并不是太远,十几分钟的细长小巷,拐个直角弯就走到了。

    冬天的风雪,刺骨的寒冷,迎面打在脸上,如同刀割一般疼痛。为了尽早地完成任务,胡冬雪倔强地站在寒风中,把冻得僵硬的手指使劲地缩进袖管里面。她稍稍的暖和一下,马上又抽了出来。她身上的棉服是那样的单薄,被寒风一打即透。她全身打着冷战,把手又放到了嘴边,吹了几口热气,又举起那些相同版面的报纸,微笑着走向路边的行人。

    街上的行人很多,胡冬雪把报纸递过去之后,有的人把报纸拿在手里看了看,当时就给扔掉了,胡冬雪急忙弯下腰来,把它捡了起来。有的人,见到递到眼前的报纸,急忙躲闪,然后用鄙夷的目光,一闪而过。还有的人,竟然目中无人,连看都不看她一眼,就从身边走了过去,一副很了不起的样子。

    胡冬雪在那里发了大约半个小时,却没有发出几张。原来发报纸,也不像她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不过,她一点儿也不灰心。她咬了咬牙,还暗暗地鼓励自己,一定要坚持下去。

    她心里暗暗想着:苏武在北海牧羊整整十九年,都挺过来了。自己发报纸还不到一个小时呢,怎么能被寒风的天气给吓倒呢?哼!我是谁呀?我就是大名鼎鼎的胡冬雪。大道有人谁怕我呀,大道没人我怕谁呀?区区寒冷,敢奈我何?她这样想着,感觉身上暖和了许多。她站在人流中间,把雪片一样的报纸,逐一分散出去。在现实的生活中,高贵的面子和肚子里面的温饱根本就不成正比。

    商业街的确是为商人开发的街道,这里每天都人如潮涌。闲逛一词,本该含有贬义的成分。以前都是为一些游手好闲的人量身打造的词汇。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自从城里开发了商业街,闲逛这个代名词,为一些有闲阶级贴上了一条文雅的标签。很多人把它极具推崇地卷在时尚主流的商品交易中,这两字就显得不那么粗俗和鄙陋了。加上城市里面四通八达的长路,每天都载着庞大的逛街大军,如同排山倒海的天文数字,从商业街上慢慢扫荡而过时,那些追逐名利的商人们,就会在脸上绽放出一缕缕奇光异彩来。在这股潮水的冲击下,胡冬雪手中的报纸,顺着这股急流,变得越来越少。

    胡冬雪以前还听说这样一句话:黑爪子挣钱白爪子花。因此,逛街的人也能逛出学问来。当悠闲地逛街与疯狂地购物并驾齐驱时,就顺理成章地成了人们全新的生活方式。尤其是那些年轻的美妇们,总不能让那些花花绿绿的钞票,涨坏了日渐膨胀的银行卡,总不能等到人老珠黄时,让那些名贵的商品,因自己的一脸褶皱而贬颜值。男人,女人,那些打发不完时间的人们,他们像追星族群一样,整天穿梭在商业街里,追逐着他们喜欢的各种商品,而不惜重金。即使是一些跳楼大甩卖的商品,也因丰富多彩的广告宣传,被一些贪小便宜吃大亏的人,疯狂抢购一空。

    胡冬雪站在商业街上,看着形形*的人们,从眼前走过时,她真是开了眼界。聪明的人,随处都能抓住商机。只有愚钝,却又不肯吃苦的人,才活该受穷。因为,城市里面隐藏的玄机实在太深奥了。卖饭包的跟售货员能合作愉快,砸裤脚的能跟服装店的老板合作越快。卖肉的能跟熟食店合作越快,买书本的能跟学校的老师们合作越快。就连满大街拾荒的老太太都能跟废品收购站的老板们合作越快。在整条商业街里,不论是哪一出都能激发出人们无限的想象力来。因为赚钱的方式,真是五花八门,有些意想不到的机会,实在令那些只顾走捷径的人们脑洞大开。

    在商品经济发达的城市里,只要肯动脑,肯动手,肯吃苦耐劳,随处都能捡到闪闪发光的黄金。

    午后,街上的行人渐次稀少。冰冷的风穿街而过,在繁华的商业街里冲出一条干净的路面。这条路面,像久愈的疤痕,在冷艳的阳光下,蹿出一道亮丽的光来。胡冬雪一边看热闹一边发报纸,实在冷极了,她就把棉服的帽子,使劲往上拽拽,然后用手中的报纸,遮挡一下冻得通红的脸孔。

    胡冬雪看着手中的报纸发得差不多了,就站在原地使劲跺了跺脚。一想到自己在三个小时内能挣到五十元钱,挨点儿冻也值了,她一直也没有抱怨和后悔。她用冻得麻木的手指查了查剩下的报纸,心里一阵高兴,她这第一天在商业街上捞金,确实收获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