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月光大法 > 第七十五章 相思成灾
    ( )    第七十五章相思成灾

    史良缘独自关闭在自己的书房,拒人于千里之外,烦与人交心谈话。就连一日三餐的饮食,都是家中仆人送了过来。

    因老太太想为他提亲,他听了非常的反感。他向家中长辈发话说,不许提定亲之事,否则就离家出走,要么就出家。

    金夫人听了,虽然有些生气,但又怕逼得孙太过,有如小六,一病难好;也怕他象良玉一样跑出去多年才回。如此也是个麻烦事,不如就顺着他。故而,老夫人暂时不提及他的婚事。

    金夫人叹道:“莫不是婚姻果真未到?算命打卦的都说他媳迟,果然不假。到如今他还不想提亲,他倒还不急,我们做长辈的已为他急死了。已是十**岁的人了,象他这般大的,都做了爹了呢。”

    五姨太笑道:“我们何必皇帝不急太监急呢?莫不是他还在想着那个假凤凰不成?倘若如此,就让我们家的姑奶奶,将她家的真凤凰说给了他,岂不更好?你说呢,二姐?”

    二姨太陈半紫笑道:“这件事,我和大姐都难作主,还得肖家人答应。”

    三姨太也说道:“从前他是做梦也想着凤凰,可如今看他对凤凰也是淡淡的,莫不他心中真的只有那个假凤凰了?”

    “那个假凤凰是个妖怪,如何能想她呢?但不知是个什么妖怪,让良缘这样迷恋?”四姨太说道。

    “猫,是只猫精。听妙缘师傅说,就是和我们一道从天福寺跑过来的那只大花猫。”金夫人说道。

    “哎呀,怕死人,怎么一只猫也会让良缘喜欢上了。这真是!”五姨太说道。

    “哎呀素梅,那猫可不是成了妖吗?你说妖怪迷惑人,人哪有不上当的?”四姨太对五姨太说。

    “幸好是位从佛家来的猫,算不得是很坏的妖怪。听妙缘师傅讲,这只猫也已让天福寺了因法师给锁住了,不能出来了。阿弥佗佛!只是这个小傻子,心中还放下这只猫。”金夫人叹道。

    “时日一长,也许就会忘了。”众人都这样说。

    “那只猫关在哪儿了?要是又跑出来了怎么办?”五姨太说道。

    “了因是位有道行的老法师,他是有办法让猫出不来的。这猫也懂佛法,品质说快成了正果。”金老夫人说道。

    “能得道成正果,那说给我们家的良缘岂不更好?”五姨太笑道。

    “说哪里的话呢?这猫儿若是与人成了亲,不便得不了道,还会成了妖的。这个你还是不知的。”金夫人说道。

    众人也说,哪个成佛得道的会动凡心呢?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为良缘的事,说过没完没了,终无一个结果。金夫人也只好听之任之了。

    史良缘将自己锁在家中,不与任何人往来。

    良缘奶娘让他的书童顺童儿想想法子,好让少公子能开开心,不致于闷出病来了。顺童儿便去街头卖小手艺品的地方,买来了两个泥人小玩,并去书铺购了本《牡丹亭》回来。他见公子小院门紧掩着,便从外面柳树爬了上去,翻墙进了紧掩的书房小院内。

    顺童儿才下了墙院立定,听公子在里头念道:“一别经日似经年,从此音容两茫茫;杜鹃有恨啼血早,神女无心去日长。不侍瑶琴满尘淖,懒读诗书意彷徨;昨夜满把相思泪,徒对明月抛衷肠。”

    史良缘一个人在书房自怜自怨、自吟自叹。顺童儿悄悄顺着檐根墙壁,行了过来,伸头往窗内看去,只见少公子轻吟罢,独自伏案出神。他故意轻轻地哼了一声,叫道:“公子,我拿不动了,好重!”

    史良玉听到有人进来,本想生气,却又不知是什么好重,便缓缓站了起来,开了书房门,冷冷地站在那儿问道:“什么好重?”

    顺童儿将两手臧在身后,笑嘻嘻地说道:“我一个人背了两个人来。”说罢,藏在背后的两只手伸了出来,手中端着两个小泥人儿。泥人儿小巧别致,塑的是一男一女的形象。史良缘见两小人儿捏得新奇,不由得接过手来细看。只听顺童儿讲:“我在集市上逛,看到这小人儿做得好,就买了过来,你看这男的很象你,这女的很象肖小姐,是不是?你喜欢吗?”

    史公子只是看了看,倒感到这小泥人儿有些象依依,心里有几分爱惜,却也没有说话,只是笑了笑。顺童儿见史良缘笑了,也好不得意,并开心地从怀抽出一本书来,史公子接过一看,是本绣像版本的《牡丹亭》。里面的插画精美绝伦,他让顺童儿将泥巴人好好放在书案上,自己翻着《牡丹亭》要好好细看。

    这时顺童儿说:“外头有一组小人儿,做得相当奇巧,有老人有小孩子,有男的有女的,还有妖魔鬼怪,还有楼台山石,本想都给公子买回来瞧,因为钱不够,便没有买。”

    史公子看这两个小泥人做得出奇地精巧逼真,便问那一套要多少钱。顺童儿说道:“全套一共有几个人呢,还有山有水有房子,全部要的话,没有二两银子,他是不给的。”

    史良缘便使人去管帐的那儿支出二两银子与了顺童儿,让让他带人一起去买。顺童儿喜颠颠地出府门要去买泥塑玩偶,风风火火地往前走。迎面碰到史良缘奶妈走过来,顺童儿便站着了,只听她问道:“这么屁颠颠地跑来跑去,是做什么呢?大少公子怎么样了?”

    顺童儿笑嘻嘻地说:“公子笑了呢,都是我想法子让他开心的。我这会子去替公子买好东西去呢。”

    “那你快快去吧,别让公子久等了。”史良缘乳娘听如此说,心中也顶高兴。她让顺童儿去了,自己便往史良缘处来,想看看自己奶大的公子,是不是已正常化了。“谢天谢地,只要没有象他小叔叔一样就好了。”她在心中感叹道。来到了书房门口,却见书房小院掩着门。她叫了几声,没有人答应,便顺着院门门缝往里看,史良缘在书房内坐着看书呢。

    “奶大了就不理奶娘了,不是喝我的血,怎么会长得这么大了?长大了,都变得没有良心了!”乳娘见史良缘在里头坐着不开门,便伤起心来,站在院门外,才要离去,却见史良缘娘在树下招手叫她,便走了过去。

    “付姐姐可别见怪。你奶大的,还不知他这脾气儿?他最近心里不好,连我们都不太理会了,你也别去惹他发火了。来屋里坐坐吧。”史良缘的母亲说着,便拉着付奶妈进了他们的院子里了。

    “奶奶这几日事儿也不少,两个儿子回来了,本当高兴高兴才是,可小的全全整整地回来了,大的又不稳重了,又犯了病一样。我真怕他象浪潇小爷一样。”付奶妈才坐下就说道。

    丫头送来一杯茶,他忙接在手上喝着。

    “唉,我最担心的倒还是良玉,几年了还是这么点个儿,说话也不象从前了。他奶妈问他以前的事,他都忘得一干二净。你说这孩子出去就这一两年后,什么都变了一样,不知是怎么回事儿。”史良缘的娘说道。

    “一两年多了,这个模样儿没有变,那个性情儿自然有得变的了。小孩子家还不变得快?你看良缘,从小儿起,哪里离开过我们一两天呢?可这性情儿就是与从前不同了。怕是以后走在路上,见到我这乳娘也不打个招呼了哦。”付奶娘说道。

    史良缘的娘笑了笑,说道:“自小儿是你带大的,好不好也是你带出来的。你要是生他的气,还不如不生他的气。说回来,他还是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儿。赶明儿他心情好一些时,我让他去家里看您就是。”

    付奶娘笑了笑,又喝了口茶,说道:“我都不指望这多了,只要他没事,我比什么都高兴。我的心也象奶奶的心一个样。”

    “何尝不是呢?”……

    付奶妈在史良缘娘处,喝点茶,吃点东西,又带了一包奶奶赏给她的点心出来了。却见顺童儿背着一个精美的大木盒子,站在史良缘书房小院门外叫门。半日,门才打开,史良缘头也不往外看,转身便往屋内去。顺童儿进了门,便接着掩了院门。付奶妈才要进去,门又栓得牢牢的。她对顺童儿喊:“小砍头的,将门打开,我进来和公子说说话儿呢。”

    “哎呀的付妈妈,公子怕吵,心里烦,你还是别进来麻烦了吧!我都要为公子做事,你也别使唤我好不好?我都累死了,才回来,你又不是没有看到。”里头的顺童儿说道。

    “去你的吧!小王八羔子!那我就走吧,省得碍着你们的眼!”说完,赌气便走了。

    屋内的,顺童儿将那雕花的大木盒子放在屋子当中,打开了盖子,见里面的格子里,放着两屋小人儿和小景儿,都用干净绸纱夹缝着的棉花隔开着。顺童儿将书案收拾干净,便将箱子里的人和小景儿依次按以前在摊上的样子,一一地摆了上来。马上一个精彩的场景出现在眼前,让史良缘眼前一亮。

    这小小的场景,美妙非凡。内中有山有池,有屋宇楼台。那院子内有飞禽走兽,花鸟虫鱼,还有溪流花径,柳树、松树、柏树掩映其间。里头人物众多,有道人僧人设坛作法,有妖魔鬼怪藏在假山后;有美人立于花间树下,有公子书生坐于书馆念书;有丫环夫人行乐于园,有仆人婆子在院中打杂。象一幅现实的缩影画,如真实景致的写照。这让人看了,会产生一种有如置身于其中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