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三国造神者 > 二一九 魏郡形势
    ( )    刘备和公孙瓒一路披荆斩棘向南杀去,叶成也以一支奇兵直插入黄巾军的后部,而卢植,作为北中郎将,汉末大儒,统领三万精锐,挡却张角大军于邺县之外,难越雷池一步。(百度搜索赢话费,)本书最新免费章节请访问。

    “启禀中郎,斥候回报,继六日前敌酋派出三万人向东而去后,昨日再有两万黄巾军离开敌营,开向北边。”

    “北边?”

    听完副将宗员的回报,卢植眉头皱起,眼中透出一种严肃的威严,手指跟随着眼神游走在一幅巨大的地图之上。

    “东边,新任的羽林中郎将叶成在那里,清渊是连接魏郡和清河国的咽喉,如今清渊被叶成握在手中,张角大军几乎全在前线,后方留守的兵力自保有余,这么一来,留在清河国内的青州黄巾如今是等于失去了支援,三万黄巾独力对上清河国的近万守军,覆灭只是时间问题,只要清河国的黄巾被肃清,不但十万青州黄巾断绝了归家之路,张角大军的侧翼也会受到压迫牵制,其粮道就会曝露在我军的兵锋之下,到时候粮草受制于人,以黄巾军的粮草储备来算,只要一个月,张角的大军就必须选择退却。

    “因此,为了确保粮道畅通,张角派出兵马回援清渊在预料之中。但是北边……,北边有什么?是有人在那边用兵吗?只有自己的粮道受到威胁,张角才会派出兵马北上。那现在到底是谁在威胁张角的粮道?是刘焉的兵马?不会,幽州的黄巾贼作乱虽说现在已经不足为惧,可是从传回的消息来看,幽州现在的情势也并非十拿九稳得可以让刘焉派出大军南下增援,再说,若真的是刘焉派出的兵马,以黄巾贼和汉军之间的差距,张角也不会仅仅派出两万人北上。

    “那,在北边的,到底是谁?”

    “这……属下不知。(百度搜索赢话费,)”

    等了半响,宗员才反应过来,卢植最后仿佛是在自言自语的问话原来是在对他的提问,宗员就马上本能地张开口来,想要回答卢植的问题,,只是一开口,宗员才发现,问题的答案他并不清楚。

    没有说话,卢植只是仍旧用一双眼睛在地图上慢慢地扫视着,他一早就知道,宗员是不可能知道答案的,可是他还是问了这个问题,只因作为一军统帅,他需要为自己的三万部下,以及汉帝的信任负责。

    他必须要把握住战场上所有的一切事物动向,为的,只不过是能确实无误地承担起这一份责任。

    孙子云: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细察也。

    “唉。”轻轻叹了一口气,既然宗员的回答在预料之中,并不能给他什么意外的惊喜,卢植如今只能采取最稳妥的方法去应对了。

    “传令下去,全军提高警惕,增加夜里巡逻和斥候的人数,再把斥候的侦测范围扩大至周边四十里,尤其是侧翼和后方,吩咐斥候要详加注意,千万不能放过任何的可疑之处。”

    “侧翼?后方?”要是卢植要斥候着重侦查己方两翼,宗员还能理解,毕竟黄巾军占据了绝对的人数优势,分兵多路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只是,后方?

    如今魏郡大部已经落入黄巾军手里,以卢植和王芬的兵力,只能紧守涉国、邺县、内黄和黎阳四城,在司隶和张角之间艰难地筑起一道防守线。

    作为横垣在黄巾军从冀州进攻司隶的最后一道防线,卢植对此可是花了不少的心血,才把防线构筑得足够坚固,可以抵挡住张角三十万大军的强攻猛打。

    这样一条防线,其中的哨探警戒绝对不会少,夸张地说一句,别说是大军,就是一只大一点的狐狸想要穿过防线而不被发现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宗员不理解卢植的命令,张角连第一道警戒线都突破不了,又如何能威胁到卢植的后方?

    “谁也不知道黄巾军在颍川吃了这么多的亏后,会不会变得聪明。”

    不用回头,只是久久等不到宗员的回答,卢植就能猜到宗员心中所想,所以他为宗员给出了这么一个解释。

    “诺!”

    虽然宗员还是无法领会卢植话中所指,但是作为军人,宗员还是决定按着自己老上司的命令行事。

    等到宗员的脚步声彻底消失,卢植才缓缓转过身来,有些疲惫地对着帐外吩咐道:“去把田元皓请过来。”

    “诺!”

    ……

    “我突然想写日记了。”

    站在城头上,叶成一边搔着头,一边不耐烦地自言自语着,只能是自言自语,因为此刻站在他身边的,一个是贾诩,一个是聂雪,两个一贯惯于安静的人。

    今天是六月二十八日,经过十多天的跋涉,卜已终于带着三万兵马来到了清渊,并且对清渊发动了攻击,只是有叶成和贾诩在,区区三万黄巾军当然是无法攻破清渊的防守。

    但是清渊不比阳翟,城墙不及阳翟坚固,守城物资不及阳翟丰富,叶成手下的人员素质和数量也比不上他当初在阳翟之时,再加上叶成如今断了人家的归家之路,黄巾军功起城来不知要比往日凶猛了多少,所以一番攻城下来,黄巾军留下了近五千具尸体,可叶成手下也付出了上千人的伤亡。

    即使黄巾军依然缺乏攻城手段,即使黄巾军只会朝着一面城墙胡乱冲锋,即使叶成、聂雪、胡车儿、曹性、廖化、潘凤还有俞涉,这群武力超群的人同时出手,可叶成却依然无法阻止己方伤亡人数的不断上升。

    “真希望将来能有后人能把我的日记整理成册,作为反面教材,告诉别人军队团结到底有多重要。”

    一边看着曹性送上来的战后报告,叶成一边揶揄着自己,盖因今天己方会有如此之高的伤亡,全是因为有一群自以为是的士兵不听命令,在守城的时候随便冲撞,不但浪费了兵力,没有把力气用在最需要他们的地方,而且他们还冲乱了己方的防守阵型,让得需要付出更多战友的生命才能重新堵上本应更早就被堵住的防线缺口。

    虽然这是因为叶成一早就有意放纵这帮少爷兵的敌对情绪,但是这帮少爷兵的素质却还在叶成的预料之下。

    “本以为之前在黎阳之前展现一下武力,他们会略微收敛一些,那他们死后我还会为他们超渡一下,不过现在看来似乎这打算有点多余?”

    看着身旁被战友抬下城墙的士兵尸体,再看了看就坐在城墙下自成一团,看着战友的尸体在面前经过还能谈笑风生的关中世家子弟兵,叶成笑了,笑得有点冷,同时问了贾诩一句。

    “不过是预料之内,不是吗?”

    没有转过头来望向叶成,而是继续用双眼在观察着正在城外扎营的黄巾军,贾诩无悲无喜地反问道。

    “预料之内,确实。”双手负在身后,叶成的表情也变得和贾诩一模一样,冷静得冷酷。

    “廖化,潘凤,胡车儿,贾诩。”

    “在。”

    “你们今晚就带人出城,去馆陶,然后在那里把地方准备好。”

    “诺。”

    似乎是受到了叶成的感染,四人的应诺声不见昔日的洪亮逼人,而是显得低沉而冰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