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三国造神者 > 一六一 长社之战(五)

一六一 长社之战(五)

 热门推荐:
    ( )    第二天一早,按照昨夜商量好的,太史慈带领着一千士兵来到颍阴西门搦战,而城头上的黄巾军则在太史慈冒头的那一刻就手忙脚乱地把城门关闭,然后所有黄巾军都缩到了城墙之后,连头也不敢冒出来。(百度搜索赢话费,):。{xiaoshuoyd/.首发文字}

    见着黄巾军的孬劲,太史慈知道黄巾军是没有出城一战的打算了,于是迫不得已,太史慈只能扯开了喉咙对着城头上一阵大骂,只是一连两个时辰过去,不管太史慈怎么叫骂,颍阴的城门硬是没有一点松动,而城头上的黄巾军也是丝毫不见动静,从外面看上去整个颍阴城就像是一座鬼城一般。

    停下了叫骂,感受着喉咙里的灼烧感,太史慈突然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简直就像是在耍猴,而且他还是那只被耍的猴子,感觉特郁闷。

    “想不到黄巾军中竟也有这样的能人,居然能看破你二人的计谋。”在大帐之中,听完士兵对战事进展的回报,钟繇不禁发出如此感叹。

    荀彧道:“元常,你搞错了。”

    钟繇不解:“我哪里搞错了?繇愿闻其详。”

    摇了摇头,戏志才接过了话茬,解释道:“如今局面,非是黄巾军中有能人,而是黄巾军被打怕了。”

    钟繇皱眉反问:““怕了?”

    “没错,黄巾军怕了,因为若是黄巾军中有人看破我二人计策,那他们现在应该是为免我军恼羞成怒强行攻城从而迅速做好守城的准备,但是面对太史校尉的挑衅,黄巾军却是不作回应,所有士兵缩在城墙之后,连一个斥候也不曾露面,正是因为他们之前被叶校尉打怕了,现在只敢缩在城墙后面,就像是小孩子被人一顿狠打,以后见着打他的那个人就会害怕得两脚发软一样。”

    听了戏志才的解释,一旁的钟繇这才一脸的恍然大悟,虽然另外几名一同留下守营的世家子弟脸上脸上还是有着怀疑,但是钟繇却依然坚定不移地相信着戏志才,因为钟繇清楚的知道戏志才的才能到底有多大。

    事实上戏志才还真没说错,现在颍阴城内的黄巾军统领还真是脸色苍白,身上虚汗不断地在县衙大堂里来回踱步,就好像不把地板踏穿誓不罢休一样,而造成这位黄巾军统领如此失态的当然是因为堵在了颍阴西门之外的那一千汉军了。

    “妈的!这见鬼的汉军不在阳翟呆着,跑来颍阴干啥,还偏偏在渠帅带着大军离开的时候来,这不是找茬嘛!”

    因为城外汉军的压力,这名黄巾军统领现在已经开始语无伦次了,而他的这些表现落在一旁的黄巾军低级军官眼里,更是加深了这些低级军官心里的烦躁。(百度搜索赢Q币,)更新

    “不好了!统领,不好了!”

    突然一个黄巾军士兵跑进了县衙,一边跑嘴里还一边紧张地大喊大叫着。

    “妈的!不好、不好,汉军都堵在城外了,现在谁好不知道要不好了!”

    黄巾统领冲前几步,用力一脚踹在刚刚跑进门的士兵身上,把士兵踢得倒在地上一阵呲牙咧嘴,只是现在紧急关头,士兵也顾不得身上疼痛,马上翻身而起,在黄巾统领的大骂再次出口之前,士兵便用极快的速度说出了一个满堂皆惊的消息。

    “城外汉军转向城外家眷居住的大寨而去了。”

    士兵的话一说完,包括刚刚还躁动不已的黄巾统领在内,县衙大堂里的所有人都被惊得说不出话来,一瞬间,整个县衙大堂里只剩下了士兵那急速的喘气声。

    就在刚才,带领着数百士兵埋伏在树林里准备接应太史慈的叶成见太史慈骂了差不多两个时辰,城中的黄巾军还是不为所动,虽然不知道是因为太史慈骂得实在太斯文还是黄巾军中真有能人看破了荀彧和戏志才的计谋,反正叶成是没有耐心再等下去了。

    就在叶成想着要如何才能把黄巾军引出城来的时候,他忽然想起之前淳于琼报告黄巾军动向的时候,有说过波才在北上之前曾经派人去了南面一趟,然后隔天早上就有数万头绑黄巾,年纪介于十一到十五岁之间的少年从南面而来进入城中,然后再跟随波才主力一起北上。

    联想到昨日太史慈说在颍阴城内走动的几乎都是黄巾军,其他的老弱妇孺基本就没有看到,以叶成亲眼所见的黄巾军在昨日防守上的散漫,城中居然就只有黄巾军的身影,这些事情意味着什么,已经是呼之欲出了。

    一想到这里,突然间福至心灵的叶成马上果断地向着士兵下令,一来调整各路埋伏的兵马,二来叫过一名士兵跑到太史慈面前,特意扯开嗓门,大声传令道:“太史校尉,叶大人有令,刚刚探得在颍阴南面有数万太平道信徒聚集,叶大人命太史校尉马上率人南下,与叶大人会合,一同攻打那数万太平道信徒。”

    太史慈一开始还没弄明白这传令兵说话这么大声是怎么回事,这么大声传令不明摆着是让敌人知道你想干什么吗?原本太史慈还想教训这传令兵两句,但是等士兵话音一落,太史慈马上就发现缩在城墙上久久没有动静的黄巾军突然一阵喧闹,到得这时候太史慈要还不知道这又是叶成用计,那他就不是那个历史留名的江东名将了。

    “知道了,你回去禀报叶大人,我太史慈马上过去。”

    太史慈这一中气十足的回应马上就让得城墙上沸腾了起来。

    开玩笑,在颍阴南面黄巾军就只有一个地方会聚集着数万太平道信徒,那就是当初波才听取黄邵之言,为了能让士兵更加听话,也为了能方便管理信徒,特地在颍川几处地形复杂之处建来安置士兵亲属和不能上战场的老弱,能同时容纳数万人的特大营寨。

    而此刻几乎所有留守颍阴的黄巾士兵,他们的亲人就都在那处大寨当中,要是大寨让汉军打下了,那他们的家人……

    慌乱,无比的慌乱,整个颍阴城中从上到下,所有的黄巾军都显得无比的慌乱。

    “统领,绝对不能让汉军去到亲眷居住的大寨,大寨那里只有不到两百的士兵,是顶不住汉军的攻击的!”

    “统领,要是让汉军攻下大寨,士兵的士气绝对会瞬间崩溃的!”

    “统领,马上出兵吧,我的老婆孩子还留在那里呢!”

    ……

    知道汉军将会调转矛头直向家眷所在的营寨而去,一众黄巾军低级将领马上炸开了锅,纷纷要求黄巾统领出兵救援。

    不用别人多说什么冠冕堂皇的理由,单单是黄巾统领自己的老婆儿子还留在那处大寨,就让黄巾统领非常果断地下令全军出击,务必要赶在汉军之前到达大寨。

    结果等太史慈刚刚带着军队调头向南,走了没有多远,颍阴的南城门便“轰”的一声打开,三千黄巾军一个不落的全都扛着武器,急匆匆地跑出了城门。

    为了自己的家人,队型丝丝落落的三千黄巾军跑出了平生以来最快的速度,只是缺乏组织的黄巾军哪怕在这紧要关头,其集合速度也是不见得有丝毫提升,反倒因为关心则乱,那集合速度还比平常慢了几分。

    结果等到他们刚刚跑到大道之上,两侧的丛林之中冲出了两队数百人的汉军,虽然因为叶成的调整太过仓促,赵云和吴班都没来得及带上所有的部下,只有区区三五百士兵跟上了两人的脚步,及时赶到了黄巾军的前头,但是有赵云在,哪怕面对着数倍于己的敌军,汉军还是毫不犹豫地对着黄巾军发起了攻击,并且成功地把黄巾军的脚步钉死在了战场之上。

    随着战斗的进行,太史慈和叶成都带领着麾下士兵赶到了战场,完成了对黄巾军阵势的合围,并且在合围的过程之中,不断地有掉队的汉军士兵赶到,加入到了战场之中。

    面对着越来越多的敌人,三千黄巾军渐渐地感到了绝望,不论他们如何拼命攻击,可在那员白袍小将的带领下,那数百汉军却硬是没有退上一步,死死地阻止了他们前进的步伐,随后当他们四周有越来越多的汉军赶到,同伴倒下的速度也变得越来越快,黄巾军的士兵不知道下一刻是否就会轮到自己死在敌人的刀下,但是他们不甘心,他们还想要去拯救他们的亲人,所以他们没有放弃,一直聚集各将领的身边,拼死地寻找着那幻想中的突破口。

    只是,还没等他们找到突破那处期望中的突破口,他们却先等来了颍阴失守的消息。

    “颍阴已破,降者不杀!”

    眼看着从颍阴的方向曹操带领着数百兵马赶来,叶成就知道颍阴已经陷落,原本正和太史慈带领着一百多士兵来回绞杀着被分割包围的黄巾军的叶成一枪挑开了一个看似黄巾将领的中年人,一提气,口中就是一声暴喝。

    听到叶成的暴喝,太史慈借着一个空档,转眼瞄了颍阴的方向一眼,当他看到正在战圈中奋勇杀敌的曹操时,太史慈嘴角一咧,然后也是一声大喝出口:“颍阴已破,降者不杀!”

    当自家两员大将都相继说出了颍阴陷落的话后,汉军的士气一下子升高,手上动作更形迅猛的同时,口中也不断的高声叫道:“颍阴已破,降者不杀!”

    汉军的一声声劝降正和手中的钢刀一起,不断地冲击着黄巾军的神经,使得黄巾军的反击变得越来越无力,终于,一名黄巾军士兵顶不住对死亡的恐惧以及对亲人的思念,扑通一声跪到地上,双眼流泪地大声悲呼道:“我投降,别杀我!我愿意投降!只求你们放过我的孩子!”

    说到最后,这名黄巾士兵竟然就这样在战场之中放声痛哭起来。

    许是黄巾士兵的最后一句话刺激到了同伴们,许多黄巾军也都颓然地放下了武器,悲声恳求着汉军放过自己的亲人。

    随着越来越多的士兵放下了武器,黄巾军的抵抗也随即变得越来越无力,直到最后一名汉军将领哽咽着扔下了手中的武器,低头说出了投降的话语。

    是役,留守颍阴的三千黄巾军,死一千二百余人,另有七百余人受伤,余众皆降,无人走脱。

    汉军只有不足三百人的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