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三国造神者 > 六十 背叛
    ( )    唐周掌握了能让他飞黄腾达的证据,但是他却没有马上回转雒阳,而是依然快马加鞭,朝着广宗赶去。(!百度搜索赢Q币)请使用访问本站。首..发

    等赶了七天的路,唐周每一天都会经过一座城池,然后他就会在这些地方的太平道道场中休息,隔天继续赶路,从酸枣开始,他经过平丘、长垣、隽城、窥县、乐昌,直到馆陶,一路上太平道大大小小的太平道道场都留下了唐周的踪迹,可是就在唐周在第八天早上离开馆陶,进入了一处山林中后,唐周失踪了。

    汉,光和七年二月初三,太尉杨赐府邸。

    “你就是那在府外求见之人?”在一处客厅中,一位身穿锦袍,身形精瘦,双眼有神的白发老人坐在主位上,以威严的眼光上下打量着跪在他面前的中年文士。

    “学生唐周,见过杨太尉。”中年文士跪坐于地,恭敬地向着杨赐行了一礼,等杨赐示意他起来后,唐周直起身子。杨赐细细打量,只见得唐周颌下留着短须,脸上带着一股书券气,身上穿的衣服虽是因为赶路而染上了风尘,但是却映得唐周眼中的神光更加明亮。

    杨赐看着唐周一副寒窗苦读十年有所成的模样,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口中保持着他的威严向唐周问道:“你刚刚对下人说有一件关乎大汉社稷江山的大事要像我禀报,到底是何事?”

    “请太尉屏退左右。”听得杨赐开口询问,唐周也不客气,一开口就直接要求杨赐屏退厅中的所有下人。

    杨赐听见唐周的要求后,眉头不自觉地皱了皱,然后向着一旁的一个老仆人打了个眼色,老仆人会意,向杨赐点了点头,带着一干仆人婢女走出了客厅,顺手掩上了客厅大门,但是老仆人并没有把门关紧,而是细细地留了一条门缝。(更新最快最稳定,,百度搜索)首.发

    “你到底有何事要说?”见得老仆人把一切都办妥,杨赐摸了摸胡须,语气中再加了几分威严地向唐周问道。

    “学生相信太尉只要看过这书简就会明白了。”说完,唐周从怀中掏出了一捆竹简,恭敬地弯腰上前,把竹简放在杨赐身前,然后退了回去,再次正身坐了下来。

    杨赐见了唐周的小心谨慎,心里不但没有放松,反而更加地警惕狐疑起来。

    等到杨赐看着唐周静静地坐在那里真的一动不动,杨赐才小心翼翼地拿起竹简,展开细读起来。

    半响后,杨赐读完书简,脸色平静,不见丝毫波澜,唐周见得杨赐的样子,心中一阵紧张,案几之下的拳头轻轻地握了起来。

    “你是如何得到这书简的?”杨赐思考了片刻,冷冷地向唐周问道。

    “是太平道渠帅马元义亲自交给在下的。”唐周听得杨赐问话,不敢怠慢,忙恭敬地向杨赐回答到。

    “嗯?那马元义为何会把这竹简交给你?”杨赐的眉头皱了起来。

    “因为我是马元义的师弟。”唐周没有在意杨赐的表情变化,依然选择了据实以报。

    “那你又为何会把这竹简交给老夫?”杨赐问话时,眼中已有寒光隐现。

    “因为学生知道,太尉早已对太平道起了疑心,若学生把竹简交给大人,不管大人信与不信,都一定会调查,只要太尉大人一开始调查,那小人的目的就算是达成了。因为学生相信以大人的能力,只要开始调查,那肯定很快就能确定竹简中所言不假。”

    “你要什么?”听了唐周的解释,杨赐虽然表情没有变化,但是眼中的冷意却是明显地减弱了不小。

    “一场富贵。”说了这许久,唐周等的就是杨赐这一句,所以他当即毫不犹豫地就向杨赐坦白了自己的目的。

    “你既是太平道中人,又是太平道渠帅马元义的师弟,那在太平道中身份地位应该不低,若是那张角事成,你的好处自是不少,为何现在却要来寻老夫要了一场富贵?”

    “大人说错了。”

    “哦?哪里有错?”杨赐的脸上此刻出现了一丝玩味。

    “在教中作为张角弟子,我身份是有,但是说到地位,我却还不及他殿前的一个传话人。”说到这里,唐周的拳头紧握,双眼充血,一股不敢和愤怨涌上心头,使得他呼吸不自觉地急促了起来。

    杨赐仔细观察唐周的表现,发现唐周不似作假,于是慢慢地摸了一下胡须,遮挡住了自己嘴角得意的笑容。

    “你现在我府上住下,这竹简我自会查实真假,若内中所言不假,那你这次就是立了大功,到时我保你做黄门侍郎;但若是其中内容不实,那……”杨赐没有把话说完,但是那闪烁着寒光的眼神已足够让唐周明白对方话里的意思。

    “大人尽管查证便是,学生相信大人不会失望的。”迎着杨赐的冰冷眼神,唐周毫不退缩的与之对视。

    “好!来人!带唐公子下去休息。”随着杨赐的一声大喊,老仆人推门而进,唐周向着杨赐又行了一礼,然后跟着老仆人离开了客厅。

    等到唐周离去,杨赐望着手里的竹简,嘴角浮现了一抹得意的冷笑。

    “你说你看见了唐周?”在马元义府邸的书房内,马元义听着自己手下的回报,眉头皱了起来。

    “回禀渠帅,属下是今天从城外联络完教众回城的时候,看见的唐小帅。”

    “不可能,唐周去向师尊送信,路途遥远,一来一回的,不可能这么快。再说,就算他真的赶了回来,也应该马上来见我才对,没道理到现在也没有消息。”马元义没办法判断事情真假,只能再向那手下追问道:“你如何确定你见到的是唐小帅?”

    “回禀渠帅,小的自幼跟随父亲在山林中打猎,练就了一双千里眼,即使是飞在天上的麻雀小的也能看清那麻雀的羽毛,所以当时虽然离得远,但是小的还是能看清唐小帅的相貌。”

    “你肯定没有看错?”

    “小的肯定。”那手下用异常肯定的语气答道。

    看着手下肯定的样子,马元义心中狐疑更甚,同时还升起了一丝不安。

    “算算日子,唐周从河北赶回来应该也就在这五六天内,到时情况如何便能一清二楚。但是若这人所言不假,那……”马元义皱起没有,双手背负在身后,慢慢地在房间里踱起了步。

    “还是早作准备为妥。”踱了一阵,马元义心中决定还是以稳为上,于是对着那手下小声交代了几句。

    等那手下领命离去,马元义心中的不安却已然萦绕在他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