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中华第四帝国 > 正文 第两百五十五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
    感谢书友zengzhichaoo、ro11的月票

    从天津返回北京已经是8月中了,随着王毓泽登基日期的越来越近近,古老的北京城也进入了一片欢庆当中政府官员和军方高层都将在九月初或者九月中赶到北京,参与王毓泽的登基典礼在王毓泽的要求之下,登基典礼被尽可能的简化了,只有天坛祭天仪式,以及对后宫和百官的封赏到了晚上的时候,将在皇宫华宫举办晚宴

    目前确定参加登基典礼的人,除了政府高官和军方将领之外,还有着社会各界的代表,军队士兵的代表,伤残士兵的代表,外国驻华使馆人员,以及其他的社会各界人士当然,普通的民众,也可以参观祭天仪式但后面的两个程序他们则无缘参与了

    另外,德国亲王阿尔贝特?威廉?海因里希亲王将参与王毓泽的登基典礼,估计是为了继续深化德国和中国的关系随着中国的实力越来越强,已经让德国开始正视德国和中国的关系了早在1882年的时候,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就已经签署了同盟条约,形成了欧洲的同盟不过,他们面对的敌人实在太强大,而三国同盟中的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又实在没有多大的战斗力,这使得德国不得不寻求为强大的盟友中国的快崛起,无疑给了德国一个好的选择这一次,海因里希亲王来访借参与王毓泽的登基典礼,其实是希望能够在和中国确立深层次的同盟关系

    现在,北京城的改造工作正在快的进行街道被拓宽,原本的老旧石板路开始用水泥道代替,只不过,因为时间关系,只能将部分主干道进行改造,其余的部分,则在后续的改造之中城市下水道,绿树等等都需要花大量的时间进行改造

    从天津返回北京之后,王毓泽就待在了北京,因为登基时间的临近,有太多需要忙碌的地方了

    8月2o日,王毓泽参加了内阁会议,此次内阁的讨论议题,除了王毓泽的登基典礼的一切事务之外,还有对未来几年的展的一个总体规划

    尽管,王毓泽要求登基典礼一切从简但内阁方面也有自己的考虑,至少不能让外人看轻中国至于国号王毓泽否决了他们的提议,直接决定就用中华二字,对外就用中国或者中华帝国至于史书上的记载,则全部改用中华第四帝国这一点,虽然让很多人诟病,因为这不符合中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礼法但是在王毓泽的坚持下,只得任由王毓泽说了算了至于王毓泽的后宫,所谓皇帝无私事,这也在被大家商议的范围内好在王毓泽现在一共也只有五个夫人刚好可以根据排行敕封,皇后自然是大夫人熊梦涵的,贵妃则是二夫人杨诗兰,淑妃为三夫人周蕊,德妃为四夫人毓莹,贤妃为五夫人仙儿另外,在华宫内用女官取代太监,内功的护卫也有专门的女兵充任,华宫外围的防卫则从特种部队“利刃”和军中挑选精锐士兵组成的禁卫负责另外,让内阁产生争议的还有要不要立太子一方认为立太子能够稳固国本,另一方认为王毓泽还年轻,用不着这么早就立太子最终,王毓泽拍板,暂缓立太子他今年才23岁,在怎么也能活几十年?现在立太子,那太子什么时候才有继承皇位的一天?再说了,现在孩子们都还小,看不出心性,自然不能盲目选择了另外,根据王毓泽的设想,之后的体制,将实行君主立宪制,在他没有把一切都安排好之前,最好不用立储君的好

    之后,则是对帝国未来的规划了在这一次的内阁会议上,王毓泽提出了未来五年的展规划,由内阁牵头,对帝国未来的国计民生的展做出一个规划结果没想到,内阁方面早就有准备,因此,就在这次会上确立了中国的第一五年计划时间由1896到19oo年,1895年这剩下的小半年时间为准备阶段

    工业方面,国家将继续投资对重工业,如钢铁、机械制造、军工、造船、化工、矿产开采冶炼、电力等行业同时,尽可能的吸引民间资本加入轻工业方面,如纺织,食品、造纸、日用化工等领域,则尽可能的由民间私人资本投入,国家负责对此进行引导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之后,力争在国内建立完善的工业体系,缩短和西方国家的差距在第二个五年计划结束后,真正追赶上西方国家

    交通方面,由国家投资修建连接全国大中城市的铁路网,在第一五年计划内实现除高原之外的所有省会城市和大城市通铁路,铁路总里程达到两万公里公路建设方面,有交通部主导,各省市配合,实现标准全国所有市县都通公路在第二个五年计划内,进一步完成铁路网,争取所有大中城市都通铁路公路网完全建成

    教育方面,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普及小学五年教育,有条件的省份,如现在国内最达的省份四川,可以考虑普及到中学国家成立帝国大学,帝国理工大学,帝国6军大学,帝国海军大学,帝国科技大学,帝国行政大学,帝国师范大学,帝国医科大学等国家最高学府各省视情况成立一所综合大学,一所师范大学和一所技术学院各市成立专门的技术学校,为工业展培养足够的人才现在中国的学制为小学五年,中学四年,大学四年当然,中学过后就可以选择就读技术学校还是考大学国家不仅对小学进行免费教育,同时还提供一顿午饭,所有的大学生均可得到一部分补贴所有选择师范大学的学生,所有学费和生活费全部由国家进行补贴在一个文盲率几乎到达百分之九十的国家想要振兴教育,除了资金上的投入,多的则是师资力量上的缺口教育部提出在十年内基本实现这个规划当然,为了保证这个规划的顺利实施,政府每年需要投入两亿元的专项教育资金这使得教育成为和军费一样的帝国最大的开支,即便是从满清贵族那里获得的资金投入十亿元进来,也只能满足五年的展,五年过后,就需要由帝国财政来支付了而到时候帝国财政能否负担得起?这个就很难说了

    不过,内阁对于未来五年经济的展,持乐观态度工业、交通和教育以及军工方面,几十亿元6续在五年内投入,将刺激中国的经济成爆性的增长预计明年的财政收入将增长百分之五十以上,并且连续几年保证快的增长当然,在几十亿元的刺激效果消失后,经济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都将回归理性同时,这还有一个前提,就是中国的展不能被打断如战败等因素为了避免这个情况,中国不得不在军事上加大投入,确保在未来的战争当中,中国依旧处于领先于别国的情况

    另外,根据国防部的意见,未来的五年之内,将逐步在国内建立义务兵役制所有适龄男子,每年必须用半个月时间进行军事化训练部队退役士兵在未来五年内,每年需要进行一个月军事训练,以保证战时能够迅组建的部队同时,每个小学都将设立一位军事代表,负责学生的体能锻炼,中学生每年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军事训练其中,男生为格斗、打靶等战斗技巧训练女生则为医护知识,战场救护方面的训练大学生和技校生,同样每年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军事训练

    对于这个计划,内阁方面大部分人提出了反对特别是相梁兴荣,是指责国防部这是要将整个国家变成一个军营,这将严重的阻碍经济和社会的展

    但是,王毓泽对此表示赞同现在的中国人,经过了自宋朝以来近千年的统治,早已失去了血性,这对于一个想要成为世界强国的民族来说,是非常不利的王毓泽希望借此来重激中华民族尚武的传统,这对于中国今后的对外扩张非常有帮助至少在遇到世界性大战的时候,中国不会空有庞大的人口基数,但是却缺乏合格的兵员

    这使得王毓泽和梁兴荣之间再一次产生了分歧梁兴荣认为王毓泽这种做法太冒进,不利于中国的展而王毓泽则深知现在时间对于中国来说已经不多了,要想完成崛起,必须和时间赛跑,他没有多余的时间来浪费,因此只能通过自己的权力强行推动在某方面的展内阁在现在这个阶段,应该成为王毓泽的助手,而不是掣肘这使得王毓泽心中产生了撤换相的念头梁兴荣作为川西第一任相,也将是中国第一任相,任期为四年,还有不到两个月时间下一任的内阁相,王毓泽已经决心换人了

    ps:第二到求订阅,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