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晚清神捕 > 正文 第504章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清军行军顺利,副帅徐占彪召开军事会议,李国楼带领亲信饭大慧,随同郭宝昌手下一些人,一起來到中路大军的地盘,攀爬一座黄土高坡,上面有一座堡垒,一瞧就是完好无损占领,

    军人身形矫健,攀爬高坡一点也不费劲,连饭大慧也步履矫健,和其他参事谈笑风生,

    虽然沒有骑马,但郭宝昌依然手里拿着马鞭,好不得意的晃來晃去,金丝银线的马鞭上缀满了宝石,这是他的战利品,是从回军手里缴获的,有钱的回民喜欢把金银、宝石,镶嵌在宝马上,马鞍、皮鞭装饰得很漂亮,

    李国楼如今倒变得简朴,倒不是他不喜欢炫耀,也不是他改了秉性,而是他手里拿一样好东西,手下人立功,就会向他要去,他那件价值千贯的皮袄早已送人了,自然而然,李国楼以普通人标准要求自己,站在人堆里也不出挑,别人在旁说说笑笑,他却一路上沉默寡言,低着头走路,

    郭宝昌斜眼睨看道:“李长官,你在想什么呀,”

    李国楼说道:“看路,看清楚才不会跌倒,”

    “酸儒,”郭宝昌撇嘴耻笑,说什么话都要有意义,活得累不累,

    “哎,郭守备,勇阳府城难打啊,后勤保障压力太大,若是打成胶着状态,屁股后面就要冒烟了,”李国楼以指挥官的腔调说话,心事重重的样子,人看上去矮了不少,

    郭宝昌回道:“又不要你爬城头,你多虑了,”

    李国楼摇头说:“不能这么说,一定要速胜,否则回军回过神來,來一场消耗战,虽然胜利依然属于我们,但时间上我们却输了,”

    “徐副帅,要的就是速胜,否则要你來干嘛,”郭宝昌傲然自得,手中的马鞭转起一道道圈,好似勇阳府城尽在他的掌握之中,

    李国楼微微牵动嘴角,他算什么,这里哪有他发言权,就算有话要讲,不是不合适,就是老生常谈,在关公面前耍大刀,岂不是笑话,他掌握李营字一支军队的情况,最多三千人的队伍,情报就是战斗力,徐占彪的情报网早就打入回军内部,消息源源不断,他还是低调做人,不要干涉前线指挥官的决策,

    徐占彪手上有四五万精兵,还有后备役军队,正在从四面八方集來,左宗棠策略是占领一块地盘,就巩固一个地区,把战事和农事提到同样高度,再通过移民政策,把地方上不稳定因素消弭于无形,虽然狠毒了一点,让回民饱受颠簸流离之苦,但长治久安的做法,值得大加推荐,投降派还是适合住在平原地区,

    李国楼是文官,他脑海里离不开民生,别人总是考虑打仗的事,而他却心事重重想得更多,

    坚固的堡寨上,依然能够看见五门弗朗机大炮的身影,清军把堡寨当做物资集散地,为前线战士提供有力物资的保障,回军替守卫堡寨的汉军准备了大半年的粮草,完好无损的成为清军的口粮,

    军官们首先参观堡寨,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有这样一座完好无损的堡寨,就能让清军在战事不利情况下,也能安全的后撤,这是清军的立命之本,看着堆积如山的粮食,对未來的战事充满信心,

    李国楼摸着面粉袋,笑道:“白面嘛,黄道员,待会儿我自个扛一袋回去,”

    带领军官们参观堡寨的黄鼎,含笑道:“李大人,这可是军粮,你也想贪污啊,不过既然來了,见者有份,想要自个扛,能拿多少看你们的本事,”

    李国楼转头道:“饭师爷,你也要付出一分努力,”

    饭大慧看着足有五十斤的袋子,无可奈何的说:“李长官,我背一袋,你就要背两袋,”

    “不行,就一人一袋,”李国楼颔首答应,却被黄鼎立刻否决了,军官身边的戈什哈都是大力王,哪能让他们占便宜,

    众将官说笑几句,都认领了白面,沒有哪名军官说不需要白面,军队为了一点粮草甚至会抢劫过路粮草,这叫买路钱,也是军队的陋习之一,已经形成规矩,变成一种明面上的损耗,其实就是见者有份,

    众将官跨入议事厅,战场上打仗,沒多少讲究,军官们连枪械也不解下,就直接进入议事厅,这里沒有投降派,不会有炸营的危险,一番见礼过后直奔主題,众人纷纷落座,李国楼坐在黄鼎边上,地位突显高度,他也有发言权,

    徐占彪开门见山道:“今天让你们來,一是通通气,我们三路大军已经顺利的來到勇阳府城,一路上不仅沒有损失,反而壮大了队伍,回子给我们送军粮來了,晚上请你们吃烤羊肉,”

    军官们插着腰狂笑,动作都差不离,骄傲自满的狂态,好似寺庙里的八大金刚,这些战将都是从底层爬上來的,大多数参加过剿灭太平天国战斗,十几年的老军务,对于打仗熟谙程度,就似老农种田一样,

    看见副帅徐占彪心情颇佳,军官们松弛下來,喝茶的喝茶,发烟的发烟,房间里乌烟瘴气,却都不敢出声,只等徐占彪说话,

    “我先说一下军情,据掌握的可靠消息,勇阳府城由贼酋五帅陈琳和七帅冯君福指挥,是他们的老营,人口超过二万,可战之兵说是上万,骑兵至少有四千,各种火炮超过五十门,但这些回子到底有多大战斗力,要打了才见分晓,勇阳府城并不好打,东南面的一道高山,就是悬在我们头上的利剑,我们攻不下彭原山,勇阳府城的回军和彭原山的守敌相互呼应,有了依托,所以取勇阳府城必先取彭原山,这就要考验步兵和炮兵协同作战,高连升、荀喜,你们一定要精诚协作,以最小的伤亡拿下彭原山,以精确打击,摧毁敌方的工事,把黄龙旗插上彭原山的最高峰,”徐占彪气壮山河,满脸络腮胡须,好似猛张飞,威风凛凛的站在中间,众星捧月,连天之骄子李国楼都是他的陪衬,

    这就是命数,徐占彪形象好,有股武将风采,入了左宗棠法眼,提拔至总兵衔,大清朝为官看重外表,形象要求很高,这些战将战功其实差不多,指挥能力也不分伯仲,官职分大小,就是看长官到底提拔谁,徐占彪就成为幸运者,总兵就是一路诸侯,

    “是,保证完成任务,”高连升、荀喜腾身而起,笔直站立,胸脯挺得老高,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表情,

    攻打彭原山清军要付出沉重的代价,但为了胜利,这点牺牲是值得的,作为指挥官,以全局为重,局部的消耗就是为了胜利,打仗有技术含量,考验指挥官的军事素质,但很多时候就是拼消耗,沒有大胜这种事,都是靠一刀一枪血拼换來的惨胜,枪炮双方都有,清军占据武器上的优势,回军占有地理上的优势,在比拼中就看谁拼得过谁,依靠武器精良并不能打遍天下,人是血肉之躯,打仗随时会有生命危险,到底谁消耗得起,清军有一个国家作为后盾,支持这场为国统一战,清军以汉人为主力,让这场国内战争,演变成回人和汉人之间的战争,

    “高连升不要急,我还要抽干护城河,暗地里挖地道,你们可以一步步修工事,慢慢攻打上主峰,千万别给我弄出个万人坑,朝廷对于抚恤这块怨言最多,以最小的代价,重申一下,最小的代价,要不然谁都别想升职,”徐占彪唠唠叨叨,要让马儿不吃草,又要马儿跑得欢,这是一厢情愿,真的上战场,谁都不能控制伤亡情况,

    “是,我军学习李字营,以效率为先,跨跃勇敢这道高峰,”此时高连升脑子清醒,不会因为手下战士伤亡情况而悲痛欲绝,当然满口答应副帅徐占荀喜彪的最高指示,还不忘调侃一下李国楼,口号编得顺溜,战士们就爱听,

    李国楼对于彭原山地貌有大致的了解,插话道:“荀喜,别嫌烦,一座座炮台修起來,脾气改一点,你一急躁,修不好炮台,就要多死几十名战士,甚至上百条生命,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又道:“高连升,我支援你一千颗手榴弹,这玩意回子沒尝过,保叫回子尝了哇哇叫,”

    听见李国楼说到洋玩意上了,荀喜爱理不理的说:“什么呀,我一点也听不懂,罗马在哪里,还要我去修炮台,”

    他就是这脾气,有些本事便目空一切,以为别人都是满人的家奴,若不是遇见李国楼,永远在军队底层呆着,但战争改变了他的命运,有本事的满人,善于用兵的满人军官越嚣张升职越快,满人荀喜立下战功,徐占彪给皇上的折子,当然会提一下,现在荀喜的名字也被同治皇帝写下來,专门放在目录里,就摆在养心殿的案几上,

    “李国楼,别这么小气,我可是做敢死队,翻个倍也不为过,不够再问你借,”高连升可不像荀喜不懂官场礼仪,汉人在满人政府里为官,都懂得低三下四做人,听见李国楼支援他新式手榴弹,当然高兴喽,

    上一次轰塌荔家堡高大的城墙,就是新式火药的威力,这新式手榴弹个头小,威力却更大,扔得更远,回军还从沒有尝过新式手榴弹的厉害,不要小看手榴弹,很多时候清军就是依靠炸药包和手榴弹杀出一条血路,攻城战拼到关键时刻,就是敢死队员扛着炸药包,冲入敌人的阵营,

    此时各种长枪都是一颗颗子弹压上膛射击,射速偏慢,子弹命中率差,后坐力很大,子弹出膛时枪管容易跑偏,清军的整体水平,大致是三十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这还是野外打仗,有工事依托的话,那就沒底了,听上去很低,但在东方已经是最强大的一支陆军,

    西方军事强国比清军强许多,至少翻清军一倍,这不是靠打仗练出來的,而是靠平时训练出來的整体水平,左宗棠练兵三个月,新兵就拉上战场,他对于军事技能并不看重,而是以军法严酷见长,所以左宗棠的兵虽然能打能拼,但消耗很大,也让朝廷背负沉重的包袱,但时间不等人,清廷只能接受左宗棠这种练兵法则,依靠消耗战來赢得胜利,而且大加推广,

    回军很勇敢,他们是家乡保卫战,清军属于入侵者,虽然武器落后,人员不整,但很多时候回军都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刻,玉石俱焚的壮烈场面,不胜枚举,相对來说,汉兵比八旗子弟兵便宜四五倍,这也造成大西北的军队以汉人为主,

    李国楼走得是另一条路,他想练出精兵强将,而且提升战斗力,但首先是文化素质制约了军队的战术素养,炮兵和步兵协同作战最能体现一支军队的整体水平,所以提升军队作战能力,首先要提高军官的整体水平,李国楼勇于冒险,把新武堂的学生拉到前线,通过实践,在战争中磨练学员,以最快速度的把军官的水平提上一个新的高度,

    李国楼的目的,左宗棠当然知道,也支持他的这个举动,所以才会让李字营这么长时间留在前线,而李国楼知恩图报,朝廷的军用物资和各地的饷银都源源不断供给楚军,大家相互利用,又相互帮村,沒有产生矛盾,

    徐占彪听见高连升提出“借,”这个词,不由窥探李国楼表情,好似不为所动,财大气粗的京城少爷,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人总要各奔东西,为各自的事业而操劳,乘着现在双方的热乎劲,他也要向李国楼借一笔钱,今晚和李国楼秉烛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