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晚清神捕 > 正文 第684章 花莲镇大捷
    李国楼接到傅先楚电报,知道四百多卑东军在战场上起义,排家崖的二千日军已被团团包围,万事胥备,只欠东风   这是一份捷报,夸耀刘明灯指挥有方,李国楼对于建武军的战斗力很放心,嘴角微微牵动,却怎么也笑不出來,心情异常难过。

    李国楼率领数支军队在屏东平原的花莲镇打仗,与中将西乡从道率领的日军主力交锋,以惨胜赢得一场胜利。

    李国楼成功把被日军围困的常胜军解救出來,但自身伤亡巨大,由他亲自率领的二千主力新武军,伤亡过半,刘铭传率领的五千铭武军伤亡在二千人以上,可以用伤筋动骨形容。

    少数民族的蛮兵,同样做出卓越贡献,战死三千多人。

    刘铭传与李国楼汇合之后,两人默默垂泪,沒有胜利的喜悦。

    聂士成率领一千偏师,最后赶到战场,强大的火炮营起到关键最用,使得日军总指挥西乡从道生动摇,不敢打下去了。

    随后,日军凭借夜色掩护撤出阵地,花莲镇战事随之结束,李国楼沒有余力追击日军,让残余的数千日军安全撤回龟山,清军以惨胜赢得胜利。

    固守花莲镇的常胜军伤亡更是惨重,四千人马,最后只剩下八百多人,指挥官白朗宁受重伤,活下來的洋人军官只剩二十八人,黄麒英率领的南洋水师民团,最后只剩下五十多人。

    花莲镇战役是日军设计的战场,中将西乡从道布置了一个圈套,让四千多常胜军落入陷阱,日军出动主力,投入了一万五千多人,用來围攻常胜军。

    西乡从道自以为能够一战定乾坤,能把常胜军消灭,沒想到聚歼战,变成消耗战,常胜军石块难啃的骨头,死战不降,李国楼更是像疯狗一样扑过來,不顾一切的救援常胜军,两支军队竟然在平原地区大打出手。

    战事打了三天四夜,每一道壕沟,每一条小溪,每一个山丘,都能为敌我双方争夺的阵地,敌我双方用人命來填阵地,尸体堆积如山,敢死队你來我往,互不相让,日军非常强悍,连续作战三天四夜。

    但清军更胜一筹,竟然还在增兵,一拨拨清军投入战场,李国楼竟然想把花莲镇当成决战的战场,不许常胜军突围,就是要白朗宁率领常胜军在花莲镇拖住日军,与日军决一胜负。

    白朗宁看出花莲镇战役的重要性,认可李国楼的军事部署,在平原作战,比山地战好打,就算清军伤亡巨大,也比攻打日军的军事重镇,,龟山,要强上百倍,白朗宁亲自督战,被日军火炮击中,受伤昏迷。

    但此时常胜军已经打出血性,接过指挥的博尔特贯彻李国楼的战术部署,依然坚守阵地,顶住了日军主力进攻,花莲镇主体工事依然掌握在常胜军手里,每一道壕沟里填满日军的尸体。

    西乡从道终于撑不住了,承认李国楼的指挥水平更胜一筹,他已经不敢看各队的阵亡报告,不知还有多少日军能活,花莲镇已经变成日军的坟墓,再打下去,日军会有全军覆沒的危险。

    此时,西乡从道才想通台湾不是日本人的领土,保家卫国的番兵死战不退,“卑东国王’”罗惺忪已经变成孤家寡人,日军在台湾已经沒有支持者,而最可怕的是,日军弹药即将告罄。

    清军的战斗力旺盛,沒看出有枯竭的希望,这是一场注定失败的战争。

    第 682 章 也扒了下來,李运捕亲自抽了刘锅盖五十鞭子,重申战场纪律,不许搞人身迫害。

    等李国楼知晓之后,下令各路番兵约束军纪,不过已有二百五十名日本战俘沒有了鼻子,李国楼颇为无奈,只能把这二百五十名日本战俘当做奴隶,分给少数民族的领。

    郑横担大笔一挥,把这二百五十名日本战俘,算在死亡名单之上,刘锅盖晚上就被放出來了,郑横担开恩,沒给刘锅盖记过,刘锅盖官复原职,换到另一支部队当上尉,一桩丑闻就此揭过,沒有人提这二百五十名日军战俘的下落。

    花莲镇已经被炮火夷为废墟,放眼望去,皆是战士抬着担架,正在搬运死尸,空气里一股呛鼻的气味,隐隐传來战士的哭声,还有祭奠死去战友的鸣枪声。

    刘铭传从李国楼手里接过电文,低着头,看着电文,嘶哑的喉咙出声音:“这场战役是值得的,这点伤亡在所难免,李总指挥不要介怀,与日军死磕,早晚要打,放在花莲镇,至少地理优势我们和日军一人一半,日军的伤亡不比我军小,我军还是赢了。”

    晨风拂面,鸢飞戾天,李国楼双手叉腰,傲视蓝天浮云,以一览众山小的气度,说道:“是啊,我们赢了,还站在这块鲜血浸透的国土上,这是值得骄傲的时刻,接下來日军再也组织不起大规模战役了,要趁此良机,在十一月份以前攻克琅峤,彻底断绝龟山日军的运输线。”

    作为清军最高军事长官,李国楼的心已如铁石般坚硬,这场仗一定要打,再大的伤亡也要把日军的气焰打下去,在平原作战,就是大兵团的硬碰硬,用血的代价赢得胜利。

    刘铭传瞥眼李国楼,眼神里露出一丝担忧,野外作战已经是那么惨烈,清军死伤过万人,攻打日军重镇,,琅峤,那是日军进入台湾的桥头堡,已经被日军修筑成一座大型军事堡垒,琅峤战役会更加惨烈,刘铭传的眼中浮现一张张活生生的脸庞,多少战友长眠于此,还有多少战友会牺牲。

    刘铭传产生一丝动摇,犹豫道:“李总指挥,我军伤亡那么大,要做休整,我看还是放在明年春季再打琅峤,这样伤亡可以小一些,把握也大一些。”

    李国楼摆手道:“刘镇台,此时我们困难,敌人更加困难,哪能让敌人有喘息之机,再多的困难也要克服,现在沒时间做休整,你率领铭武军在此休整一天,后天向琅峤进,弹药补给不需要担心,沈葆桢已经來到台湾,又有四千闽军來了,那是左大帅亲自训练出來的老部队,指挥官是副将徐文秀,你和他是老相识了,部队很快能够磨合,我先给你补充二千人马。”

    刘铭传看见李国楼如此坚定,胸中燃起熊熊斗志,毕恭毕敬的敬礼,喝道:“是,我马上做出准备,你多保重。”

    李国楼和刘铭传原本矛盾不可调和,在新武军里互相拆台,拉帮结派,斗得你死我活,李鸿章在中间做调停人,两人照样尔虞我诈,以分道扬镳告终,新武军也因此一拆为二,谁都不服谁。

    但台湾战争让两人成为战友,通过炮火的洗礼,生死之交的战友情油然而生,这次铭武军不计伤亡的救援常胜军,听从李国楼指挥,这才使得花莲镇战役以清军胜利而告终。

    若是刘铭传有保存实力的想法,阴奉阳违的话,李国楼制定与日军决战的战术计划,会变成一纸空谈,花莲镇战役会以清军大败结束,常胜军早就全军覆灭了,故此,李国楼摒弃前嫌,把刘铭传奉为知己。

    李国楼情不自禁的伸出臂膀,两人相拥在一起。

    “保重。”

    “你也多保重,后会有期。”

    李国楼和刘铭传走路甩动着马鞭,接受战士的敬意,一副志得意满的姿态,指挥官就要给手下做出榜样。

    花莲镇战役大捷,黄龙大旗在屏东平原迎风向前,放眼望去,庞大的清军队伍一望无边,黑压压的队伍向东挺进。